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脸识别60年︱安巴·卡克:行动者们正在打开“黑箱”

澎湃新闻记者 李麑
2020-11-20 15:4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制图:冯婧

围绕人脸识别技术有诸多讨论:它的识别准确性如何?数据会“歧视”哪些群体?作为敏感信息,“人脸”是如何存储的?使用后,数据会被销毁吗?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它不再是加州一间小办公室里技术探索者的古怪实验,人们试图去理解,“黑箱”里有什么。

“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算法如何利用我的数据来定义我,它将如何影响政府和商家,他们会以此做出哪些关于我的决定”,长期关注数据法的研究者安巴·卡克(Amba Kak)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这样表示。

卡克是纽约大学AI Now研究中心的全球战略及项目总监,今年9月,他们发布了一份报告,梳理全球范围内人脸识别技术引发的争议,并评估了现有数据保护法及相关条例的效力,报告提出,仍有诸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回应,即便是被称为“史上最严格数据保护法”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澎湃新闻:谈谈这份报告的缘起吧。

安巴·卡克:差不多一年前,我们启动了这个项目。当时我们能感受到,世界范围内,围绕生物识别——特别是人脸识别,各种讨论达到了高峰。热度既来自这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暗含人们对它的担忧。人们期待,能有更针对性的法律规范这项技术。

实际上,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30个国家拥有数据保护法,它们都涵盖了生物特征数据,一些地区有更针对性的法律,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BIPA)、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但深入研究,这些法律条文仍有局限,比如,它们仍然无法有效解决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数据歧视等问题。

这份报告收录了8个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案例,我们希望梳理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应用中的诸多困境。

澎湃新闻:人们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似乎存在一些地区差异,比如,美国的研究和行动者聚焦在种族歧视问题,人脸识别技术对于少数族裔的误识率很高,当它应用于警察执法会造成偏误。而中国更关注数据隐私和安全性等问题。

安巴·卡克:确实有差异,但我认为,其中存在共性。

先谈“歧视”,很有趣的一点,谈及这个词,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种族,特别是美国,如你所说,目前很多研究都集中在这一领域,它确实引发了一些误捕事件,所以才有了之后许多城市的禁令,警察执法不得使用这项技术。

但“歧视”还会涉及更多群体,比如女性、老年人。举个例子,我来自印度,2009年印度政府启动了Aadhaar项目,计划为11亿人口建立一个生物特征数据库,每个公民的指纹、虹膜,甚至人脸信息都将纳入其中,作为公民身份的唯一标识符(编者注:identifier,指用来标识某个实体的一个符号,来源于计算机编程语言),与教育、医疗、保险、金融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绑定。

Aadhaar的初衷之一是为了减少社会福利的冒领、漏洞,减少中间环节,避免因官员腐败,救济无法到达需要的人手中。但很快人们发现了各种问题。许多底层劳动者由于长期劳作,指纹严重磨损,难以被识别,无法获得救济。

Aadhaar打造了一套唯一身份系统,但这些群体却被排斥在外。除此之外,Aadhaar计划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数据安全,我们的报告中也有一章专门讲Aadhaar计划。

或许相较于“歧视”,更准确的词是“排斥”(exclusion),如果你生活在一个人口结构并不那么多元的社会,种族歧视似乎离你较远,不如想想排斥,你是否被某种系统排斥在外了。

Aadhaar计划建立了一套生物特征数据库。图片来源:Getty

澎湃新闻:比如数字鸿沟也会造成排斥?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健康码”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对于一些不习惯使用智能设备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也遇到了障碍。

安巴·卡克:没错。几乎每个地区都有数字鸿沟,可能是某些地区的网络覆盖率有限,也可能是某个人群不习惯使用智能设备。

Aadhaar使用唯一识别码(UIDAI)与社会福利绑定,可以追问两个问题,涉及到社会福利领取这种社会基础服务时,是否可以保留其他“低技”的、非数字化的方式?技术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对于某些群体而言,它恰恰起到了相反作用。另一个问题是,当个人对识别结果存疑时,是否有申辩机制?

澎湃新闻: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引发了各种讨论,技术供应商往往宣称很高的准确性,但一些独立测评显示,对于某些群体误识率更高,可以对准确性提出“行业标准”吗?报告中提到了一点,立法者开始意识到需要对技术供应商进行审查,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会设置基准,他们有自己的数据集,可以进行独立测试。

安巴·卡克:是的,比如NIST的“2019人脸识别供应商测试”(Face Recognition Vendor Test,FRVT),它会评估同一个算法对于不同人群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标准可能只适用于美国独特的社会人口结构,比如种族、年龄、性别等等。如果在亚洲、拉美地区,数据集和标准可能完全不同。

设置准入标准是正确的方向,允许专业机构对准确性进行评估。但目前,包括NIST等标准设置机构在内,他们提出的标准具有多大效力,学界也有不同意见。有研究者发现,一些已经通过了标准测试的算法,在实操环节仍然低于预期。

2018年底,伦敦警方曾使用安装有摄像头的面包车来监视街道安全,这在当时引发民众抗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澎湃新闻:2019年旧金山提出人脸识别禁令后,多个城市纷纷通过了类似的禁用措施,主要禁用范围是警察执法。最近波特兰也提出,禁止私人公司在公共场所使用这项技术。有人担心,一刀切式的禁止是一种“技术恐惧论”。

