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天水市农业农村局:产业花开幸福来

2020-11-12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按照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安排,紧盯突出问题、统筹谋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各市直部门认真落实、着力推进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地生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和各项工作落实,为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充分展现天水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天水日报全媒体平台特开设“‘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市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栏目,将从脱贫攻坚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产业开发等十二个方面进行深入报道,展示天水市脱贫攻坚专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得力举措和工作成就,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敬请关注!

产业花开幸福来

天水市农业农村局落实脱贫攻坚产业开发工作纪实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但由于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等诸多因素,天水市大部分贫困地区没有主导产业,群众收入不稳定,这成了全市脱贫攻坚进程中的难点和痛点。

为此,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产业扶贫政策,因村因户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有序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力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不断深化东西部产业扶贫协作,全面完成了产业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全市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依靠产业和“劳务+产业”实现脱贫人数占全市已脱贫人口的60%以上,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广大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蔬菜大棚带来“三份收益”

“从大棚建起来我就在这里务工,干的是收菜、锄草、育苗之类的活,活不累,工资还不低。”11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秦州区杨家寺镇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时,今年65岁的郭百林正在采摘辣椒。

郭百林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在家种地,虽然粮食够吃,但手头一直比较紧。如今在大棚里干活,一个月的工资加奖金能挣2000多元,不仅可以补贴家用,还能攒一些钱。随着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成使用,附近几个村里的贫困户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而且还能领到土地流转费用和产业分红。

据了解,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共有127家合作社,其中仅种植蔬菜的合作社就有27家,秦州区金土地种植农民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合作社在杨家寺镇中川村、石马村、士子村共流转土地1020亩,示范种植高原夏菜及设施高效蔬菜,带动周边1200多户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金土地合作社负责人何甲奇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入社社员328人,其中有建档立卡户124人,残疾人5人。合作社平均每天有40多人务工,年支付人工工资70多万元,为贫困户分红15万,土地流转费30万元。

“智慧农业”助力脱贫攻坚

走进秦州区晨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草莓的连栋智能温室大棚内,一排排草莓苗在黑色地膜间整齐排列,长势喜人,记者发现,在大棚里不仅有水肥一体化设备,更有360度摄像头、液晶显示屏等高科技设备。

“这是我们引进的‘智慧农业’,应用探测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通过物联网可以控制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实现一个技术员管理一个园区。”采访中,秦州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李惠东介绍,该技术不仅能够自动施水施肥,还可以随时掌握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以及农作物自身的水分和病虫害等情况,而且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自动化作业。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技术人员,为此,全市部署开展了‘千名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农业生产助推脱贫摘帽’行动,整合涉农科技资源,组建产业扶贫技术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推广,着力构建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产业发展、高素质农民‘三大培训项目’,近五年累计培训农民87.43万人次,创建乡村产业振兴示范点42个、试验示范基地155个,带动了贫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采访中,天水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郭万田说。

产销对接让农产品“走出去”

麦积区花牛镇地域优势明显,光照好、温差大,所产苹果色泽红艳、口感佳;秦安县王窑镇,土层深厚光照足,所产花椒颗粒饱满、香麻可口;清水县山门镇,属于气候湿润的林缘区,所产木耳肉质肥厚、营养丰富,但“产得出”还得“卖得掉”。

为了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实现增收致富,天水市持续加强产业对接交流,深化产业扶贫协作,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天水市连年举办花牛苹果大奖赛、擂台赛暨拍卖认购、网红直播带货销售、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花牛苹果开采日等系列活动,持续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食堂建立产销对接关系,有效拓展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保障了全市特色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果蔬保鲜库259座,新购置箱式冷藏车32辆,新增储藏能力18.02万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着力在特色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产销对接、农民科技培训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推进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郭万田说。

新天水记者何慧娟

▌来源:新天水客户端

原标题:《【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天水市农业农村局:产业花开幸福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