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埔“五治同创”:昔日涉黑村社“脱胎换骨”大变样

粤港澳智谷趋势
2020-11-09 21: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走进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刘村旧改展示中心的刘村村史馆,村居起源、宗祠文化、法治学堂、农耕物品展览、未来展望等主题板块次第而来。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都是从本地村民手中收集而来,讲述着刘村村民的奋斗创业历程。

这个展现刘村历史文化、留住刘村记忆的村史馆,是刘村社区党委实施的惠民工程之一,也成为黄埔区开展“五治同创”阳光村居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黄埔区以党建引领,建立健全“打”“建”结合的长效机制,以刘村社区、大坦村、贤江社区等为典型试点,开展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同创,阳光村居”的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及时了解民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

近日,黄埔区多个试点村居发现,随着村居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当地社会治安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一派和谐繁荣的黄埔阳光村居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黄埔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张帆表示,黄埔区以党建引领,建立健全打建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村居发展变黑为红、变恶为善、变软为硬、变散为聚、变乱为治、变单为多、变旧为宝、变穷为富、变丑为美,“十变”脱胎换骨。“五治同创,阳光村居”的村居治理经验也在全区各村(社区)进行广泛推广。

基层党组织焕发生机

村社事务公开、公正、透明

初到刘村社区,市派驻刘村第一书记张挺在参加一次刘村党委下属党支部会议时,遇到了尴尬的一幕。“本该有的民主讨论,却一片死气沉沉,没有一个人发言。”张挺回忆道,“受先前的地方势力影响,村民都‘敢想不敢言’。”

原来,刘永添涉黑团伙案发后,刘村社区干部队伍发生较大变化,无法履行社区日常事务和集体经济的正常管理。村委与经济社、经济社与当地居民之间出现管理断层,整个社区的稳定受到较大影响。

张挺决定逐个点名,让与会人员发言。这时,一位老党员说:“请先把刘村的一处污水坑解决了,再说其他的事情吧。”于是,张挺与当时黄埔区派驻刘村第一书记张永毅当即组织讨论布置了解决方案。刘村党组织先用水泥板将这处水坑封闭,并进行了疏通导流,扰民的污水坑问题得以解决。这件事过后,居民看到了社区党组织尊重民意、决心治理的热忱,会上畅所欲言之人开始多了起来。

破解了群众的信任难题,刘村党委班子逐渐规范了“三会一课”制度。2019年,刘村社区建立党员首议制,凡是党内重要工作、社区(经济社)重大事务、涉及党员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先提交党员大会讨论,由党员会议进行充分商讨,再由居民(成员)代表会议表决。

“村务终于公开了,每年人均分红也多了1万余元,这都是看得到的好处。”67岁的刘村村民刘善奎谈起刘村的改变,有点兴奋。他说,现在村里所有的工程和仓房出租都采取公开竞标方式,且村干部不得参与竞标,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有党委“撑腰”,村社事务更加公开、公正、透明,居民也更愿意发声。据统计,2018年,刘村社区居民拨打12345热线仅有121宗,2019年有417宗,今年截止至10月12日,已有609宗,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热情空前高涨。

社区党委带头拆掉办公楼

旧改进度加快,村民收入有了盼头

刘村社区辖内共有9条自然村,其中刘村-格岗片改造项目,早在2014年就已经取得规划方案批复,但受涉黑案件影响,项目搁置多年,社区居民一度失去改造信心。

  改变被动局面,推动社区治理上正轨,成为社区新班子的首要任务。2017年12月,在街道党工委积极推进和社区“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刘村社区三旧改造开始重新启动。6名党委班子成员分别挂点旧改项目,每周主持召开三旧改造协调例会,明确主攻方向;同时反馈村民意见,研究解决村民诉求和具体问题的方案,不让拆迁户的利益受损。

为了动员村民拆迁,2018年6月,刘村社区党委会商议后决定:先拆办公楼,同时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签约。张挺说,原刘村社区党委居委办公楼是一栋六层建筑,在三旧改造范围的边缘地区。“村民怕工程烂尾?那就先让我们打头阵!即使烂尾,先‘烂’我们的办公楼。”

