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C轮融资2.65亿美元,翼鸥教育爆发背后的方法论

2020-11-28 08: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轮投资由高瓴创投领投,腾讯、SIG、渶策资本和高成资本共同投资。

文丨猎云网 ID:ilieyun

2020年11月27日,教育行业SaaS服务商翼鸥教育宣布完成2.65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投资由高瓴创投领投,腾讯、SIG、渶策资本和高成资本共同投资。此轮融资资金将继续用于教育底层技术的积累和研发,进一步推进OMO(Online-Merge-Offline)战略,助力教育信息化。

这是翼鸥教育5个月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2020年7月,翼鸥教育完成了由渶策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宋军波表示:“感谢高瓴创投、腾讯、SIG、渶策资本与高成资本,以及此前一路支持翼鸥教育的所有投资人。在行业伙伴的共同支持下,翼鸥教育建设了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系统,支持老师和学校,提供更有效的教育。翼鸥的小伙伴们很荣幸也很庆幸,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份人生值得的事业坚持奋斗。”

高瓴合伙人、高瓴创投软件与硬科技负责人黄立明表示:“翼鸥教育团队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行业的未来形态——作为行业领先的教育科技软件,ClassIn为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数千万用户进行线上化赋能后,这个锐意进取的团队正在持续为线下教学场景的数字化提供助力。高瓴重仓且将持续投资中国优秀SaaS公司,我们相信,凭借团队的初心和强大的执行力,翼鸥教育将持续创造价值、加速教育行业的变革。”

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姚磊文表示:“SaaS和教育均是腾讯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行业领域。翼鸥教育恰好处于两者交汇点,团队产品和技术能力突出,为教育行业客户提供了非常优质的SaaS产品和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能够深挖行业价值。在疫情期间,教育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更是得到市场的加速验证,未来,此类产品服务将有可能成为教育行业标配的基础设施。”

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斌表示:“渶策作为B轮独家投资方,见证了翼鸥教育在疫情期间的迅猛增长、疫情后的持续增长和不断创新,这一路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扎实。我们更看好翼鸥教育的未来,在新一轮持续投资,希望能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用上ClassIn的好产品。我本人作为翼鸥教育的董事,会在创业路上继续陪伴他们,期待他们早日实现线上与线下教育相互赋能融合的愿景!”

高成资本创始合伙人洪婧表示:“作为专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基金,高成一直关注垂直行业中的领先产品。我们长期看好科技对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赋能,今年的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翼鸥团队凭借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强大的技术实力打造出了行业领跑的产品,在底层技术架构、应用层功能及体验上领先行业。我们欣赏翼鸥团队尊重教育本质,用技术赋能教育者的初心,愿意长期支持翼鸥不断深耕产品、拓展边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翼鸥教育成立于2014年9月,是教育行业领先的SaaS服务商,旗下产品ClassIn是全球首款从教育场景出发构建的在线互动教室产品。

今年9月,猎云网曾对翼鸥教育CEO宋军波进行了专访,探讨了ClassIn爆发的商业逻辑和长期价值。以下为旧文回顾:

“格里同学,概括题的答题方法是什么?”格里的头像框被拉到台上,“额,概括题的答题方法是......”疫情期间,北京四中新学期的教学从线下转移到了ClassIn在线教室,教学节奏照常推进。

在老师与学生心目中,ClassIn将线下教学中能够出现的各种场景尽可能做到同步。以前在线下上课时,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往往随机抽取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解题过程。这是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场景。老师们用ClassIn做远程教学时,发现随时点名回答问题、小黑板式解题完全可以在线上完成。不仅如此,ClassIn互动教室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多达50个小组,每个小组拥有独立的协作黑板,讨论后小组可以上台分享成果。

疫情期间,北大也使用ClassIn线上教学。北大的小班课教学需要学生轮流讲解自己的思考,presentation是必不可少的。ClassIn支持学生在黑板上打开PPT,而且是几个PPT共同打开。

数据可以说话。疫情期间,开发出ClassIn的翼鸥教育与去年同期相比,营收增长了7倍,用户量增长了15到20倍,营收增长较用户增长低的原因是宋军波团队决定全面下调平台价格。月上课的机构有1.2万个,学生人数接近2000万人。截至目前,ClassIn有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个学校和机构客户,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万月活个人用户。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北京四中、上外附中等中学已开始在常态化教学中使用ClassIn。教育培训领域,包括新东方、好未来在内,营收过亿的培训机构中有70%已成为翼鸥教育的合作伙伴。

