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语新说!徽州文化,这样与现代化治理相结合!

2020-11-05 16: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景式”展现我省创新推动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经验成效,特别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安徽实践,10月26日起,省委政法委会同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驻皖和省直主要新闻媒体,围绕“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安徽之路”这一主题,先后走进亳州、淮北、滁州、黄山、池州、六安、合肥等地,扎实开展2020年度“政法综治江淮行”集中宣传采访活动。

“长安皖韵”将持续推出相关报道。

安徽滁州:新治理格局 新社会气象

安徽省滁州市南邻长江,北枕淮河,山明水秀。《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人知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讲述了欧阳修任职滁州太守期间与民同乐的理念。

左一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史文军答记者问

吴灿东/摄

滁州市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史文军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滁州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牵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滁州市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市。”

治理格局发生转变 一站多元精细化

滁州法院与市委政法委等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及20项配套制度;推动市“两办”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年度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切实发挥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另外,法院在矛盾化解方面集成多元手段,确保实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两级法院同步设立诉调对接中心,与保险、公证等81家机构建立常态对接,将多个行业调解组织纳入统一名册规范管理,目前在册调解员859人,调解案件34555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11月在全省率先成立诉前和解中心,汇聚多方社会调解力量,让纠纷化解更加多元。

搭建商会调解平台 高效化解纠纷

滁州市工商联2018年6月12日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总结,现今已经形成了“滁州经验”,广受肯定。

2018年7月,南谯法院试点引路,本着多渠道立案,多元化解决的原则,挂牌成立了商会调解工作室。截至目前,线上化解纠纷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接下来将持续拓展线上调解的可能性。

左三南谯区政法委书记王沁向记者介绍工作情况

吴灿东/摄

谈起化解商会纠纷的经历时,作为金牌调解员的蒋晓云主任说道:“今年3月份至今,我个人受理了520多起纠纷事件,已经化解了439起。”这时她脸上洋溢着笑容,充满了职业自豪感。10月28日上午蒋晓云刚刚调解了一起关于承揽合同的矛盾纠纷,涉及资金8万多元,除去前期了解状况所花的时间,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实际上只用了半个多小时。

截至目前,南谯法院商会调解工作室已经接待咨询8000余人次,化解涉企纠纷991件,成功率高达95%。这样骄人的成果离不开每一位调解员的耐心讲解。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 智慧平台试点推进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滁州市在社区治理方面先后印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滁州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明确了重点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截至目前,滁州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已全覆盖。

2019年, 琅琊区龙池社区为省级智慧社区试点单位,通过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社区信息化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5月,琅琊区龙池社区代表市委、市政府迎接省委综合考核时,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得到省委综合考核组和市委组织部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

据社区工作人员说,龙池社区赋能选举出了18位楼栋长,进行居民自治,结合社区“网格化”工作,将邻里纠纷调解落实到每个网格,发动楼栋长、党员、医务工作者等参与进来,掌握基层信访动态。

此外,龙池社区为更好地保证群众幸福安康,搭建了智慧平台,定期一家一户走访,搜集问题,再将信息上传到平台上,方便管理。

(民主与法制网:王琪钧 吴灿东 唐静)

安徽池州:多种治理方式结合 打造立体服务平台

在实践中,池州市创建出了“温暖”系列品牌,不断推进其发展与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该系列品牌在池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池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刘礼生说道:“池州市坚持创建化解矛盾纠纷的‘温暖’系列品牌,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池州版。我市工作目标是丰富和规范全市法院‘温暖家事’,检察机关‘温暖控申’,公安机关‘温暖联调’和司法行政机关‘温暖调解’,创造性地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成立党建队伍 冲在救助前线

经过一番跋涉,我们终于来到曾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安徽省公安机关基层正规化建设优秀单位”“安徽省十佳所队”等荣誉称号的九华镇派出所。

“九华镇派出所的工作原则是管得住自己、护得了平安、帮得了群众。”已经在这里任职27年的满明林所长如是说。首先九华镇派出所结合景区实际,创建了“党员救助先锋队”。党建品牌秉持“第一时间出发、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救助”的宗旨,以快速、及时、专业的救助行动,大大提高了九华山景区的救援救助水平,提升了游客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九华镇派出所所长满明林

正在向采访团成员介绍工作情况

吴灿东/摄

九华镇派出所救援三名澳门同胞

九华镇派出所/供图

救助先锋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开展大小救助行动三百余次,受到了游客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因地制宜 建立涉旅纠纷快处机制

九华山风景区是国家首批5A旅游景区、首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每年有近1000万人次游客来此朝山拜佛、旅游观光。因此,九华镇派出所会接到一些涉及游客的纠纷事件。相对于常住人口而言,游客在九华山逗留时间短,对矛盾纠纷调解处理效率要求高,所以针对涉旅纠纷,派出所制定了特殊的矛盾快处机制,争取做到不浪费游客时间、不耽误游客行程,简化调解流程,注重取证,公正公开,将矛盾就地化解,以最快的时间解决涉旅纠纷,让游客体验5A景区里5A级的治安服务。

