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捧“摸鱼哲学”的年轻人

2020-12-11 11: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不久前,“打工人”的梗还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如果说这类自嘲式称谓代表着年轻上班族们对职场中自我身份的一种深度认知。那么“摸鱼”,可以说是他们从这种身份出发对工作制度、社会压力的一种反抗。

几年前,流传最广的还是“奋斗哲学”,那时候的职场人士和准职场人士,信奉的还是“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白手起家一步步登上人生巅峰的成功故事虽然有着浓浓的鸡汤味道,仍不妨碍众多年轻人大碗喝下,为自己打一针鸡血。

而今,那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语录连同那些”为了工作可以放弃一切”的故事,遭到嘲讽、鄙夷甚至抛弃,“佛系青年”“糊涂学”“摸鱼哲学”粉墨登场。人们惊诧于职场“哲学”的突然转向,震惊于“摸鱼”“打工人”等词汇的“出圈”潜力。

这些词汇在职场的不同圈层引起共鸣,以至于被不断挪用。

对于年轻人的“摸鱼哲学”,信奉“奋斗哲学”的上几代人,包括他们的父母,大概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认真努力工作然后实现财富积累和社会阶层跃迁,几乎就是他们过去几十年生活经验的缩写。至于这种上升主要是得益于站在自动扶梯上,还是自己努力向上奔跑,两者的比例到底是“五五分”还是“四六分”,大概没人会去深究。

“越努力越成功”早已成为他们的思维惯性。但是对于现在的职场人来说,情况似乎已经不同以往。

摸鱼是当代社畜996的调味剂,能科学摸鱼才能可持续地工作。当摸鱼哲学开始替代奋斗鸡汤,避世佛系的“活得爽”精神在年轻人中慢慢发酵,并得到追捧。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持此种生活态度的人,可以说是“投机分子”,避重就轻,浑水摸鱼,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说白了就是猫狗的日子,个人舒适占首位,不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没毛病。只要没有损害他人利益,做只无害的“猫咪”也不为过,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相信在我们的周围总有着这样的人:他们以无所谓的态度应付着工作,对于自己身上的潜力无动于衷,永远满足于现状,宁愿始终待在原地也不肯花点心思向上攀登,就这样一辈子碌碌无为、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或许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一个心理学定理——内卷化效应说起。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前往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进行田野考察。格尔茨深入到当地居民的农耕生活中,潜心研究族群文化状态,发现当地人千百年来一直维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形态,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也同样保持着千百年前的状态,换句话说,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中。

回到美国后,格尔茨将他的考察结果写成报告,并把这种现象取名为[内卷化]。

“内卷化效应“的根源是缺乏革新的动力。

因为爪哇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即使采用千百年前的生产方式依然产出惊人,所以,当地人完全没有欲望也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内卷化“也无处不在。

“摸鱼哲学”以及“内卷”等的流行背后,是年轻人对过去习焉不察的竞争机制以及更宏大的社会结构的敏锐觉察,是对以“996”为代表的职场文化和生活压力的不满,表面的狡黠背后是无奈与愤懑,以及无奈与何愤懑之后的自我安慰。

人们津津乐道“摸鱼”写出科幻巨著的故事,如何“摸鱼”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写出科幻巨著这一标定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事情,才是情绪投注之处,人们热切地渴望同样能够在结构的缝隙中能找到自我生长的机会和可能。

为此,有人真诚发问:“拒绝努力的年轻人,真的比老一辈活得更通透吗?” 这个话题甚至一度蹿上知乎热榜第 1 位。

不同的人对活得通透有不同的定义,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活法的典型的例子。

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太单一了,大家认为的好的标准高度同质化,最后就变成全民都去走同一个路径,做同样的事情,然后陷入到和放羊娃一样的循环当中。

所以,你做什么并不能证明你活得通透,关键在于你自己有没有找到你活着的意义,有没有在做为了实现自己意义的事情。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在一开始都是很难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的,甚至连自己热爱的事业都不能很确定。那在这个时候就要保持各种的可能性,不要太早地对一件事情做判断,更不能在自己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就匆匆给一件事情定性,贴标签。

比如在全民讨论996的时候,如果你自己并没有经历过996的工作,也没有亲眼见过身边的人的事例,那就不要忙着站队,觉得自己一定要支持或反对996。

比如在看到别人讲自己舒服的摸鱼工作经历时,既不要忙着去赞同,也不要跟风去批判,你要去想,他为什么要摸鱼,是不是已经有了摸鱼的资本,还是他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到了某个节点,所以才选择这样做。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别人可以那样做,并不代表你也可以,你们不一样。

职场人生是残酷的,也是充满刺激的,职场人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竞争的过程、自我蜕变的过程。

活得通透这件事,始终都是做给自己的,而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

特 别 推 荐

《你越自律,就越自由》

本书从多维度深挖自律背后的意义,拆解自律的法则,告诉你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情感、工作、生活,从而达到如风般自由的人生境界。

本期编辑|meow

Contact us

原标题:《追捧“摸鱼哲学”的年轻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