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群山 | 陈泽:鸿雁传书去

2020-10-31 2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陈泽 昭通日报 收录于话题#群山30#文学32

作者简介

陈泽,1962年9月出生于云南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镇南山村委会贝忙村上社。197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诗歌、散文、散文诗、文艺评论等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地两百余家报章杂志。散文《名气·庙会·乡戏》获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奖二等奖;散文《石匠大哥》获《云南日报》“我们老百姓”征文一等奖;《云南与毒品系列报道》获新华社国内专稿组“社会纪实作品”征文奖一等奖;曾获云南新闻奖一等奖;云南报业新闻奖一等奖;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协好新闻奖一等奖。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现供职于云南政协报社总编室,任新闻及文史、文化、文学副刊编辑。

遥忆写信的岁月

随着电话、电脑、手机、qq、微信(语音、视频)的逐渐普及,给远方亲人、朋友等写信、邮寄的鸿雁传书岁月基本上终结了。但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亲身经历体验过的人,是不会轻易忘记的,它像滚烫的血液一样,时刻伴随着我们,与生命相始终。

我高中毕业后,考上外地一所财贸学校读书。离开家乡到学校报道时,是我大哥送我去的。在学校报道注册后,大哥怕我一时半会不适应,孤单寂寞,还专门陪了我三天,带我在他曾经工作过的这座城市走走看看。即便这样,这期间,我因为想家,还是忍不住哭了,甚至告诉大哥,我不想读书了,想回家,想回去砍柴割草,钓鱼摸虾,盘田种地,赶牲口驮木头苦钱,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大哥听了,笑我:“娃娃气郎当呢,来都来了,你要好好在学校安心读书,全班就一两个人考上中专,很不简单,以后想家了,可以写信,把想说的话都写在信里,我们收到你写来的信,就知道你想什么、需要什么了。况且,两年时间不长,眨眨眼就过去了。”虽然大哥没念过什么书,但讲出来的话直道,实在,跟我一样又是性情中人,比较单纯洒脱。所以,从小到大,我们彼此之间一直很投缘,无话不谈。即便是现在,也依然如是。这当中,既有血缘因素,又有性格因素。所谓文化的差异,也丝毫不影响,更像不存在一样,对于我和大哥来说,甚至是一种伪命题。

就这样,我听进了大哥的话,在外求学期间,好好读书。想家了,就给家里写信,及时汇报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快乐到快乐,从青涩、幼稚、简单,到慢慢懂事,成熟,学会独立和包容,善解人意。环境改变人,环境也造就人。很多事,不去经历磨炼,犹如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雨洗礼,必然见光死。

仔细想来,其实我在学校期间给大哥写的信并不多。也许是因为文化低的原因,也许是性格使然,似乎大哥未曾给我写过信。平时的回信,都是写给我父亲和母亲的。

我父亲曾经是滇军第60军的一名战士。抗战期间,父亲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九死一生。参军之前,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加之受他父亲也就是我爷爷作为一个文化人的影响,养成了父亲热爱学习和聪慧敏锐的品性,如他生前所说,“还是具有高小文化的人。”至今,在我老家大宅院的门头上,“诗书世家”几个遒劲敦厚、古朴典雅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见。有人说,我家保留完整的老宅院,本身就是活态的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之全方位集中体现。“诗书世家”的高调张扬,是陈氏文脉生生不息的佐证,凝聚着陈氏祖辈先人的智慧荣光。

父亲参加滇军后,在滇军第60军183师师长高荫槐麾下潘朔端1081团所属特务营任勤务兵,与父亲一起参加滇军的我们村的家族大哥陈楚,则在张冲师长麾下当战士,抗战期间,十分骁勇善战,曾经射杀、刺死过很多鬼子,也受过无数次伤,与父亲一样,九死一生。卸甲归田回到家乡,以打铁为生,直到去世,虽然脾气暴躁,但正直善良,深受村民尊敬。陈楚和我的父亲以及所有的抗战老兵一样,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应该被国家和历史所牢记,“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

在行军打战之余,父亲跟着自己的长官学到了一些文化,加上读私塾的功底和爷爷的文化基因传承,父亲的字写得比其他士兵要好一些。所以,在我外出读书期间,父亲给我写的信,字迹清晰,不潦草,字体中规中矩,厚实有力,且不乏繁体字,与他笔下的一些阿拉伯数字一样,很有个性和特点。信的内容,没有八股文的套路和痕迹,都是白话文,通俗易懂,很亲切。信的内容,既是谆谆教诲,更是坦诚交流。父亲总是告诫我,要听老师的话,刻苦学习,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思想上不要开小差,要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遇到老师批评,一定要虚心接受,及时改正,不要顶嘴和争辩,更不可得理不饶人。平时,要注意团结同学,要脚勤手快多做事情,要敢于吃亏,舍得吃亏,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要跟同学搞好关系,何况远亲不如近邻,同学之间更要这样,不拘小节,不要计较得失,要取长补短,互帮互爱,相互尊敬,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要永远记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切不可逞一时之能,将事情做绝,置别人于死地而后快。

