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真·英雄儿女!

2020-10-25 09: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深秋诗城,桂子飘香,绿树成荫的颐园世家小区,初见90岁抗美援朝老兵李昌志和他86岁老伴罗素君,诸如小区里的老桂花树一样,他们平凡普通,和蔼可亲。

家中的一堆勋章、证书和老照片,见证着他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浴血岁月。为了保家卫国,他们拼尽一切,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一对英雄儿女!

△李昌志罗素君夫妇青年照片。

热血应征召,并肩赴前线,青春事疆场,结发共余生。

回忆起70年前的那段青春岁月,老兵夫妻李昌志和罗素君坚定:“战时保家卫国,青春无悔,和平年代能一起参与祖国建设,本就是幸福的事!”

△李昌志罗素君夫妇在家中。

10月22日上午,市委史志室主要负责人上门看望了老兵夫妻,并送去鲜花、果篮,礼赞英雄儿女。

1950年11月27日,20岁的李昌志投笔从戎,从重庆高级商业学校弃学,回祖籍大足县报名参军。随后,成为解放军35师105团随营学校学员。12月初,部队接到命令,前往国境线,准备入朝作战。1951年2月,李昌志所在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12军。随后的几个月,他一直随军在辽宁省宽甸地区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杀敌本领。11月下旬,随校学员奉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入朝,沿途一片废墟,四处都是残垣断壁,还有刚被敌机轰炸后的民房还在燃烧,场景惨烈。

“不畏强权,我们一定要把欺负百姓的帝国主义赶出去。”再次回忆起刚入朝时的所见所闻,耄耋之年的李昌志老泪纵横。当年正遇特大洪水,让本就艰难的行军路“难上加难”,为绕过敌机密集轰炸,部队选择夜晚行军,且专挑密林的背山小道,到了冬季,风雪交加,脚上旧血泡未痊愈,新血泡又起,作为团员的李昌志,带头帮扶体弱战友,最终克服困难,历时18天,行军千余里,到达战役集结地谷山地区,编入31师91团3营9连。

1952年3月,李昌志奉命参与防御战,前往城山玉女峰脚下的一个前哨支撑点,参与该点防务任务。最近时,与敌军占据的高地距离只有500米,敌军动态看得一清二楚。

△李昌志罗素君夫妇青年照片。

“写家信,读家信,或者读祖国人民寄来的慰问信。”李昌志回忆,在火线前沿,他的主要任务除了站岗放哨、监视敌情、修筑战壕外,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就是利用休息或吃饭时间,为战士们读信写信,读战报,搜集好人好事,写通讯稿报送连队。

“有求必应,读一遍还想听,再读第二遍,直到他们听好了。”李昌志清晰地记得,每当战士们听信时,面容安静,坑道里鸦雀无声,战火纷飞的年代,家书抵万金,大家很享受那片刻的安宁。当时李昌志还遇上了个“小麻烦”,江浙一带的新战士总说方言,他听不懂,只好四处找翻译,搞懂了,再一字一字为大家写信、寄信。8月,交防任务完成后,李昌志随军转移至白易山地区休整。过了2个多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作为战役预备队,10月22日,李昌志连队作为突击队,连续日夜急行军,到达五圣山北面后山集结。

△纪念章。

“早就做好打大仗、打恶仗、打硬仗的准备,可真到了最前沿,激战的惨烈程度超出想象,远远就闻到血腥味,可我们敢拼敢打,只想着保家卫国。”杀敌前,李昌志所在步兵连队要求全部轻装上阵,上衣里层写下番号、姓名、通讯地址,留下背包,背起冲锋枪,扛起爆破筒,挎着手榴弹,冲锋陷阵去了。

“向死而生”很形象地描述了李昌志和战友们激战上甘岭时的状态和心理。当然他们不仅英勇,作为尖刀队、红军团,部队多个连队战斗能力远近闻名。他们利用上甘岭战场地形狭窄,地面工事被毁,战火猛烈和持续作战的特点,采取梯队“车轮”战术和补充“添油”战法。10月30日,部队夺回除11号阵地以外的全部阵地,11月1日18时许,李昌志所在三营接受坚守597.9高地任务,第二天,美军疯狂反击,后被打退。

△老兵夫妻获得的抗美援朝勋章。

“临危受命送弹药。”李昌志回忆,当时他们被称为“担架运输班”,即上去送弹药,下来抬伤员,来回不空手。最初,李昌志主要送手榴弹、爆破筒,还有萝卜、苹果,运输人员按照十到十五米间隔,分批送弹药。记不清第几次运输途中,敌军一阵密集炮火,刚好落在运输队中间,前后两位战友当场牺牲,萝卜被炸飞,李昌志也被震晕。几分钟后,李昌志苏醒后爬起来,踉踉跄跄继续运送。“就想着,只要不死就要一直战斗。”送完那箱手榴弹后,回来途中,李昌志迷失了方向,一脚下去,踩空,陷下去半米深,原来,山被打空了。后来他才得知,当天一天便击退敌军大小攻击35次。

