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工作动态】徽州区法院:开展“发现身边美·传递正能量”主题“随手赞”活动

2020-10-26 19: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发/现/身/边/美/传/递/正/能/量

随手赞

hi,朋友,希望你好,希望你顺利!

你简简单单,却闪耀耀眼光芒!

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

•••

为充分发挥 “身边好人”的道德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内优化政治生态、营造正气充盈的法院干事氛围,对外讲好法院故事、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0月26日上午,徽州区人民法院开展“发现身边美,传递正能量” 主题“随手赞”活动。

巾帼尚有凌云志 须眉何言案牍深

(执行局 余泽龙)

执行局是一个磨炼人的地方,它不似审判庭一锤定天下,亦不似法警队飒爽风云动,我们穿着“时尚”的奶奶灰,盯着屏幕前一个个的查控信息,心里想着的是怎么把被执行人钱包里的钱“弄过来”。

都说执行是司法的最后一道保障,只有执行工作做好了,才能树立裁判文书强制力的权威,可是经年累月地面对一个个别人的裁判,想着的是一个个别人的钱,一个接一个的执行案件,有时甚至总会碰到几个案件是同一个被执行人,一遍遍地看着那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总是会心累的。

还好,执行局还有一个苏华。

(中间女法警为苏华)

苏华其貌不扬,身高不详,一头短发下,不甚白皙的脸庞上时不时会有两朵红云。从我刚进法院时她已经是久经考验的司法“战士”,不论是书记员的水平还是办案的水平,平心而论,都胜我一筹。

那时还在河边的老法院,那时的我也只是一个书记员,本来有传帮带的老书记员被调走挂职,没有指引的我每天跟在审判员后,就像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找不到头绪。

一天下午,我坐在调解室里看着吵闹的当事人双方,总感觉,喧嚣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一次趁着调解间隙,出门偷摸着搞口烟,眼看着隔壁调解室里苏华正气宇轩昂地拉着一个当事人,从法律关系到生活常理,一点点地协助审判员进行调解工作,做完当事人工作后又马不停蹄地协助承办人完善笔录、制作调解协议、草拟调解书,前后不到半小时,一起案件就处理完了。案件结束后回到办公室,又发现她马不停蹄地打开电脑,开始案件扫尾工作,边操作系统还边和其他法官商议别的案件,一心多用却有条不紊,让刚出校园门的我惊为天人,心里想的是“这大姐好强啊”。

有榜样就有目标,我开始向她学习,也尝试融入法院的大团体。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苏华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既有老大哥大大咧咧的一面,也有老大姐心细如发的一面,我从她那学到了很多,而每次见面我都会由衷地喊一句“苏华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来法院已经快10年了。10年来我成长了许多,也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办案老手了,从审判庭到执行局,虽然花了些时间进行角色转变,但最终也有了成长。而随着年纪成长的,还有无限的压力,不仅来自工作,也来自生活。

2018年刚入冬,因一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在外地,需要外出办案。本来这只是我在执行局多年执行生涯中一次简单的出差,但是在我刚出发不久,家里打电话来说儿子肺炎住院,当时我的妻子还怀着二宝,身处外地办案又不顺利,当时的我倍感焦虑。别无他法,我拨通了苏华的电话,希望她能帮我去医院照看一下我儿子,苏华没有说什么就去了。后来回想起来感觉当时自己很冒失,苏华住在屯溪,家里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她在接到电话后别无二话,帮我照顾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时间的车轮总之在不停转动,而执行局的办案压力也像年轮一样,越滚越大,去年同期我的案件是138件,而今年已经涨到171件。我在大学里总是很鄙视那些干一行恨一行的人,总觉得工作是自己选的,就算是跪着也要做完。而现在我已经开始变成一个我当年讨厌的人了,加上每月有办不完的结案任务,了不完的执行案件,我经常发牢骚,已经开始忘却了当年那个少年。以前办案总是很有耐心地向当事人解释,可是现在在办理一些案件时,心里却总是压着一把火,我能感觉,却无法言说,我感觉我已经迷失了自我。

前一阵,我刚办结几个案件,正高兴地办公室“皮”的时候,却发现苏华正抱着案件匆匆下楼,此时我正好接了一个电话下楼,路过调解室,瞥了一眼正在处理案件的苏华,恍然间如同回到了当年我刚进法院时,也是一个下午,不甚白皙脸庞上挂着两朵红云的苏华,正气宇轩昂地拉着一个当事人,从法律关系到生活常理,一点点地剖析这案情,我忽然惊醒,这就是当初的样子啊。

在法院多年的我,开始抱怨起工作,可是在法院时间比我还长的苏华,却从来没有一丝抱怨,没能成为审判员的她,从头到尾干的工作不比我们少,可从来没有听她说过一句不是。执行局哪个不是案卷高耸,哪个不是焦头烂额,却没有听过一句怨言,与她相比,我何其不堪啊!