安巴·卡克:这个问题非常有趣。

首先,媒体报道中使用了一个非常干脆的词,“禁令”(Ban),但许多城市出台的是类似“暂停令”(Moratorium),暂时叫停这项技术的应用,直到有更深入的研究,或更健全的法律,可以切实保障个人权利。

这一轮人脸识别禁用浪潮可能会造成一种印象——这是一个糟糕的技术,但我认为,恐惧论会让人们远离它,而非了解它。

这一轮禁令浪潮背后有很多讨论会,有的由城市的市政部门组织,有的由公民团体组织。很多人试图去理解“黑箱”里运行的技术——算法如何利用我的数据来定义我,并做出关于我的决定。

举个例子,我们正在研究新冠疫情期间,全球的各种防疫软件。中国有健康码,用不同颜色区分你的安全级别,据我了解,持有绿码者可以通行无阻,而红码就无法进入某些地方。人们会关心颜色为何发生变化,如果它对我的判断有误,我能否挑战它,为自己申辩?

类似的讨论在全球各处都能看到,越来越多,透明度和申辩机制都很重要。所以我并不赞同技术恐惧论,相反应该鼓励人们“打开”黑箱。

澎湃新闻:目前,世界范围内,很多数据保护法都强调了“同意”的重要性,但这份报告似乎持有不同观点,为什么?

安巴·卡克:是的,同意并不重要,或者说,它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重要。

个人需要有知情权,了解数据具体的使用场景、使用目的,如何获取、存储、处理、销毁。但“同意”并不等于你真的有选择权。

现有的“同意”机制存在问题,比如,当你想要安装一个App,手机会弹出的说明框,你可以选择同意,但如果不同意就意味着你无法使用这个App。不要对“同意”有什么浪漫化的想象,它不能保护我们的权益,相反,它可能会被恶意曲解为一种“授权”。

无论从技术还是法律的专业背景上,个人与科技公司都是不对等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该是个人的责任,而应是政府的职责。所以相较于一个模糊而形式化的“同意”,政府需要更明确的法规,规定数据的获取及使用。

人脸可以作为一种连接个体信息的标识符,与消费习惯、行踪轨迹等互通。图片来源:Flickr

澎湃新闻:最近,中国公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并向社会征询意见。有法律学者提及,需要限定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目的,它应该被应用于身份验证,而非其他商业性目的,比如用户画像和精准营销。《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法规中也提出了一些原则,比如“必要性原则”、“使用目的限定原则”,实际操作中,这些原则的效力如何?

安巴·卡克:可以拆分成两个问题。

首先要警惕一种简化的对比,认为“识别”(Identification)是高风险的,而身份“验证”(Verification)是100%安全的,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因素,Aadhaar就是一种身份验证,但很多人无法识别指纹。

使用目的限定原则(Purpose-limitation Principle)非常重要。比如,我可以将我的个人数据放心交给住房委员会,因为我清楚他们会如何使用我的数据。但如果数据泄露,或是被卖给了保险公司,他们可能会对我做出判断,比如拒绝为我贷款。

这个设想很好,但在执行层面上看存在困难。如Google这样的科技巨头,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彼此之间会不会进行数据互通?比如,我的健康数据会不会分享给保险公司,或者广告精准营销?所以实际操作层面,立法者、公民团体或许需要做更多实践。

澎湃新闻:报告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案例,国际红十字会在分配人道主义救援时使用了生物识别技术,但他们决定放弃建立一个中心化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中心化的数据库存在哪些风险?

安巴·卡克:新冠疫情期间,你能看到中心化的数据库,针对防疫它很有效。但它又存在风险性。一是数据安全,当所有敏感信息都存储在一个中心化的服务器上,如果遭到攻击,很容易危及整个数据库。

第二层风险,我们称之为“蜂蜜罐”(honeypot),它与前面提到的“使用目的限定原则”存在冲突——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这件事情诱惑太大了。

这也是红十字会案例中,人们的担忧:他们有必要使用生物识别技术,以提升发放救援物资的效率。但试想,如果你拥有一个关于难民的中心化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会有太多力量想要访问这些数据。所以红十字会通过技术手段,尽量减少生物识别技术的实际保留。

澎湃新闻:报告的最后一章提到了一个案例,纽约的一处公立学校,家长们反对校方以安保为名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针对这项技术的应用伦理,社区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安巴·卡克:我们想通过这个案例告诉大家,行动是可能的。

这个案例中,家长们讨论的都是最具体的问题,而不再是一些看起来时髦却有些抽象的词汇,比如隐私和监控。孩子的日常生活会面临哪些改变,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使用这笔资金。

实际上,在全球关于人脸识别的讨论中,我们能看到这种转向,从抽象的概念走向具体的问题。

再谈谈印度。进行国际比较时,我们发现,很难在当地语言中找到一个词汇来表达“隐私”,这个词当然是存在的,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用到它。当你去问一个普通印度人,“人脸识别摄像头会侵犯你的隐私吗”,或许他无法明白你在说什么。

这份报告发布后,很多人会问我,“你对我们国家的生物识别技术法律有什么建议吗?”这个问题太大了,不如看看周围,如就业、居住、子女教育,人脸识别技术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同意它对你的判断和决策吗?

(市政厅得到AI Now授权,近期将翻译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呈现不同城市的行动与思考。)

制图:白浪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