拆掉了村委办公楼,刘村社区党委和居委在不远处的空地上搭建了几间简陋的板房,作为临时办公场所。“三旧改造不完成,我们决不从这板房里搬走!”刘村社区党委书记钟灼文表示,先行拆除原来舒适的办公楼,就是要向村民表达背水一战,坚决完成三旧改造的决心。

此举一出,村民心悦诚服。起初刘村社区三旧改造的签约率维持在30%左右,截止目前,刘村社区进入全面拆除阶段,其中岗贝项目拆除率高达99%,华甫项目拆除率93.5%、刘村-格岗项目拆除率90.3%。今年8月1日,元岗村旧村拆除工作全部完成,成为黄埔区决胜三年攻坚行动66个旧改项目中首个清零的项目。8月28日,洋城村旧村改造项目复建安置区正式动工。 刘村社区辖内9条自然村全部纳入三旧改,并由社区党委统领推进。

随着社区旧改全面开花,未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在刘村社区临时样板房里,钟灼文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刘村社区辖内经济社现有资产155个,每年租金约1145万元;经联社资产7个,每年租金约330万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由2017年10536万元增至2019年16006万元,增幅达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35372元增至2019年156500元,增幅高达342%。

除了村集体经济高速增长,刘村社区还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扫黑除恶行动以来,刘村社区迅速清查“2.25”涉案人员曾签订的合同协议,通过法律手段收回低价出售的地块。其中,荷村经济社收回的64亩集体用地已规划为穗港科技合作园,园区引入国有企业等进驻,地块收益将从年租金收入7万元提升至千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旧改全面推进,未来社区居住环境、公共配套也将迎来质的升级。根据刘村社区更新片区统筹规划,在改造范围内和外围城市用地将调整或新增学校、老年人福利院、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站等设施。通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精神文明促乡风文明

昔日“赌博村”摘帽,村民认同感高了

相距刘村约13公里的黄埔区新龙镇大坦村,是一个民俗文化深厚、自然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被评为广州市美丽乡村。这里的貔貅舞传承了200多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黑除恶之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黄埔区委派驻大坦村党总支部第一书曾兴荣告诉记者,大坦村曾是一条响当当的穷村,共9个合作社,2018年人均收入仅18120元。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年收入不足2万元。

几年前,原村干部吴文彬逐步组建了以宗族势力为基础的涉黑恶团伙,长期盘踞在大坦村,严重侵害村集体及村民的利益;还在当地开设赌场带坏社会风气,很多村民参与赌博,甚至还有中小学生。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比较差,群众意见很大。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涉黑恶团伙在2019年2月被彻底铲除。涉黑恶团伙落幕之际,正是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扫后重建”工作进入攻坚之时。

一年多以来,大坦村村委党总支部以党建引领为主抓手,坚持边扫边治边建,夯实党总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小组全覆盖建立在9个经济社上,选优配强村“三委”、党支部、经济社社委成员15名,规范民主议事等各项工作运转,大力提升村社班子战斗力。同时制定17项主题教育措施,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党委“头雁”带领下,大坦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得到顺利开展。220多个环境污点得到改善,1600平方米道路实现硬底化。

以精神文明促乡风文明,大坦村发挥“德治”的基础作用,培育良好村风民风、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警示教育现场会、“送法到家”等活动相继举办,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纷纷建成,村社干部先后分9个批次入户宣传,从思想上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自整顿以来,大坦村有村民参与的刑事案件和在册吸毒人员数量均下降至0,摘掉前几年“远近闻名”赌博村的帽子,村内再无赌博现象。

为丰富村民日常娱乐生活,大坦村党总支部还以传承大坦村貔貅舞、培育广场舞为主要切入点,由党员担任两支队伍的队长,并争取镇的资金支持,为两支队伍日常训练、服装购买、场所修缮等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大坦村貔貅舞队、广场舞队在各类比赛、展演中屡屡获奖。大坦村舞蹈队于2019年10月、11月荣获黄埔区、广州市广场舞大赛金奖。

屡获佳绩的两支队伍,正在发挥引人向善的带动作用。大坦村及邻近村落的不少村民,积极参加到舞队中。“现在村里很多人都愿意去跳貔貅舞、广场舞,到了晚上很热闹。”大坦村民吴叔说,“整顿后,村里的环境卫生好了很多,大家有安定感,外出工作也放心多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