人总是需要榜样的力量的,她不需要有多辉煌的成绩,不需要有多傲人的成就,但总是有那么一瞬间,她的言行会让你有所醒悟。我时常在想,是什么让苏华能站稳自己的角度,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办好每一个执行案件呢?也许是热情、也许是情怀、也许仅仅是习惯,可是不管怎样,她就像一颗简简单单的螺丝钉一样嵌在那,历经风霜却无一丝改变,她从来没有说过豪言壮语,却心怀凌云之志,虽有案牍之深,却无言辞之怨,总是简简单单,却闪耀着耀眼光芒。

这,是我爷爷的故事

(行政庭 刘欣欣)

今天,我分享的是,我爷爷的故事。爷爷儿时就失去父亲,又在还没成年的年纪,母亲也生病去世,所以,我爷爷是一个孤儿,并且,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孤儿。我曾经角色带入过,这样悲情的人生起点,在那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月,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呢?而我的爷爷,刻苦读书,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时代,靠自己的努力,在17岁时,成为了一名50年代的大学生。

但爷爷一直没有提过这些,他是个沉默寡言、不喜言语的人,而在奶奶向小辈们转述这些的时候,一向寡言的爷爷更加沉默。我想,除了旁人所看到的勤勉、耐劳、刚毅;一定也有他人体会不到的数不尽的孤独、苦楚和煎熬。然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爷爷凭着顽强的意志,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毕业后,爷爷进入地方事业单位工作,一直到退休。那一代人经历过山河破碎的时代,看淡了名利,他真实做到了“读书人”这三个字,不求名不求利,在职中有几次提拔做领导的机会,但是得离家去外地,他都放弃了,选择踏踏实实做自己所学的财会老本行。在工作中,爷爷一生光明磊落,他坚守工作原则,没有做过一件不合规矩的事,爷爷甚至有些固执,旁人有事相求来送礼,他都是一言不发将人轰走,连句客气话都不说。但就是这样的爷爷,在工作岗位中,激情饱满,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一心只办好“公家事”,爷爷曾经为了核实数据,通宵工作几日,第二天早上仍然精神饱满地上班,那一代人,在干事创业的激情面前,似乎是不会累的。爷爷工作严谨、细致,具有一股工匠精神,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爷爷几十年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爷爷日常话很少,聊到感兴趣的事情,才会简单说几句,但涉及到一些做人和做事的礼节、道理,他会反复向晚辈们述说。爷爷生育了四个子女,虽没有了不起的功成名就,但都被爷爷教导的秉性忠厚、良善。与其说教导,不如说言传身教,用不识字的我奶奶的大白话说:“你爷爷啊,是最讲良心的”。当然了,我奶奶是最有发言权的,自小家里给爷爷奶奶定了亲,爷爷在外读大学时可是拒绝了才华横溢的女同学,毕业就回家娶了奶奶。爷爷以可靠的人品,赢得了所有晚辈的敬重,同时他管家有方,家族从没有发生过中国式宅斗标配——婆媳妯娌姑嫂矛盾,家里的氛围永远和睦、有爱、向上。爷爷一直很节俭。许多东西,例如衣服、鞋子、手表,都用了几十年,却都是崭新的。尤其值得着重提的是——爷爷对食物的珍惜几近敬畏的程度。

最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儿,是国庆假期我带着孩子回合肥,其中一天,我和爷爷奶奶、父亲、孩子逛包公园,中餐在一家面馆吃,饭后,孩子没吃完的半碗面,爷爷奶奶坚持沥了汤打包带回家,8岁的儿子自然不能理解这是因为来自不能忘却的生活经历,来自刻骨铭心的苦难。爷爷用微微颤抖的手边小心裹好装着面条的食品袋,边说:“浪费,就是一种傲慢。别看米粒小,最能见礼义廉耻”。爷爷虽然节俭,但他有花钱的智慧,用他的话说:“钱要花在刀刃上”,爷爷在子女求学、成家、立业的大事上用钱却十分大方,虽然多年布衣蔬食,节约用度,但,但凡有以上要用钱的地方,他一定是倾尽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积蓄。爷爷有爱国情怀,真正把朴素的热情变成崇高的爱国品质;他对党忠诚,是真正有信仰的忠诚。他至今仍关心国家大事,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读书看报,了解国家政策,心中自我承担着一种时代使命、历史使命,在洪灾、地震、疫情这些国家有难的时候,他持续发挥一名老党员的觉悟:慷慨大方地出力、捐钱、捐物。

如今,爷爷老了,即使逛公园时,一时兴起还能吟起应景的毛润之的诗词,但拿筷子时打哆嗦的手却残忍的提醒:爷爷真的老了。我毫不避讳地和爷爷聊起暮年之时的感受,聊人这一生应该怎么过。爷爷说:热爱生活,年轻时有事做,年老时没有烦恼,这就是圆满的人生。我想起西方哲学家罗素曾在一本书里写道:我在生命之火前面烘我的双手。现在想来,似乎平凡人生的爷爷,在他平凡的世界中凝结着一股向上的力量,不知不觉长出如藤蔓般的情怀,缠绕着又支撑着我们。最后,祝我尊敬的爷爷,长命百岁!

