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孩子前要了解这些,发动了就来不及了

2020-12-08 15: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孙旖Jojo医生 Jojo医生

每天都会在后台收到很多姐妹的私信问我,快要生了心里很慌怎么办?

要不要做啥准备?

有没有什么知识是发动前就要了解的?

今天Jojo就把发动前就要知道的干货知识一一分享给大家。

NO.1

临产后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呢

临产其实是女性身体准备分娩的一个过程,会出现规律的宫缩,即子宫缩紧、伴有疼痛和肚皮间歇性发硬;宫颈也会随之变软、逐渐缩短消失慢慢开放/扩张。

随着临产,在宫缩的作用下胎儿位置会下降,会从子宫降至阴道,这时候很多的妈宝会有想大便的感觉。

临产通常在孕37-42周自行发动,如果超过41周没有发动或者有些宝妈特殊情况需要提前让小朋友出来,医生会采用引产。

引产一般是用药来软化宫颈并引起宫缩。

在药物引产前,医生可能将一根细管通过阴道插入宫颈(宫颈没有神经不用担心不会有疼痛)这个放进去的管子叫球囊,是帮助妈妈们软化宫颈的。

此外发动宫缩的药物会通过静脉输注,比如缩宫素。

有时也会用其他方法引产,例如人工破膜引发宫缩。

NO.2

分娩过程大致如何?

在分娩室里面你并不孤单,医生护士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分娩出宝宝后离开分娩室。

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医生或助产士会协助你娩出孩子。

若小朋友从阴道娩出,则称为“阴道分娩”;若是通过医生做手术从腹部中取出孩子,则称为“剖宫产”。

阴道分娩时,一旦宫颈开全约10cm,助产士会指导你如何巧妙用力娩出胎儿。什么时候用力?什么时候喘口气?什么时候避免用力?这些都需要听助产士的指导让分娩更顺利同时避免会阴撕裂。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又称胎儿娩出期),如果你没有打无痛,第一次生孩子的妈妈们整个过程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经产妇不超过2小时;如果打了无痛,初产妇最长时间不超过4小时,经产妇不超过3小时。

大多数母亲能顺利分娩,但有时医生会用产钳来帮助胎儿娩出。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娩出胎儿,则采用剖宫产。

NO.3

生孩子很痛吗?

生孩子的疼痛能够排上人类疼痛级别前三甲。

宫缩会痛、胎儿头部压迫到腰部和盆腔神经也会痛,用力娩出胎儿时阴道牵拉还会疼痛,但不同宝妈因为疼痛阈值不同,自我感觉的疼痛程度也不一样。

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宝妈们缓解分娩疼痛。

例如拉梅兹呼吸法、无痛分娩、水中分娩、自由体位等等。

NO.4

宝宝位置不好,还能顺吗?

出生前,胎儿以不同体位待在子宫内。

有些是头位(头部最靠近母亲阴道),有些是臀位(腿部或臀部最靠近母亲阴道),甚至部分是横位。

如果胎儿不是头向下,在孕晚期医生会和宝妈讨论采取何种方式分娩,例如臀位有条件可以考虑臀位外倒转术将其变为头位再考虑分娩,也可以直接考虑剖宫产。

NO.5

宝宝出来后分娩就结束了吗?

胎儿分娩出来,剪短脐带后孩子会给儿科医生进行检查。

如果您和孩子均健康,医生或助产士可能会等1分钟左右延迟钳夹脐带,这是为了让婴儿获得胎盘中的部分血液。

孩子出来后分娩还没有结束,因为还要等胎盘从子宫排出。

胎盘通常在孩子出生后30分钟内自然排出,少部分没有排出例如粘连等原因医生需要帮你取出胎盘。

胎盘排出子宫后,医生或助产士会检查您的阴道;如果分娩过程中有撕裂,可能需要缝合。

NO.6

宝宝出生后需要做些啥?

医生、助产士或儿科医生会检查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

其中包括“阿普加评分”(孩子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进行),即检查孩子的心率、呼吸、动作、肌肉和皮肤颜色。

我们推崇尽早进行接触和哺乳,所以宝宝出生后,宝妈会很快就能抱他/她、哺乳。

少部分孩子出生后会立即接受一些特殊处理,例如维生素K预防异常出血。

孩子在出院前还会接受:

详细的体格检查、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血液检测(足跟采血),以检查是否存在各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听力筛查:如果有问题,42天产后复诊时需再次复测宝宝的听力。

NO.7

出院后什么情况要回医院就医?

阴道大量出血:分娩后数周内有一定程度的阴道出血是正常现象,但若出现大的血凝块或出血增加,需要及时就诊。

感到头晕或昏眩

发热

呕吐

新的腹痛

严重头痛或视力问题

感到异常悲伤(考虑产后抑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码字不易��喜欢Jojo文的姐妹记得帮我点赞+转发哦。

作者:Jojo

排版:Coco

部分图片来源 135 /Unsplash/giphy网站

仅供排版美观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