“我们农村人考上学校不容易,跳出农门不容易,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不容易。以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去闯,父母只能管你一时,管不了你一辈子。”“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任何时候都不要阿谀奉迎,低三下四,丢掉人格和尊严,去干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千万不要给陈氏门中丢脸。”“永远记住: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再苦再穷,也不能坑人害人。损人利己的事做不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父亲在信中反复告诫我的这些话,至今数十年过去,依然记忆犹新,耳熟能详,成了我成长路上的指引,成了我人生的坐标,做人做事以及行为方式的准则,受用一生。也因此,我的工作和事业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帮助及支持,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顺畅,可谓“健康平安,福佑喜乐。”

每次回家,村民见到我,都忍不住会说:“你很像你爹,尤其笑起来的时候更像,特别在做人方面做人刚直和蔼,很容易亲近相处。”

与父亲不同,母亲每次给我写信,都是请家族中一个名叫陈檄的文化人代笔。母亲没读过书,不识字,每次请陈檄写信时,由母亲在旁边口述,陈檄写在信笺纸上。现在回想起来,信的内容大致是:读书伤脑子,要我平时注意不能饿着,不要熬夜,天阴下雨要多穿衣服,防止冷着冻着。

母亲在信中提得最多的,是钱文的开销问题。她说:钱不够用或者没钱用时,千万不要藏在心里不说,要先想办法跟条件好、关系好的同学短借一下,然后,她会想尽一切办法汇寄给我,让我不要担心和烦恼,把学上好就行,其他的事情不消我管。

母亲经常在信中嘱咐我:等收着她寄来的钱,就赶紧还给借钱或借饭菜票给我的同学,“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一定要当面感谢人家的关心信任和帮助,一定要永远记得别人对我的好,不要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以后别人有求于我时,一定要想办法尽力去帮助,千万不要回避和找借口。人活着,一定要诚实守信,重情重义,与人为善,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懂得感恩和回报。”

有一回,我在村里遇着陈檄,他主动跟我说起母亲找他给我写信的那些往事。末了,陈檄感叹:“你母亲非常善良,心好,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隔壁邻居都喜欢她。也难怪,平时你对你母亲那么好,我们经常都教育儿女,要做一个像你一样的人。良好的家风家教,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父母是最好的榜样。善良的人有福报,做事有人帮,一生顺利平安。所谓上天有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用在母亲身上,委实再贴切不过。与父亲一样,母亲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他们用身体力行给我树立了榜样,影响了我一生。即便如今父母早已在天上,我依然能感觉到两位老人家无时无刻不在给我前行的力量和温暖。以至于,我不会觉得迷惘困厄,始终有信心和热情去拥抱生活,去汲取无限芬芳的诗意滋养生活。

记得,我在学校读书的两年时间,母亲给我寄过钱,父亲给我寄过钱,大哥给我寄过钱。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不敢忘怀。事实上,这也是人与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更何况,一些动物的舐犊护犊育犊行为,常常令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自叹弗如,羞愧万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虽说养儿不算饭食钱,但普天之下,父母无私无畏的爱心奉献最堪怜悯,感天动地。那时,我在学校一个月的生活费需要交8块钱,加上零用钱,大概在13块钱左右。到毕业,我在学校期间的各种开销,加起来在300块钱左右。这笔钱,对于20世纪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消费水平与购买力来说,委实不简单,十分难能可贵。应该算是我的父母辈、我的哥嫂辈和我们这一代人最不可磨灭的记忆与念想,亦是最灼人眼眸,震撼心灵的生命之光,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付出,饱含了太多的渴望、期望和梦想。真可谓“不思量自难忘”“剪不断,理还乱。”

我1981年7月从财贸学校毕业以后,第一年的月工资是22.50元,全部加起来是29.50元;第二年,转正后的月工资是33.50元,并且维持了好几年。有媒体曾经报道过,那时候的100元钱,相当于现在的1.5万多元。每每想起这些,我就非常感激、感恩、感动于我父母、我大哥对我的艰辛付出和支持,为了供我读书,他们确实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倾其所有,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不仅如此,有时候还要向隔壁邻舍、三亲六戚告借,十分的不容易。如果我再不好好读书,诚实做人,认真做事的话,我还有何颜面面对他们的心血和汗水?还有何颜面面对家乡父老关怀与期盼的目光?

