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三明实践论|青山绿水,写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澎湃评论员 东平
2020-12-16 21:0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初冬时节,福建三明市常口村,清澈见底的金溪河水静静流淌,两岸的山林依然郁郁葱葱。

村民介绍说,当年有一家木筷厂看中村旁的山林,提出要收购建厂,这对于当时年集体收入仅3万多元的常口村来说,“诱惑”不小。但村民讨论下来,结果是不卖。

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调研。和乡亲们站在村口,望着眼前的山水,他殷殷叮嘱:“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从那时起,常口村的村民就牢记嘱托,也坚定地选准了发展的路子。

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许多年过去了,这一论断已成为共识,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指引。

到2018年,常口村村财政收入106万元,比1997年增收了35倍;村民人均收入20600元,增长了10倍。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写在他们灿烂的笑脸里。

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中都必须解决好的课题。高质量发展应该是绿色发展,经济增长再不能以透支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

“要是对面的山林被砍伐了,不知道多少年才能重新长出来。”常口村的村民们,无不庆幸当年做出的正确决定。

金溪河上,游人泛舟;山水之间,天人和谐。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和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绘就了一幅最美丽的“山水画”。

沙溪碧水映晴空,满目繁华烟柳浓。

初到三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横穿三明市区的沙溪河。

天南地北,清澈、干净的河流有很多,但当三明的朋友告诉我们沙溪河对岸就是三钢(福建省三钢集团)时,我们还是禁不住暗暗惊叹:治河从来不是易事,何况还是在一家大型钢铁厂的“家门口”。

三明市因三钢而兴,“先有工厂后有城”。既要发展好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绝非易事。

“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朵把花蕾否定了。然而事实上,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相互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整体的生命就是这样构成的。”

这就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辩证法。

绿色发展创造着发展机遇,生态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活在岩前村的村民至今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寿岩因山体富含炼钢所需的原料,被三钢买断并进行开采,严重影响生态景观和遗址的保护。

新世纪的第一天,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万寿岩从此获得“新生”。

另一边,三钢通过自我加压、技术创新,反而发展得更好了:钢产量从100万吨上升到1200多万吨,但总能耗基本持平,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

生态效益就是经济效益。三明人正在用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实践,把“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发展理念变成现实:

尤溪县半山村的村干部搬出纯天然的特产,用直播带货拉动经济;建宁县高峰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鼓励村民入股,实现共同富裕;明溪县依靠良好的生态、优异的鸟类资源,打造观鸟生态旅游,成为中国重要的观鸟基地之一……三明的生态得到了保护,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2014年,福建省取消对34个县(市)的GDP考核,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三明多个县市在列。实施这一举措,不是不要GDP,而是要绿色GDP;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三明,是“中国绿都”“福建之肺”,森林覆盖率高达76.8%,位居全国前列。

出生于三明尤溪的宋代大儒朱熹,在《泛舟》一诗中写道: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中说的就是,要解决问题、成就事业,必须借助一定的条件。而绿色发展,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这艘“艨艟巨舰”的“春水”。

“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且提供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

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依然广阔,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从何而来?绿色、协调发展,是应该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的资源。

白墙黛瓦的建筑、错落有致的布局、干净整洁的村容……一群写生的学生仿佛和周围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原以为他们是当地的孩子,一问才知,他们都是远道而来的艺术院校学子。

三明泰宁县崇际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是“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民自豪地告诉我们,好山好水是孩子们愿意来这里的原因,而他们的到来,又带动了当地的消费。光是写生业态的发展,就吸纳村民参与开发民宿18栋,解决了不少村民就业。

这不正是绿色发展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吗?

从绿色发展里寻觅机遇、开辟道路,做特做优“山”“水”“林”“田”文章,三明人一直在积极探索。

泰宁县环境幽静、林深水美,当地开发了“耕读李家”森林康养基地,用文创带动就业,村财政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5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24万元;建宁“三子”(种子、果子、莲子)立县,种子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8.45亿元;永安林改率先探索赎买制,又推出“福益贷”回购天然林,让村民“不砍树也致富”,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双赢”得以实现。

三明常口村的村支部门前,那块浓缩了总书记讲话内容的村规碑,静静矗立了23年。党的十八大后,村民们怀着对总书记的深情,修订村规民约,并于2017年12月再立一块村规碑。

“两块村规碑,我们要世世代代传颂下去。”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三明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向总书记作了汇报。

“饮水思源、牢记嘱托、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这是写在村规碑上的内容,更是印刻在三明人心头的信念,永远为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方向和根本遵循。

    责任编辑:李勤余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