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扬州西元村:砂土上种荞麦 闲田变宝地

2020-10-29 09: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西元村蔡四组,村民组长韩军蹲在责任田里,检查荞麦长势。这是一块面积约两亩的农田,白花、绿色、红茎的荞麦簇拥着,远看像落了一片白雪。拨开白色荞麦花,露出黄褐色三棱形果实,韩军喜滋滋地说:“去年荞米涨价,我扩大了种植面积,从两分地扩大到两亩,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割了。”

荞麦别名三角麦,是耐旱植物,多生长于内蒙古、陕西等地区。在江苏省内,不少地方也有种植,但面积不大。在西元村,荞麦种植至少有十年以上历史,村民利用大豆收割后与小麦播种前的间隙期,插播套种荞麦,多了一份种田收入。

“我们这里耕地质地复杂,即便在同一个村,土质也不同。我们这个组,以砂土为主,留不住水,不宜种水稻,一年种两季,分别是黄豆和小麦。”韩军介绍,“黄豆收割后到小麦播种前,农田有70多天空闲期。荞麦能在砂土种植,正好补缺。”

荞麦成熟约需90天,如何利用70多天闲田期?韩军介绍,黄豆收购前十多天,荞麦就可以下种,幼苗长出前,正好完成黄豆收割,“我的两亩荞麦是在7月中旬播种,8月收割黄豆;11月收割荞麦,正好腾出田,给小麦播种。”

在西元村,村民习惯将荞麦蒸煮后加工成荞米,作为粗粮食品出售。去年,由于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国内市场上荞米每公斤价格涨至30元(前年为20元),进一步调动了村民种植荞麦的热情。

“预计两亩地能收300公斤荞麦,加工成100多公斤荞米,收入约有3000元。”韩军介绍,“荞麦生长不娇气,基本不需要田间管理,算是白捡了一道收成。”

记者在西元村看到,除了在农田里,不少村民的家前屋后,甚至一些乡村道路两旁,漾着一片片雪白荞麦花,构成了一道道美丽景致。

村民王正华家门前有一块不大的菜地,荞麦也间种其中。王正华说,别小看这些零碎的旮旯地块,去年他家利用几处边角地,收了100多公斤荞麦,加工了40多公斤荞米,增收1200多元。

在西元村,除了荞麦种植户外,还有加工作坊和一批荞麦经营户。村民王萍一家种植荞麦多年,还把内蒙古等外地荞麦运回,加工出售。就在国庆节前,王萍刚从外地运回一批20吨荞麦。

“荞麦用途很广,加工成荞面和荞米,可满足现代人粗细搭配、营养均衡的饮食需求,还可以用来酿酒等。”王萍介绍,“近年来,除了收购本地荞麦外,每年从外地买回约60吨荞麦。”

西元村党支部书记孙江军介绍,该村共有500亩砂土农田,目前仅有100亩套种荞麦,还有很大推广空间。下一步将通过村、组干部示范引导,扩大荞麦种植面积。此外,将与有关科研院所联系,引进推广优良荞麦品种,进一步促进村民增产、增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