正因为这样,我毕业之后有了固定的收入,总是找机会去回报我的父母,我的大哥,我的大嫂,我的亲人。每次回老家,一定不忘给他们一些钱,也给他们买一些食品和衣物。得知他们生病了,到处为他们寻医问药,让他们及时治疗,唯恐耽搁延误。至今数十年间,我对我的父母如此,对我的大妈,我的大哥、大嫂,我的二哥、二嫂,我的侄儿男女,亦然如此。

1999年,我大哥得了肺结核到昆明找我,得知情况后,我千方百计帮助大哥看病。从此,我大哥吉人自有天相,没遇到什么大的坎坷磨难,如今70岁的他,儿孙满堂,精神状态比我还好。我二哥1983年结婚,我将积攒的500元汇寄给他,作为兄弟的一份心意。我大哥的儿子1998年结婚时,到我工作的地方找我借钱,我二话不说筹措了数千元给他,并且一再嘱咐他:结婚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要将婚礼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不要让别人说闲话,不要给陈氏门中丢脸。

我的这位侄儿曾经多次提起过,他这一生没靠过他父母什么,恰恰是我这个当老叔的,对他的帮助最大,关心最多。尤其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最先想到他的,是我这个老叔。

2008年,我二哥的姑娘考上西安一所重点大学,我买飞机票专程送她去学校报道。2013年,我二嫂上昆明看病,我事先联系好部队医院安排她住院后,部队医院领导又为她请来相关权威专家做检查和实施手术。

我父亲2000年端午节去世,享年79岁。之前,卧病在床长达6年时间,都是我母亲伺候在左右,直到父亲去世,他的身上没有长过一个褥疮。村民为此惊叹不已,纷纷称赞母亲是一位非常难得的贤妻良母。

当时,接到老家亲人打来的电话,我从泸西采访现场一路赶回家尽孝。看到装棺后未钉紧棺盖,一直等我见父亲最后一面的场景,我泪如雨下,不能自已。虽然我在父亲生前一直在回报他老人家,但此时此刻,想到他老人家在过去对我种种的好与关爱,我还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哭得昏天黑地,撕心裂肺。

我母亲2012年12月寿终正寝,享年83岁。之前,她于2009年突发脑出血,得知消息,我包车从昆明赶回老家,见到母亲危在旦夕,拒绝了亲人及隔壁邻居“寿年已到,不要再出门”的意见,赶紧呼叫120急救车将她送到县医院抢救。半个多月后,母亲病情平稳下来,我又将她送回老家调养,专门请了一个护士天天给她打针治疗,持续月余。之后半年时间,我伺候在母亲身边,帮助母亲康复身体,牵着母亲在村里村外到处走动。村民见了,都说我是难得的大孝子。

从得病到卧病在床,到能下地行走,实现日常生活自己料理,母亲的生命历程又延续了三年时间。耳闻目睹了母亲情况的村民,都说是一大奇迹,是我对母亲的孝心创造的奇迹,难以置信。一些村民见了我,赞不绝口:“在我们村里,像你这样的人并不多见。”连村里一个聪明的女哑巴,也对我跷起了大拇指,嘴里咿里哇啦不止。

就在最近,我的一个侄儿当着我大哥面的评价我:“老叔有文化,心好、善良,不计较,这是大家都晓得的。”

我参加工作后,父母给我写信的机会逐渐减少,尤其是我成了家,基本上没有收到过父母写给我的信了。但母亲不一样,她会请人给我的单位电话(那时还是手摇电话),每次接到母亲打给我的长途电话,在电话室值班的同事就会赶紧跑来我的办公室,叫我去接电话。在电话中,母亲除了叫我要好好工作、尊敬同事外,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我平时注意节约,不该花的钱千万不要乱花,有钱就存下一些,以备以后急用或不时之需。“你妈是过来人,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比你走的路多,听你妈说的话没错。”

说来惭愧的是,因为性格使然和喜欢结交朋友,又有“诗人”“作家”的豪放气质,我在平时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在电话中一一答应母亲的事情,放下电话便忘得一干二净。也因此,我经常成为“月光族”,捉襟见肘的窘境如影相随。

1990年,我女儿出生的第二年,放心不下的母亲曾不顾路途遥远疲劳,带着我二哥的姑娘,忍受着一路晕车的折磨,来帮我领娃娃。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因为母亲起早贪黑的付出,让我们夫妇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来,我将这段经历讲给我女儿听,她倍受感动。在我母亲病重和康复期间,随时守候在奶奶身边,擦脸洗脚,端汤送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给予关心关爱,尽到了作为一个孙女应有的孝心。

