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你必须找到和一个城市的精神连结,才会停下来

张丰
2020-12-28 21: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你留在一个城市的理由是什么?在各地为“抢人才”纷纷使出新招的当下,这个老话题,换了个新马甲,又上了热搜。

如果说“抢人”是关乎战略的宏大话题,“为什么留下”则是一个微观视角,也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2019年春天,我就这样问了自己。那时我已经减肥成功,在成都的三环路上疾走,突然想到:既然在成都增加的体重,已经恢复到我硕士毕业来这工作的时候,是不是也暗示,我可以离开这里了?

快两年过去,虽然我已经辞掉工作,获得了随时离开的自由,但我还待在成都。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或许真有点道理,道出了这座城市的精髓。

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并不适合每个城市。我在河南农村长大,在青岛读本科,到北京读硕士,后来又在广州、深圳、上海都待过至少一个月时间,对成都的依恋,并不是那种因为见识不足而“误入”,多少有点理性的成分。

2005年,我决定去成都时,获知薪水只有每月3000元。一位成都的同学告诉我:“3000块不少了,在成都几个人吃饭,有酒有肉,一桌才80块。”我承认,这句话真的打动了我,我虽然不是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但也无法拒绝一种轻松的生活。

当时在北师大读书,偶尔在校外租房,财力只能住那种半地下室。早上,看到从地下室里出来不少年轻人,西装革履,拿着黑色公文包,奔赴中关村等成就梦想的地方。这一幕让我感到恐慌。我是文科生,知道自己不会搞出改变命运的发明创造,毕业后可去的地方,或许只有学校、杂志社,如果不想住在通勤时间2小时的郊区,大概只能从地下室开始。我的藏书,要和我一起住进地下室,这让我无法接受。

我到成都后,租的一直是两室一厅,有一间做书房。这么多年,虽然没挣到什么钱,但总的感觉是富足的。对我来说,一个人拥有独立的书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网上,时不时会出现一种对比:大城市的辛苦打拼,和中小城市的安逸多彩的生活。这样讲,很多时候并不是不尊重在大城市的人,也不是要分出“谁比谁好”,而只是强调,城市和城市,以及它们代表的生活方式,确实是相当不同的。

正因为不同,选择才有价值和意义。当初穿着西装从地下室出来的那些奋斗者,也许已经实现财务自由,而我还是住在成都的两室一厅里——没有哪一种更好,有的只是哪一种更适合你。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看上去是一句废话,但问题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样的城市才适合自己。一方面,在很多场景下,人们没有选择权,只能见机行事。另一方面,了解自己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我当时的第一个判断,是必须离开北京(太难了),至于去哪里倒在其次。第二,我相信自己将来会依靠文字为生,不可能挣多少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城市在获取信息方面,不会有很大差距,比如网上买书越来越方便。所以就到一个容易生活的地方去吧。

这样的选择,有点像“理性的算计”。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哀悼日那天下午,我在成都的街头行走,到了2点28分,所有的汽车都停下来,鸣响汽笛。在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成为了成都人,有了“共同体中一员”的感觉。不久,我就买了房子。

马克斯·韦伯认为,“共同体”和“联合体”的区别,是“共同体”中有更重的情感因素。你必须对一个城市产生真正的情感,才能共同体的感觉。地震后,我在报社连续上夜班一个月,经历很多次余震,这让我对这个城市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说是“血肉联系”也不为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中国人离开故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每个人都面临重新选择“故乡”的新机会。是的,只有当一个城市在你心中和故乡可以相提并论,你才算真正扎根下来。你必须找到和一个城市的精神连结,才会停下来,说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设计 王璐瑶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