ClassIn走出国门,反响也不错。海外的一些学校及各类教育机构中被广泛应用,匈牙利罗兰大学、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阿联酋阿布扎比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将ClassIn作为在线学习平台。

疫情期间大爆发

翼鸥教育CEO宋军波认为,疫情只是ClassIn数据爆发的导火索。“我比较坚信一点,产品只要有价值就一定会被用户看到,你不需要吭声,也不必担心它的未来。”

对于如何评判产品的价值,宋军波8年前就已经考虑清楚了,一直未改变。他认为行业与媒体比较喜欢用规模、人数、融资额与增长速度来衡量一个产品、一家公司的成绩,这没有问题。但对于教育产品,他认为价值更来源于三方面。

第一,头部学校的使用情况。“到底有多少顶级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比如在中国,最好的高校如北大、清华、中科大、北师大等,他们会不会认同ClassIn,最好的中学诸如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北京四中等,他们又会不会使用。”

第二,ClassIn这一款软件在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专家们的眼里怎么样,在扎根一线的教师和家长们心中的口碑怎么样。宋军波说,“一个教育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不使用你的产品,就说明你这个产品的价值是有问题的。有多少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使用,使用之后的评价是什么,这是我最关注的指标。”

第三,它能否在教学上达到深度,能否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合作式、项目式教学。

ClassIn团队去过一次北师大,当听到教育技术学权威专家陈丽老师的推荐与表扬时,宋军波心里乐开了花,“这是我最想要的。在他眼里,疫情只是把ClassIn终要爆发的成绩提前而已,面对北大附中的老师们在疫情后要求继续购买ClassIn,他笑了,“谈不上自豪,终于实现了,也应该到这个点了。”

疫情期间,ClassIn经历了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从1月22日开始,每天新增的用户数量以3倍的数字往上翻。最高时候一天之内登录的学生人次超过 160 万,同时在线的学生人数超过了 35 万,而在疫情到来之前,他们平台在最高峰的时候也不过是 3 万人。

为了应对用户突然的剧增,本来提前五天放假的ClassIn团队取消放假,回到家的员工必须远程24小时待命。“我们还是低估了疫情的严重性、持续时间的长短,市场端的人根本忙不过来,后来发现不行,就把所有人往市场端调。”

当时,翼鸥教育有160多名员工,真正负责市场的只有20人,10个还是新人。疫情期间,翼鸥120多名员工需要做接触客户、签合同的工作。“除了写代码的人必须坚守原本岗位。其他人诸如财务、人事,都开始负责签合同,合同的确签不过来。”

除了纷至沓来的合同与签约,疫情期间的ClassIn也必不可少地历经着道道难关。前期还只是客户的不断增多,当武汉封城、全国都进入疫情状态时,宋军波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与COO、CTO商量着扩容。宋军波向猎云网解释了扩容的难度,“谁都没办法一下子扩容,因为扩容需要几个很重要的方面来支撑,第一是软件本身的并发支持能力,第二是硬件的支撑能力,第三是运维系统的管理能力。”

翼鸥教育似乎对疫情有先见之明一样,CTO贺骞对于自己的价值观的坚持给了翼鸥教育很重要的生机——技术团队在疫情之前把底层代码全部重写了一遍。贺骞认为,“不能等到了那个点你再写,我们ClassIn有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大的更新,是因为我一直在带着团队写底层。”一年之前就开始重新写的底层部署恰好能够支撑ClassIn突如其来的扩容需求。

接下来,还有一个大问题,ClassIn需要在非常有限的硬件环境下,把性能提高20倍。“就像是一辆大卡车,之前已经将引擎、发动机这些‘自产型’的核心零部件由过去1吨的运载量升级为了100吨的运载量,但是轮胎、汽油这些‘外购件’设备依旧还没来得及升级。突发情况下,临时升级、更换这些零部件风险性极高。”

讲到这件事,宋军波无比自豪,认为自己的技术团队优秀无二。“他们可以把资源用到极致,我记得当时有个案例让我瞠目结舌,我们有个地方当时已经并发到门槛了,一瞬间就死机了。我们一个程序员在疫情之前就预感到那里会出问题,提前一天熬夜把单线程改成了多线程,最后一个bug都没有。”

运维团队的负责人是原来北京邮电大学登山队队长,趁着刚放假,他跑去西藏登雪山。宋军波好不容易打通电话,让他赶紧回来,需要随时工作待命。这位负责人赶紧赶回北京,留在北京的工作人员在海淀区的紫金数码园不眠不休,持续工作七天七夜。猎云网记者问:“真的这么忙?”宋军波狠狠点头,“真的,我有时候还能咪一下,他们根本不行。”