在母亲生前,我的女儿和我一样,会给她的奶奶买好吃的,买新衣服、新鞋子给她奶奶穿。都说父母是娃娃的榜样、引领和示范,对此我深有体会。同时,我还想说的一句话是,父母平时对娃娃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后代,今天你怎么对待孩子,日后孩子就怎样对待你。也因此,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并坚信:善良是有基因的,更是可以传递的,能够在一定的环境氛围和条件下相互影响制约,最终形成令我们可堪欣慰和自豪的结果。所谓家门幸甚,福泽三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头继续写我的母亲。在2009年母亲得病之前,每年,母亲都会几次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的工作及家庭情况。每次在电话中,母亲一如既往地嘱咐我要好好工作,要注意节约存钱的同时,开始关心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劝我少喝酒,早睡早起,熬不得夜,不要像我大哥一样经常死酒烂淘(随时随地醉酒之意),喝醉了乱发脾气,乱咒人,要不成。母亲说,虽然酒醉心明白,但容易糟蹋毁掉自己的形象,那些有时间喝酒,没时间关心娃娃和家庭的人,长此以往,会被人瞧不起。也划不着,还会连累子女,殃及亲朋好友。

在电话中,母亲十分牵挂我的女儿,尤其是我将女儿从县份上带到昆明读书以后,母亲的关心牵挂日盛。母亲说,我女儿正在长身体,叫我多关心她,劝我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说话做事要注意分寸,要让她吃好穿好睡好,她需要什么东西就买给她,尽量满足她的需求,只要她开心,她到学校就有精力情感专心听老师讲课。母亲还经常叮嘱我,等学校放假了,就带她回老家来玩玩,说家里什么都有,一年四季有自己栽的菜,有葱姜芫荽,有自己碾的米,想吃肉了,随时都可以去街上买,想吃鸡,就去鸡圈里抓来杀吃,想吃卷粉油粉凉米线凉虾,村里就有卖的,很方便。

从1977年到2008年,30多年间,母亲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关心牵挂着在外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我,关心我的家人和孩子。都说儿女是父母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是父母时刻呵护的心头肉,从母亲身上,我深切体会到了其中的万千滋味和丰富内涵。我再如何报答,都难以释怀母亲给予我的无私大爱。

末了,我还要写写我的初恋。在我成家之前,我经历了一段非常美好的初恋感情。这段持续了数年时间的初恋,多半靠写信表达彼此的思念和脉脉爱意之情。那时候,男女之间秉持授受不亲的古训,走路都保持一定距离,更不要想着牵手拥抱和亲吻了。“柏拉图式的爱情”或曰“精神恋法”“精神胜利法”,成为20世纪1980年代以前无数人的婚恋模式和遵循。即便生理和情感方面再渴望再压抑难耐,也要保持理性,尽量在心灵上多沟通交流。唯有如此,似乎才配拥有世人眼里“纯洁的爱情”,进而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口碑。

我和她同样如此。常常在我们两地分别后,写信成了彼此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可宝贵的精神食粮和寄托。每次回家后,虽然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有过多次,在蚕豆花开的月夜,相伴清风虫鸣静坐厮守,在茼蒿菜泛绿的菜园香径顾影徘徊,赤脚趟过溪流淙淙鸟语花香的村边小河,甚至进入人烟稀少的山林箐涧幽谷,感受两人世界不被打扰的氛围与宁静悠远的意境,柔情似水、目光恍惚之中,我们始终循规蹈矩,矜持自守,丝毫不敢有肌肤之亲和非分之想,始终保持一份神圣与美好在心头,于迫切等待中,却表现出一如既往的气定神闲,自然从容。

人,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综合体,但言行举止必须符合规矩,大方得体,自觉遵从于一个时代的公序良俗及本质要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真实经历和体验,烙印在了灵魂深处,不会湮没和磨灭。

一个朴实无华、容易满足、没有太多奢求、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社会,人们的内心干净充实,干劲足,精神好,意志坚定,成了那个时代最美最意味深长的“脸书”,男女之爱表现出来的“标配”,也是极其特殊的历史时期一种“特定爱情特定婚恋文化”的缩影与折射。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距离增添了太多的神秘感和无穷想象”,两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一切都是新的,从嫁妆到婚房,到家具用具,到一应生活物品;从思想感情到身体和梦想期盼,无一不是干净的、纯洁的、和美的,充满了仪式感、庄重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民俗色彩、风情韵味、传统文化元素、人文底蕴等,样样具备,未曾或缺,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余味无穷。

END

往期精选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ztrbwx)

审核丨吕翼

特邀编辑丨朱镛

实习编辑丨 李艳

原标题:《群山 | 陈泽:鸿雁传书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