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塑乡土 唤醒南浔田园梦⑦丨保留乡土特色 让村民住进“大花园”

南浔发布
2020-10-27 21: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为破解农村用地碎片化、无序化、低效化难题,南浔区于2018年全面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两年多来,南浔不断优化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较好实现了保护资源、释放空间、激活资产多赢发展,让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梦”正逐步变为现实。近日,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浙江日报推出专栏《重塑乡土 唤醒南浔田园梦》,以典型项目为主,点面结合讲述南浔“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的故事。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七篇。

保留乡土特色

让村民住进“大花园”

村路口的花海内蝶飞蜂舞,村内景观河护岸整齐、亭廊深深,鱼儿在碧水里自由轻快地游动……日前,我刚来到石淙镇,镇里国土所所长陈健就迫不及待带我来到了花园湾村。

“这里啊变化大咯,看着现在的美景,你无法想象以前是什么样子的。”站在如同景区一样的村庄内,花园湾村党总支书记吴建新说,10多年前,这里几乎没有一条平坦的路可以进村,村庄环境也十分破乱。

自去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来,石淙镇开启了“涅槃重生路”,花园湾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重新整合了土地。”吴建新高兴地告诉我,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村里吸引了7000名游客前来游玩。

涅槃重生并非易事,破旧的房屋、零散的土地,想把全镇整合成“大花园”,到底如何下手?近年来,石淙镇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以重塑江南水乡风貌为基本思路,将整治中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以点连成片,形成大规模种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水系连通、河湖清淤、水生植物种植等治水举措,打造美丽石淙。

穿过花园湾村一路往南,陈健带我来到了羊河坝村。现场,几台挖掘机正在一块泥泞的土地上作业。看出我的疑惑,陈健连忙解释:“别看现在不成样子,这是在修复阶段,过段时间种上水稻、养上小龙虾,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收获了!”眼下,“虾稻共生”这样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成了石淙镇的特色产业之一。

环境有变化,产业有发展!石淙镇的村民看在村里,喜在心里。今年65岁的老方是土生土长的石淙人。“以前,我们沿河而居,一块土地,一间茅屋,垃圾遍地,连路都是坑坑洼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刚开始,老方就第一个举双手赞成,老方说,虽然老房子被拆心里有些不舍,但整治不仅能住上新房子,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将越来越完善。

“明年啊,我们就能住上新房啦!”像老方一样,渴望改变的村民不在少数,所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经启动,大家都很支持。截至目前,全镇累计签约农户2714户,同时各村的安置房建设已全部动工进场。“我们按照《南浔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紧密结合石淙特色,围绕‘石淙花海’打造古朴特色民居,在恢复生态的同时,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乡土特色。”陈健介绍,同时,镇里将与省农科院达成合作,引进特色农业项目,如彩色水稻、彩色油菜等,打造农旅融合特色产业,带动石淙的文旅发展。

【数说】

石淙镇全域整治土地达2549.28公顷,现已累计签约2714户、腾空2268户、拆除1939户,7个行政村安置房工程均已全面进场施工,已完成样板房建设和安置点征地工作,完成土地复垦781亩。通过全域整治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镇打下良好基础,为看见“美丽石淙”赋能。

原标题:《重塑乡土 唤醒南浔田园梦⑦丨保留乡土特色 让村民住进“大花园”》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