涉旅纠纷快处机制精简了流程,尽量为游客节省时间,以免耽误行程。

多方协同 建立“警—僧—俗”调解联盟

针对涉及僧尼之间、僧俗之间的矛盾,九华镇派出所联合佛教协会、宗教局、乡镇政府部门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建立“警—僧—俗”调解联盟,说法律、法规、政策与谈佛教文化并举,做僧尼“知心人”,说“知心话”,争取共鸣,降低调处难度。

九华镇派出所始终坚持“管得了自己,护得了平安,帮得了别人”的原则,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该所党支部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定期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且推进从严治警,严格管理,坚决做到了“管得了自己”;为了更好地管理辖区,九华镇派出所组建了莲花义警队伍、用3个月时间达到了“一户一档”工作成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争取护平安、帮群众。

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层公安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树立了新标杆、打造了新样板。下一步,九华镇派出所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砥砺前行,守护一方平安、保护一方群众、服务一方发展。(民主与法制网:王琪钧 吴灿东 唐静)

安徽黄山:“作退一步想” 古徽州文化与现代化治理相结合

今年以来,黄山市委市政府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抢开局、破难题、促落实,争当全国试点工作“模范生”,争当全省试点工作城市“领跑者”。

创新治理新模式 织密一体化网络

自今年8月起,宏村镇对原卫健大楼进行改造提升,建成总高三层、面积约800平方米的综治指挥中心。

综治指挥中心一楼建为综合性为民服务大厅,设置12个对外窗口,将原来分散在政府大楼的办公室整合起来,为群众提供统一的办事接待窗口。

据了解,如今宏村镇综治指挥中心调解的纠纷类型主要是婚姻家庭矛盾、宅基地矛盾、侵权矛盾、经济纠纷、涉旅纠纷等。今年截止到目前已经受理了纠纷900多件,成功率高达98%。

“作退一步想” 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结合

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重德”“重孝”观念根深蒂固,“礼让”“诚信”之风于世盛行。而这其中,被世人誉为“最聪明处世之道”的“作退一步想”便是其中精髓之一。

“作退一步想”思想来源于古徽州人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并影响着古黟的后人们。

“作退一步想”如今正在发展成古徽州居民调解矛盾纠纷的方法之一。“作退一步想”调解法分为六步,指的是“听、理、劝、借、退、和”六字,并各有含义。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仔细倾听双方当事人陈述,让人把话说完。理,以对立统一规律帮助双方梳理事实、 辩证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劝,以“作退一步想”故事进行劝导,引导当事双方寻求矛盾化解的有效途径。借,借力“作退一步想”的思想内涵,去陈推新,启发当事人开拓矛盾化解的思维方式。退,客观分析矛盾的因果关系,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思己虑人,趋利避害,各退一步。和,解决纷争,安抚情绪,搁置争议,达成和解,司法确认,团结一致向前看。

传承“作退一步想”精神 发扬古徽州文化

胡文照故居位于西递村内,今年被县委县政府重新修缮,如今被改建成了黟县“作退一步想”工作室。

“作退一步想”工作室一角

吴灿东/摄

如今,“作退一步想”工作室已经成为黟县传承古徽州人谦和礼让文化底蕴的平台,成为“借古人之哲思、解今人之困惑”的重要举措。不仅如此,在西递景区内,导游员会通过讲解“作退一步想”的故事,让游客充分领会到古徽州的文化魅力,以此让“作退一步想”精神走出去。(民主与法制网:王琪钧 吴灿东 唐静)

“邻长制”织密基层平安网

“当时我们两家差点就打起来了,多亏老冯及时出面,帮我们解决了问题。”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侯桥村村民李某说起不久前的经历,对邻长冯桂荣深表感激。这是一起因彩礼退还引起的矛盾纠纷,邻长冯桂荣了解情况后立即介入,及时化解,防止了矛盾激化升级。最终,矛盾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邻长制”是亳州市今年推出的创新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架起党群桥梁纽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具体而言,在城市,一个社区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为“一片”,在片内以100户左右居民为标准,划分为“居民小组”,在组内以居住临近的10户左右居民划分为“一邻”。在农村,一个行政村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为“一片”,原则上以原有村民小组划分为“一组”,以居住临近的10至20户村民划分为“一邻”。片长、组长、邻长“三长”,从日常生活在本片(组、邻)内综合素质较好、无违法犯罪记录、热心社区(村)事务、乐于服务群众的人员中选拔产生。

“邻长制”在实践中,依托村级法律顾问,为“邻长制”中的“三长”普及法律知识,传授调解技巧,培养法律明白人,通过“三长”向群众普法。据了解,推行“邻长制”以来,涡阳县383个村级法律顾问到村宣传“邻长制”、培养法律明白人等措施已经实现全覆盖,建立起“三长”与法律顾问联系制度,同时普遍发放法律顾问连心卡,随时可以为“三长”处理矛盾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涡阳县抓细抓实‘邻长制’的施行,推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社区街巷治理,推进乡村治理精细化,努力实现小事不出‘邻、组、片’,大事不出村。”涡阳县司法局局长陈涛介绍,“邻长制”实行以来,全县在邻里化解的矛盾纠纷1300余件,占比达90%,收效良好。(安徽日报:李晓群)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安徽日报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古语新说!徽州文化,这样与现代化治理相结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