一直到11月4日晚,李昌志所在连队接到撤退命令。次日,他所在的“担架运输班”荣记集体二等功。不久,军长电报通报表扬李昌志所在团部“以极小的代价换取极大的胜利”。随后,李昌志撤回白易山地区休整。1953年4月,李昌志随军分批奔赴东海岸,参加海防筑城运动,积极打好“过关仗”。

随后,部队坚守海防阵地的同时,开始了以文化学习为主的整军训练。作为文化教员,李昌志还为战地作家杨朔的写作搜集材料。当年11月,部队整编,李昌志成为某团政治处广播收音员,每日接受新华社的新闻纪录稿。1954年4月,李昌志随军凯旋。

△ 老照片、老物件。

冰冷刺骨的河水、擦过头顶的弹片、牺牲在身边的战友……虽然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已经过去60多年,但每每想起在朝鲜战场上的3年光阴,罗素君仍然历历在目。

“跟你们说啊,我开始是瞒着父母参军的。” 罗素君老人笑着说,1949年,她的家乡——四川省大足县解放,她立即报名参军,被安排到宣传队工作。

1951年3月21日,一个罗素君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那一天,罗素君跟随35师,跨过鸭绿江,进入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 和战友合照。

过了江,来不及休整,罗素君和战友就迎来了第一个考验:千里行军。连续行军,再加上天寒地冻,距离前线越近越困难,最终历时18天,行程千余里,中途感冒发烧的罗素君,在战友的帮助下没有掉队。

回想起在朝鲜战场的三年时间,作为文工队员的罗素君,除了经常参加演出外,还身兼多职,有时候充当卫生员,照顾伤员,有时候当起老师,教战士们读书识字,“在战场上,只要能够打败侵略者,干什么工作都可以”。

△ 和战友合照。

1951年4月22日,五次战役开始,罗素君和其他女同志一起,在野战医院照顾伤员。“当时战斗激烈,伤员很多,人手不够,我们宣传队女同志,在照顾伤员同时又担负起扛粮的任务。”罗素君回忆说,那时候扛一次粮可不容易,要翻山越岭,趟水过河,要通过层层封锁线,从几十里外的兵站扛回来。“有时扛面粉,有时扛大米,一人一包,四、五十斤重,路上还要防止敌人偷袭,我们小姑娘以前哪吃过这种苦。”罗素君说,大家相互扶持,团结一致,很好完成了任务。

△ 纪念茶杯。

罗素君还曾到过重伤员组,喂水喂饭,甚至端屎端尿,只有十几岁的罗素君什么都干,对她来说,战友就是亲人。伤员情绪不稳,罗素君就给他们唱歌、读报,和他们拉家常。在照顾伤员的过程中,罗素君还学会了打针、换药和包扎处理。

最让罗素君难忘的,是在前线的慰问演出。“每次上前线,都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十分危险,我的一位搭档,拉小提琴的季霜石,不幸被美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击中,当场牺牲。”提起牺牲的战友,罗素君流下了眼泪,“那种悲痛的心情无法形容,但我们必须继续战斗,用胜利告慰战友”。

△ 和战友合照。

一线的演出,大都在坑道里,空间狭窄,人员分散,演出主要是唱歌、快板、小舞蹈等。罗素君负责唱歌,曲目有《美国兵十大怕》、《歌唱二郎山》、《慰问志愿军小唱》等。由于《歌唱二郎山》唱得好,战士们给罗素君起了个名号:二郎山。回想起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罗素君给记者哼唱起了《歌唱二郎山》。

“为了让每一个战士都能看到我们的节目,我们常常跑遍每条坑道。”罗素君回忆,有的战士在挖工事,就在战壕边演出,有的猫耳洞很狭窄,就跪在地上唱,有时敌人封锁得紧,就拿起话筒唱,“有时候嗓子唱哑了,战士们还是百听不厌”。尽管条件艰苦,但让罗素君老人印象深刻的,是战士们充满乐观主义精神,“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

△ 和战友合照。

1952年春,罗素君被抽调到师教导队,负责教战士们识字。就这样,白天教战士学文化,晚上赶排节目到一线慰问演出。就在这段时间,发生了让罗素君老人特别愤恨的一件事:侵略者发动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于是,罗素君和战友们响应号召,一边运用标语、歌曲等形式宣传除害防疫知识,一边参与除害竞赛,“记得有一天,我一个人在一小时内就扑灭苍蝇1000多只,被同志们称赞‘战果辉煌’”。

1954年4月,带着胜利的喜悦,罗素君与战友一道凯旋。

马报融媒记者 刘小庆 刘明培

通讯员 杨凤仙

视频:胡乾亮

特别鸣谢 马鞍山市老干局

原标题:《真·英雄儿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