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这里的扶贫成效好?记者带你去看看

2020-10-28 19: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曲靖市麒麟区的“脱贫成绩单”上,有三项成绩十分亮眼:贫困镇2017年脱贫出列考核位于全市第一;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省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为“好”的等次;连续两年扶贫开发数据质量排名全省第一。

作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的中心城区,麒麟区不是贫困县,但辖区曾有贫困镇1个、贫困村1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13户12177人,贫困人口分布在7个镇(街道)、75个村(社区)、440个村(居)民小组,贫困点散、面广、不连片。

短短五年时间,1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户户均有1.6个产业项目;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10438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麒麟区是如何做到的?如今的麒麟区,有什么变化?

10月19至20日,云南扶贫热线记者和人民网、中国网、云南日报、曲靖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一道,前往麒麟区三宝街道、茨营镇和东山镇等地,寻找其中的答案。

“80道弯”拐出的致富路

干净整洁的村中道路

村内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去三宝街道长坡村委会滥泥菁村民小组之前,有工作人员提醒记者,这是一个弯很多的地方,会晕车要往前坐。心想,跑过云南那么多乡镇村组,也是完全没在怕的。没料到,才在弯道上“挑战”了10来分钟,就以完败告终。

“别的山路十八弯,我们这是‘八十’弯。”三宝街道扶贫办主任潘丽花告诉记者,以前到滥泥菁得把鞋子脱下来拿在手上,因为脚下全是很深的稀泥,鞋子踩下去很难跋出来。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滥泥菁已经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水泥硬化路、颇具民族特色的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盖起的新楼房和处处可见的果树和盛开的花朵。

滥泥菁变了,不只变漂亮了,这里的村民也越来越富足了。

基地代养的高原爨鸡

头长玫瑰花状重冠的高原爨鸡 赵会全 摄今年4月,曲靖健源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在滥泥菁建成占地300亩的“高原爨鸡”养殖基地,村民每羽只需出5元(街道补助20元)鸡苗钱,基地就可以为他们“代养”,养成后,净收益每羽可达115元。“高原爨鸡”目前远销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地,年产量3万余羽依然供不应求,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留守家庭妇女变成了致富能人

在云南成功的脱贫经验里,你听说过“绿币爱心超市”和“巧媳妇”吗?如果你知道,那今天我们还想告诉你,这两个成功案例都来自麒麟区曾经唯一的贫困乡镇——茨营镇。

村民正在兑换生活用品“我兑一包洗衣粉”“我兑肥皂和牙刷”“我的积分够兑这口锅了”……记者来到茨营镇团结村委会时,在“绿币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的村民络绎不绝。

茨营镇党委副书记魏志宏告诉记者,这是曲靖市建设的第一个“绿币爱心超市”,村民参与义务劳动、村组活动、打扫卫生、学习脱贫攻坚政策等均可获得“公益积分”,而积分可以兑换各类日常生活必需品,像冰箱和电视机这样的“大件”攒一段时间也是够兑的。

正在刺绣的村民 赵会全 摄

正在做蚕丝被的村民 赵会全 摄

而在村委会附近的“巧媳妇专业合作社”里,有的妇女在刺绣、有的妇女在做蚕丝被,大家正忙得不亦乐乎。从2018年1月成立时的6名成员到如今的25名成员,巧媳妇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团结村妇女务工的主要阵地。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到钱,曾经留守闲散的家庭妇女摇身变成了月月有收入的致富能人。

“一个巧媳妇,带领一家富;几个巧媳妇,带动全村富”。据了解,2019年,合作社实现收入60多万元。如今,以“巧媳妇+蚕丝加工”、“巧媳妇+民族特色刺绣”、“巧媳妇+手工编织”为代表的“巧媳妇+”产业链发展势头正猛,省内省外订单不断。

藏在深山里的国家4A级景区

克依黑景区有一个地方,可以露营,看星星、吃烧烤,可以骑行、坐船、垂钓,可以和父母孩子住在独幢的山林里,满眼竟是郁郁葱葱……你会不会心向往之?

只是你或许没想到,这样有特色的地方竟藏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

山林里的独幢民俗

空中栈道东山镇克以黑村距离曲靖市区约70公里,曾是当地最偏远落后的村寨之一,但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十年前,克以黑村以景村共建的发展模式,本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旅游示范景区的目标,引进古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集休闲观光旅游、高原山寨农家、野生鱼垂钓,应季水果采摘为一体的克依黑景区。随着景区知名度的不断打响,这个深山里的“宝藏”越来越多地被人知悉,如今的克依黑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同时,景区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不仅吸纳当地村民到景区就业,还为村民修建了饮用自来水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广场等,给克以黑村群众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和乐趣。

记者手记

车辆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看着干净的路面和道路两旁整齐的树木,我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一群群修路和栽树的人儿,他们热火朝天干得很是起劲……脱贫攻坚,脱的是贫,攻的是坚,留下的,是生生不息的希望。从此,大山再也困不住走出去的脚步,也会有更多人,心甘情愿地留在大山里。(记者 翟芯冉)

中国社会扶贫网 | 扶贫媒体端

来源:云南网

原标题:《为什么这里的扶贫成效好?记者带你去看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