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示范区一周年|浙江嘉善县西塘镇镇长马红屏谈全域旅游

澎湃新闻记者 熊丰
2020-10-29 11:2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意指只要以苏州和湖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粮食丰收,全国都不愁吃穿。从唐宋以降,江南一直是中国最富庶的区域。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全国4%的国土面积,1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4%的GDP。

尽管如此,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如产业同构、行政壁垒等问题。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要想更上一层楼,一体化势在必行。

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其中,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西塘镇成为“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一年过去了,先行启动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体化发展在实践中又面临怎样的痛点和堵点?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实地走访调研了五镇的重点项目,并就相关问题与镇长展开了对话。

提及西塘,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西塘古镇。古镇是西塘的名片,西塘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2019年接待游客1136万人次,门票收入两亿元,旅游相关收入35亿元。在西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红屏看来,旅游对于西塘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产业,是一、二、三产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在江南众多的古镇和水乡中,西塘何以脱颖而出?旅游开发如何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西塘未来的产业如何发展?被纳入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之后,西塘的发展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九月下旬专访了马红屏镇长。

澎湃新闻 王基炜 制图

酒吧街自发形成,西塘是“富民旅游”

澎湃新闻:来西塘的游客主要来自哪些地方?一般在西塘待多久?

马红屏:我们之前一直以为上海的游客最多,后来发现还是浙江最多。浙江很大,很多地方和西塘的景致很不一样,而且并没有这样精致化的古镇。根据我们的统计,浙江的游客来西塘,一般都待两天以上。上海的游客则不少是当天来回,吃完晚饭就回去了。这些年我们的夜游西塘做得很好,很多人愿意留在西塘看夜景。

澎湃新闻:从上海过来,我的感受是公共交通并不是很方便。那么,西塘被纳入一体化先行启动区之后,交通方面会有所优化吗?

马红屏:通苏嘉甬高铁将在西塘穿境,以及去年通车的杭州湾北线高速将在西塘设有出口等,这都会改善西塘的交通情况。同时,目前正在规划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的三纵三横交通网内还有一条快速路——西塘大道。约十分钟的车程将会让西塘实现和县城的同城化。

有专家说,旅游目的地首先要给游客方便,即大交通的便捷;其次,要给游客“不方便”,即要有好的旅游产品,可以把游客留下来,让游客住下来,比如酒吧、民宿等夜游类产品。

澎湃新闻:您刚刚也提到了夜游西塘,近年来“夜间经济”受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一致推崇,酒吧和夜生活也一直是西塘旅游的亮点。西塘在“夜间经济”的发展、培育和管理上有哪些独特的经验?每年上千万的游客涌入,是否有让古镇的居民真正从中获益?另外,您认为西塘和乌镇的区别在哪里?

马红屏:从两方面来说,西塘在历史上就是嘉善第一大镇,更是一个商贸重镇。我是邻镇姚庄人,小时候跟父母赶集就会来西塘。所以,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塘东街的热闹与繁荣,布店里夹着结账单的夹子滑过铁丝发出的“唰”的一声,蒸笼里带着竹子味的包子,夏天里解渴的酸梅汤和石板路上叮铃叮铃响的自行车……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塘东街慢慢形成了现在的酒吧街,和历史上一样,依旧繁荣热闹。

西塘经常会和乌镇拿到一起作对比。乌镇是原居民搬出来,员工搬进去,它是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的。西塘是生活着的古镇,原住民有6000多人,2600多户人家。2018年底,我们统计发现,在古镇实际居住的居民约4700人。2016年,我时任西塘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嘉兴市旅委的领导曾问我,是不是很羡慕乌镇的管理者。我说,如果作为管理者,我喜欢乌镇,因为纯公司化模式有序、开发、发展空间大;作为游客,我喜欢西塘,因为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西塘这种主客共享式的旅游模式。

民间的自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筑巢引凤。西塘从1996年开始发展旅游,1997年接待第一批游客,2008年以后,西塘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暴增。这是我们用10年时间积累起来的成果。在这期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一部好的西塘宣传片,举办旅游小姐大赛、汉服周等活动。西塘的管委会和旅游公司做的最多的是景区的服务和景区环境。

之所以说西塘景区很多商业是自发形成的,是因为我们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通过“筑巢”引来了一些“凤凰”。比如,景区里有一家名字叫“木言木语”的连锁咖啡馆。他们所用的装修装饰材料都是木头。起初主要是老板本人有哮喘,后来因为效仿跟风,这样风格的店铺竟然多了起来。

如果我去一个地方旅游,我不希望去看一个人造博物馆,而是更喜欢西塘这种主客共享式的景区。我有个朋友,每年都会悄悄来几次西塘。有一次来没订到房间,后来在一家饭店吃完饭,老板娘收留他在自家阁楼上住了一晚。他第二天离开时给我打电话,我因为不知道感觉很内疚,而他却说很喜欢这种无意中的待遇,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主客共享模式了吧。为什么别人说在西塘可以来一次“邂逅”,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无意中的“产品”都不是景区设计好的,所以来西塘是可以有惊喜的。

至于说西塘的居民,那一定是从旅游中受益的。西塘古镇景区里,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比例大概是四六开,古镇里面有一万多人,原住民有4700人左右。西塘旅游发展带给西塘的利好是有目共睹的,但西塘旅游更是富民旅游,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门票收入只是一小部分,主要用于景区的维护和运营。依然居住在景区内的居民有成为经营户的,也有自己离开了把房子租给经营户的,这些都是因旅游发展产生的相关收入。

“一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

澎湃新闻:今年十一你们对于游客量有预估吗?

