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脱贫路上的万全之策

2020-11-05 20: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浏览本地新闻 分享各类信息

欢迎关注“厚德万全”公众平台!

万全区地处张家口市坝上坝下咽喉地带,总人口2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3万人。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列入国家扶贫开发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县。

近年来,万全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把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2015年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吹响后,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委、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聚焦精准发力,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抓落实 构建大格局

万全区委、区政府始终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不断强化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考核体系、监督体系,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严格履行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制”。同时着力压实领导包联责任,从区委书记、区长做起,把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上。159个驻村工作队、4482名帮扶责任人围绕宣传扶贫政策、谋划发展思路、建设基层组织、解决群众困难方面积极作为,认真履职,为贫困户送政策、送温暖,打通了联系服务贫困户的“最后一公里”。

细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地、工作落细目标体系,统筹日常工作、督导检查、年终考评,把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各项政策落实及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镇和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推进有力、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2014年以来,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能力突出的乡镇干部148名、驻村干部14名、村干部5名,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担当克难的激情,树立了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培养、使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为防止骗取、冒领惠农资金,2017年10月,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行扶贫民生领域应用“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手机APP和终端一体机认证,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不漏领一分钱,严防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冒领一分钱。群众通过终端一体机认证项目实行全免费,所有通过手机认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以及城乡低保户的认证费全部由政府承担,贫困群众可以免费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人性化服务。建立大数据平台,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位贫困户制作生成专属二维码,随时通过扫码查阅贫困户档案信息,打通了贫困数据信息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重服务 民生有保障

始终坚持现行扶贫政策标准不动摇,焦点不散、靶心不变,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在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上下足功夫。

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和长效机制,全方位确保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严格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营养改善计划”“蛋奶工程”、学前教育资助、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等教育扶贫补助政策,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各学段学生资助资金7037万元,惠及学生11万余人次,实现了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特别是疫情期间,全区为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总价值14.4万元的网课学习平板电脑120台。

严格落实“三重保障”“一站式”“一票制”即时结算、贫困人口全员参保、财政全额资助和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51个,扎实开展履约服务,全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应签尽签。全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证38854人次,实现了应办尽办。建成集体产权村卫生室116个、个人产权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155个、无村医行政村代诊点29个、巡诊点21个,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2019年,安排资金786万元,统筹实施了医联体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建设、医疗卫生帮扶项目和万全区健康扶贫项目,实现全区13个基层卫生院与区医院、中医院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全面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

全面保障住房安全,确保群众住有所居。对11个乡镇、171个村农村房屋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特困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住房进行集中摸排,建立危房改造台账。2019年以来,累计改造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478户,现已全部完工。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了高庙堡乡大张窑村集中安置点和同城新居集中安置点2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人口279人,其中集中安置232人(贫困人口137人),分散安置47人(贫困人口21人)。

解民忧 贴心又暖心

多措并举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区财政安排疫情防控专项经费1236万元,为城区及乡镇所有家庭发放了体温计、口罩等防疫物品。针对疫情期间贫困人口务工难问题,各村积极开发防疫消杀、排查巡查、卡点值守等临时性疫情防控岗,上岗贫困人口2225人,累计发放工资154.9万元。积极组织返岗复工。按照“一车一方案”原则,在全市率先有计划、分批次对返岗复工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点对点”直达运输,优先保证农村劳动力返岗,共向北京、天津输送农民工六批次112名;从河南洛阳、山东德州接回两批返岗人员86人。此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河北频道、经济日报客户端等主流媒体报道宣传。洗马林镇扶贫车间将原来的手套生产线改造为口罩生产线,迅速变身为口罩生产车间,有效带动了32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

为有效解决全区孤寡(留守)老人在疫情期间及日常生活中紧急求助、灾害告警等问题,强化社会对孤寡(留守)老人的关怀,万全区通过物联网技术,采取“物联网产品+平台服务”的方式,对全区2000多名孤寡(留守)老人及特困供养对象免费安装呼叫系统。目前,已为1326名建档立卡户提供了精准、便捷的居家智慧养老服务。

