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点赞! 我州两地被命名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11-05 16: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近日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

在经过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选拔推荐

专家组综合评定和完成公示后

决定将26个县、乡命名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其中,我州

红河县和弥勒市巡检司镇

上榜啦!

快跟随红报君一起去欣赏美景吧~

(红河县撒玛坝梯田)

红河县:哈尼族乐作舞

红河县世居哈尼、彝、傣、瑶、汉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4.02万人,其中哈尼族人口有28.3万人,占总人口80.4%,为全国最大的哈尼族聚居县。2008年11月,红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哈尼族、彝族乐作舞)文化艺术之乡”。

“乐作舞”历史源远流长,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哈尼族、彝族古老的民族民间纯生态传统舞蹈。据红河县境内的哈尼族彝族民间老艺人讲述,“乐作舞”早先产生于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洛孟彝族的部落里,彝族先民模拟生产劳动和生活情趣的一些基本动作,如踩荞麦、栽秧、摸螺蛳等,将动作组合形成“乐作舞”。“乐作舞”发源、发展、传承的历史已有1000余年。2008年,“乐作舞”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红河县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将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支撑要素,提出“文化入景”,引导农民通过参与歌舞文化娱乐表演的形式获得收益。红河县连续6年开展“开秧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原生态展演、“万人歌舞街”“长街宴”等民族节庆活动,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作舞、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在全县学校、社区、乡村推广,并在民族节庆期间进行集中展示。

弥勒市巡检司镇:阿哲歌舞

巡检司镇位于弥勒市西南部,居住着彝、汉、傣、回、苗等17个民族。巡检司镇的民间文化源于创世史诗《爱佐与爱莎》,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医药卫生、宗教哲学、伦理习俗、文化艺术等。

文化艺术中阿哲刺绣,精美绝伦;烟盒舞、乐作舞,刚柔并济,优雅舒缓;爱佐与爱莎,河边腔,时而涓涓细流,柔美甜蜜,时而海浪奔涌,高亢豪放;尤其以“爱佐爱莎”歌舞艺术吸引各地来宾,“女子祭龙”习俗全国独有;毕摩文化活态传承至今。

“爱佐与爱莎”歌舞艺术节已成为展示彝族阿哲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女子祭龙世代传承(2020年因疫情暂停活动),因习俗独一无二,越来越受国内外民俗专家、摄影家关注,阿哲刺绣精美绝伦,其中马尾绣为彝族阿哲支系独有。

巡检司镇结合弥勒市“下高甸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项目,建成3600平方米的爱佐与爱莎文化广场,成为每年举办“彝族阿哲爱佐与爱莎歌舞艺术节”的主要阵地;镇内每个村民小组都建有文化活动室,方便群众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并做好记录。同时,巡检司镇每年利用春节、祭龙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走进村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促进本土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工作。

来源:红河文旅

责编:马映竹 胡钰圆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日报(hhrb_hh)!

爆料、广告热线:0873—3055081 13808772119

原标题:《点赞! 我州两地被命名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