马红屏:我们觉得游客不会少,所以我们最近在抓紧建停车场。其实西塘有一个天然不利的地方,停车场离景区有一段距离,需要步行进入景区,目前的城镇基础又无法建地下停车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作为先行启动区中的一个镇,嘉善县委提出了“半年拉框架、全启动,一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我们将于3年内投资185.6亿建设112个项目,全面提升全镇基础设施,其中也包括停车场的改造以及智慧停车项目的建设。

澎湃新闻:您说的“一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这里面涉及很多规划上的问题,这是启动区之后重新制定的规划吗?马上一年就到了,西塘在形象上有什么大的改变吗?

马红屏:现在还是在原来“2005-2025的城镇总规”的基础上建设的。接下去,我们要做的是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做好全域秀美的文章。

我们是一个江南水乡,重点应该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首先要把农民的地集中起来,我们现在的流转率已经超过了97%;其次是把村级工业园区集中到镇一级工业园区,这两年我们已经腾退了低小散村企;第三要把农村人口集中到城镇来,实现更高城镇化率。我理解,这就是城乡统筹的主要目标。西塘共有13700户农户,这两年通过农房集聚项目已经集聚了4700户,接下去我们的目标是再集聚6000-7000户。我理解,这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要求。

澎湃新闻:您刚刚提到了村民和企业,一体化都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对一体化的满意度如何?

马红屏:农民对于一体化还谈不上满意度,更多是一种憧憬。现在老百姓理解的一体化可能就是一样化,他们认为“以后我们和上海一样了”。现在老百姓对一体化的渴望还停留在:未来我的孩子考复旦,分数是不是跟上海考生一样了;城乡养老保险政策江浙沪是不是也要一样,等等。目前他们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可能是,通往黎里的路不收费了。但未来一体化发展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他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建设来感受,就像中央办公厅领导来西塘调研时强调的,深圳用了四十年有了今天的面貌,那我们一体化示范区需要多少年能超越呢?15年,因为长三角的基础比深圳四十年前的小渔村好,未来的发展速度也会比这四十年快。

澎湃新闻:先行启动区“三年大变样”,怎么变?未来的西塘会变成什么样?

马红屏:作为一名镇长我无法独自回答这个问题,这需要整个先行启动区一起谋划、建设。我的理解,首先是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其次是建设,以规划引领下好“先手棋”,确保启动区三年有大的变化。

澎湃新闻: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五镇基本都是围绕科创、生态、旅游做文章,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产业同质化发展的问题。作为先行启动区的一个镇,西塘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

马红屏:嘉善县的发展方向应该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做好全域秀美的文章。将来,大家到了青浦看的是华为科创小镇,到了黎里就看汾湖高新区,那么到西塘看什么,应该就是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看全域秀美,当然未来还有祥符荡科创中心。产业是在先行启动区五个镇成块状分布的,而不是一个镇样样俱全。

一体化的痛点与堵点

澎湃新闻:西塘镇成为先行启动区这一年来,作为镇长,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觉得有哪些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

马红屏:我觉得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建设期的阵痛,我们能否去包容和理解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之前有个活动,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很抱歉,现在的西塘就是一个大工地”。因为西塘的城镇基础和我们的期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而补上这个落差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阵痛期。

第二,是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全域秀美一期16个项目就要投入13.78亿。今年省政府已经给嘉善增加专项资金和专项债,但建设资金还是短缺的。所以在专项债方面,我希望也可以实现“一体化”,而不再是仅限于浙江省的“额度”内分配。

第三,建设的速度跟不上我们要出形象的时间要求。浙江的干部都很能吃苦,这一年来我们已经不是“5+2”“白加黑”,已经是“7+7”,一周7天的白天加7天的晚上。但即便如此,很多事情也还是来不及做,西塘旅游发展花了二十多年,要在一年以及三年里出形象、大变样真的很不容易。很多招标、审批流程都需要时间,所以建设任务非常重。现在基层面临的压力其实特别大,所以很多干部都不愿意来乡镇。

澎湃新闻:您觉得西塘被纳入启动区的这一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马红屏:这一年,西塘就像赶车一样,被鞭子抽着走,超常规速度地建设、发展。还有,经过一年的锻炼,干部的视野开阔了,原来我们只以一个镇的角度来想问题,现在不一样了,会上升到更高层次,甚至是国家层面去想一些问题。拿我自己来说,一开始参加各类调研座谈会,讲的问题都非常小,提的建议也比较片面。后来发现自己的格局太小了,在国家战略下我们更多应该思考的是人才资源、产业定位、空间规划等,这才是西塘未来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