宋军波认为疫情的爆发只是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在他眼里,教育这件事情有它的特殊性,“教育不存在性价比,只存在让孩子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最好的收益。哪怕是高考成绩提一分,家长都会有大投入;哪怕是一点小进步,国家都会有巨额的投入。”

正因其特殊性,他并不认为疫情为ClassIn带来的改变很大,因为这需要时间来消化。“要去一线问老师,到底好不好用,这不是上了三四节课的事,不上到一定量的话不知道,这个产品需要六个月的时间。疫情只是一个契机,但真正的价值需要时间来证明。”

长期价值

渶策资本联合创始人胡斌讲到投资翼鸥教育,滔滔不绝。3月份,胡斌约宋军波聊。除了疫情期间ClassIn优异的数据领跑外,宋军波打动胡斌的还有一点。2014年,6年前,宋军波画了一张图纸,上面是ClassIn产品的理念和基本架构,这六年,ClassIn就是按照当初这张图纸一步步向前推进。“ClassIn所走的这条路线,或者产品出来的那一天,我就基本知道他是什么路线和方向,我要一直做到在中国、全球范围内都普及度高。”

那张图是宋军波站在一家图书馆中,翻完一本叫《Curriclums》的英文书后画出来的。图纸出来,宋军波在一张餐巾纸上写下了“Empover Education Online”(赋能在线教育)。

翼鸥教育CTO贺骞之前在华为工作,他带领一帮团队花费两年时间才做出了如今还并不完善的ClassIn。贺骞与宋军波经朋友介绍认识,当他看完这张图后对宋军波说,“这个很好,是我想要做的,它有价值。”二人一拍即合。

宋军波说,“做符合价值观的事情,时间自然会给你增加价值。”在他眼里,产品的研发、布局到公司一步步壮大,被外界认可,都来源于自己对长期价值的遵循。“我可能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创业只想考虑一个很长的事情,或者说一个长期的价值。”

宋军波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山西晋南的小山村一步步走出来。研究生毕业后,他成为一家咨询公司的投资顾问,看过不少项目,也接触过不少企业。“我觉得看得多了,更喜欢一些比较长线的企业”

他还做过一家工业企业的负责人,在企业的实践经历赋予了他不同于投资顾问的能力,“投资顾问的主要职责在于提出问题,至于如何解决,那是企业的事。在企业里,我要非常细致地解决一些问题,能不能执行下去,要进行环境的判断、能力的判断,还需要意志力和耐心,不拿几年来历练是不行的。”

创办ClassIn来源于宋军波多年的个人投资喜好,他曾经以个人投资人身份投过学大教育,后来学大教育上市,宋军波在教育领域赚到了第一桶金。尝到甜头的他开始继续关注教育行业,看书、研究,没有停止过思考和实践,他还创立了义方教育,现在依然跑得不错。

当宋军波拿着自己画的这张图去找好未来的创始人张邦鑫时,张邦鑫愿意投他。宋军波的图纸只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教学的本质是老师和学生的情感沟通,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与知识性的沟通;学习成绩的提升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点的积累;作业传递的是情感,强调的是学生做作业的动力和主动性。

这张图是自然而然按照教学理论所推出来的。“它不是给在线教育设计的,也不是给教培设计的,而是给整个教育体系设计的。”张邦鑫看懂了这张图,掏了钱。

这也是为什么ClassIn有些事情坚决不做的原因。宋军波坚决不上美颜功能,他认为,老师用美颜加强孩子注意力这条路线本身就不对,学生对老师会失去天生的敬畏感。宋军波坚持ClassIn的界面是黑色的,这样才能突出老师和学生,让双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内容、人与人之间上。

关于竞争对手,宋军波眼里的竞争基于教学价值。”ClassIn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Microsoft Teams、Google classroom。宋军波说,我说的竞争是基于教学价值的竞争,并不是基于一些简单的音视频功能,我的课后做得的确不如他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寻找合作伙伴与团队员工时,宋军波喜欢看一个人对利益或者价值的判断,即工资、薪酬与远期、近期。“长期价值不仅能体现在一个人是否有朝气与活力,愿意相信别人;也体现在他是否理性,逻辑思维清晰。”

2014年9月,翼鸥教育成立,两年写代码,一经面世便不断收获用户好评。宋军波在6年前,拿着一张图纸闯进教育行业,他过五关、斩六将,按照那张图一步步向前走,实现。如今,关于技术介入教育,他很自信。关于ClassIn,他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C轮融资2.65亿美元,翼鸥教育爆发背后的方法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