(刘欣欣和爷爷奶奶)

发现身边美 传递正能量

(民庭 汪沁雪)

今天我要讲的身边人大家并不认识,但是我非常熟悉,是我的外公。我下面要讲的故事也是我外公外婆闲暇时口述给我听的,我想分享给大家。

我的外公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生于1934年安庆怀宁县的一个小村庄。旧社会日子很苦,外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外公就跟着哥哥在村里给大家放牛,吃百家饭长大,那个时候能活下来都算是幸运,更别提什么读书识字了。长到十来岁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了,少年外公也在村里人的带领下参了军,外公说自此他的一生就改变了。外公今年86岁了,很多事都记不清了,耳朵也聋了不少,问他问题,他都是听半句,回答的也是云里雾里,但是你要问他入党时间,他总是能够大声并清晰的说出来:1956年2月10日!我的外公,你问他的生日,他都要想半天,农历公历日子都算不清楚,但是他却把他入党时间记得如此精准,也许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对他来说比他的生日更加重要吧。

是的,我的外公是一名老党员,我全家党龄最长的一名党员。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局复杂,外公刚入党没多久就作为一名铁道兵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小的时候外公会跟我们这些孙子辈说一些当年的事,但是外公从来不说当年的战场多苦多累,只是跟我们说一些当年与朝鲜人民相处的故事,还有怕当地老百姓挽留,在深夜里悄悄撤离回国的趣事。回国后外公被部队留在内蒙古建设当地,外公也把同村的姑娘,也就是我的外婆接到了内蒙古,在内蒙古组建了家庭,我的母亲也就出生在内蒙古了。在内蒙古建设的时候,我外公仍在是在铁道部门,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铁道工人。随着国家铁道建设,铜陵车辆厂新建成,全国招纳工人,我外公一家又来到铜陵,外公依然是干着同样的事直到退休。从铁道兵到铁道工,八个字就能涵盖住我外公一辈子的职业生涯。我曾经问过外公,干一个工作一辈子不觉得无聊吗?外公却跟我说,我们哪有这些想法啊,就觉得党和国家安排我做这个,那这个事就是我的责任,我就要把它做好,革命事业哪分大小呢?听我姨妈们也说,外公参加工作30多年,从来不迟到,也从未出过错,从外公手上出去的部件质量都是没的说。我外公将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认真做好,直到退休的那一天,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多伟大的事,“革命事业哪分大小呢”这句话,我经常能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但是我觉得外公说出来掷地有声,他是坚定的相信并实践了这句话。

退休后,老人家就经常在家练大字,那时候我还小,放学回家就看到外公在旧报纸上练字,写的比我还端正,我就问外公,你读到几年级啊?外公就跟我说他从来没有上过学,是部队里的老师教他们读书认字的,他小的时候哪有机会像我一样背着小书包上学啊。我记得外公曾经说过,他很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追随着共产党从一个吃百家饭的放牛娃到现在四世同堂,这样的生活他小时候想都不敢想。我问过外公外婆,以前的日子苦吗?他们沉默良久,说:苦啊,当然苦啊,但是都过去了,你看我们从什么都没有的日子到现在什么都有了,国家一直在进步,我们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就会觉得国家会越来越好。

我的外公是一个很平凡的老爷子,退休将近三十年,除了每年去交党费、社区组织捐款的时候积极踊跃,跟其他老人家没什么不一样,你问他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信仰,外公估计也说不出来,但是他却将入党誓词中“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每一句话都践行了一辈子。我的外公生于苦难的旧社会,但是从未叫嚷过苦难,我辈生于富足的年代,不知有何理由再对生活抱怨,外公对我的叮嘱也从“要好好学习”变成了“要好好工作”,他是想把他的工作精神继续传递给我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外公作为老一辈共产党人,他已经将他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作为新一代的共产党人,我应该接过他的接力棒,完成我们这代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初心薪火相传、使命永担在肩,最后,引用《人民日报》“给青年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在我们的面前,是一方干事创业的沃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愿这个新时代,能唤起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30岁还是50岁,愿你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和“英雄”。

(汪沁雪和外公外婆)

下一步,徽州区法院将继续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学榜样见行动为抓手,广泛挖掘身边好人,并充分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类阵地平台,推动“发现身边美、传递正能量”主题“随手赞”活动深入开展,营造全院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

原标题:《【工作动态】徽州区法院:开展“发现身边美·传递正能量”主题“随手赞”活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