壮产业 增收有门路

全力抓好产业就业扶贫,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立足本地特色和资源禀赋,统筹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安排脱贫产业项目,发展壮大了特用玉米种植、设施错季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旱作农业和生态林果五大特色产业,大力扶持现代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坚持把全域旅游业作为扶贫第一产业,依托冰雪、民俗、历史军事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有旅游资源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继续加大对万全卫城保护与开发力度,构建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拉动周边31个村发展全域旅游,带动70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积极引导本地电商企业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到2020年底,可至少培育发展3家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涉农电商企业,带动1200余户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

打造现代农业园区。高庙堡乡黑石堰蔬菜产业园依托绿奥蔬菜合作社,采用了“3+2”订单模式,立足本地种植传统,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1470万元,分两期建设高标准蔬菜种植产业园。园区总占地174余亩,建有春秋棚122个,配套建设冷库、育苗棚及水塔等设施,产业园带动5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生产经营,人均增收1700余元。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禾久集团为龙头,16家加工企业带动形成的鲜食玉米产业,全区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发展起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带动3509户贫困家庭稳定增收;以亚雄集团为龙头带动形成的错季蔬菜产业,全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亩,发展起蔬菜类市级农业园区1个,带动1496户贫困家庭稳定增收;以顺德集团为龙头,带动形成的生猪养殖产业,全区生猪年出栏量达到20万头,发展起畜禽养殖类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带动5103户贫困家庭稳定增收。

积极拓展电商扶贫。紧抓万全区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契机,建设了互联网信息大厦,引进北京农信通、中国网库等互联网企业,建设14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019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64亿元,占全市销售总额44.3%,2020年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2亿元。

强攻坚 全力夯基础

不断加大集中攻坚力度,研究制定《2018—2020年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思路、攻坚重点和目标任务,指导推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2013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72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8亿元),全部投入到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等项目。2020年,全区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4046万元(其中,区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000万元),较去年(9824.91万元)增长42.96%,实施项目142个,截至10月20日,已完工128个,完工率达90%以上。

列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道路硬化、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剩余75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和管控,2021年6月底前完成东湾、张贵屯等10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坚持把“空心村”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加快推进洗马林镇、北新屯乡2个集中安置点建设,确保今年10月底前按时保质完成目标任务。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抓好农村散煤治理和冬季清洁取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创新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进ECO环保方便器推广使用,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1万台,今年投资2085万元,建设15座干式生态公共厕所、30座独立自循环环保生态公共厕所、500台免水冲微生物降解马桶,已逐步在全区安装使用。

扶精神 激发内动力

着眼志智双扶,培树内生动力。以转变农民观念、增强脱贫信心为切入点,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强化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育,引领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开展孝善家庭、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作用,积极推广太平湾村乡风文明“积分制”、温北沟村家庭环境卫生“积分制”,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破除贫困群众“坐、等、靠、要”思想。持续培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强化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成员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议事规则和程序等机制,着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统筹帮扶力量,激发脱贫活力。万全区携手中国铁建集团有限公司,从2019年1月,启动了孝心养老扶贫扶志工作,将农村年满65周岁以上农村户籍老人,全部纳入孝心养老扶贫扶志工作范围。孝心养老公益金由孝心款和补助金两部分组成。“孝心款”由子女按季度或年度交纳,每户老人每月最低100元、最高300元的标准(具体数额由老人及其子女商定),每户老人以两个子女为基准,每增加一个子女,孝心款上浮100元。“补助金”由中铁建捐助30万元,区级财政出资100万元,社会捐助三部分组成,统一由村孝心养老理事会根据子女交纳“孝心款”10%的比例给予补助。今年上半年,全区7067户老人领取孝心养老公益金1534.5万元,约占65岁以上总户数的3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09户,占全区65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9%)。

通过几年的苦干实干,截至2019年底,全区7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减贫6.19万人,剩余贫困人口88户、218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初期的33.97%降至0.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6435元增至2019年的11677元,全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991元增至2019年的7268元。2019年5月5日,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一组数字,是对万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注脚和诠释,是扶贫开发工作者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努力拼搏的有力印证。万全区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渐行渐近。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传政务声音,贴万全民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感谢你看到最后

原标题:《脱贫路上的万全之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