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调查:雪乡人的“吐槽”与反思

王姝/新京报
2021-01-01 10:34
中国政库 >
字号

12月23日下午4时30分许,黑龙江雪乡夜色笼罩,雪韵大街上大红灯笼依次亮起,与雪乡特有的雪房子、雪蘑菇相映成趣。就在这宛如童话的冰雪世界里,民宿店主高秀丽突然“炸”了,冲着两个吐槽雪乡“太黑”的温州女孩说,“你们报的是低价团,钱都是黑导游收的,我们雪乡没收一分钱,这个锅我们雪乡不背”。

“又被‘黑’了”

两位刚到雪乡的温州女孩正跟民宿店主高秀丽吐槽雪乡。 摄影/刘鑫

两个温州女孩来到高秀丽的店,是准备用餐,看到张贴在墙上的“图文菜谱”,每道菜的价格和主要原材料的克数都标得清清楚楚,有点惊讶,“明码标价,也不贵啊,可是雪乡还是太‘黑’了”。

23日当天,这两个女孩跟随一个旅游团,从家乡飞抵牡丹江,“我们在抖音上报的团,5天4晚1580元,雪乡、亚布力、哈尔滨玩一圈”,两个女孩对新京报记者说。但抵达牡丹江机场后,导游又让她们每人交了1680元,“说是套票,不交,在雪乡什么都玩不了,哪个景点都去不了”。交完1680元,她们终于走进了雪乡山门,刚看到憧憬已久的雪景,导游又让她们每人交了300多元住宿费用。

接二连三“补交”费用,影响了两个女孩的兴致。

“你们是不是回去以后会跟亲朋好友说,雪乡太‘黑’不能去?还会发微博发朋友圈?”听完两个女孩的遭遇,高秀丽追问。两个女孩沉默。高秀丽急了,建议两个女孩投诉。按照《黑龙江省省级旅游诚信基金先行赔付管理办法》的规定,只要拨打举报电话,就可以先行获赔。

但直到吃完饭,两个女孩一直摇头,“算了,出来玩就是为了开心”。

“我们雪乡就这么背了锅,又要被‘黑’了”,高秀丽很无奈,店里其他游客笑了起来。几个北京游客说,他们也发现,雪乡经常被“黑”,“来之前听说雪乡‘黑’,来了觉得也不是那么回事。景区里吃饭、住宿、购物、娱乐,全部都是明码标价,丰俭由人。只要是明码标价,我们就能接受”。

“跟其他景区相比,吃住价格不高,定价挺合理”,广东游客林先生说,他住在一家家庭旅馆里,20平方米左右的单间,放了一张大床和一张小床,独立卫浴,每天458元,一家三口住着正好。旅馆有餐厅,一份土鸡炖蘑菇158元,开始以为贵,菜上来才发现菜码太大,一家三口吃不完。

“遭‘黑’体质?”

雪乡中特色民宿。 摄影/刘鑫

雪乡地处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高秀丽2007年嫁到这里,丈夫是双峰林场职工。她亲眼看着雪乡这个原来只有100多户的小山村,随着2013年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起来。家里翻盖了原来的泥瓦房,做起了民宿生意,可并不顺利,“雪乡旅游旺季也就三个月,平时没啥游客。可是每年旅游旺季还没到,雪乡总 会被‘黑’。我们开玩笑说,雪乡是不是自带‘招黑’体质?”

同样开民宿的樊兆义也有同感。他也是林场职工,2017年向银行贷了100多万元,翻盖了原来的家庭旅馆。他以为,银行贷款很快就能还清,但2017年底2018年初,赵家大院宰客、60元/碗“天价泡面”、导游“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大家都是羊”等事件接踵而来,他的生意受到了冲击。

“当时,游客明显见少”,樊兆义说,“我们拍着良心做生意,终于又把游客吸引回来不少,可今年又出来一个‘15块钱烤肠’。”

高秀丽和樊兆义都认为,上述与雪乡有关的舆情事件,并没有多少实锤。

“走遍雪乡,随便找,泡面就没有超过10块钱一碗的”,樊兆义说。60元/碗“天价泡面”的“案发地”,是雪乡游客服务中心的一台自动售卖机,“自动售卖机的每一个商品,前面标的是排序,商品排在第多少号;中间标的是商品名称;后面是价格。碗面排在了第60号,不知道谁,把60号,看成了60元,这就整出来一个60元/碗‘天价泡面’。最让人难受的是,每次出事,比如今年这‘15块钱烤肠’,总有不少人把60元/碗‘天价泡面’拿出来再炒一遍。根本没影的事,就这么扣在了雪乡脑袋上,想摘都摘不掉”。

他觉得,有的游客搞不清楚哪里才是雪乡。“赵家大院是不对,可并不是我们雪乡人干的,赵家大院在永安林场,离我们雪乡景区有10公里。还有‘15块钱烤肠’,也在雪乡景区的山门以外,结果都算到了雪乡头上”。

高秀丽认为,15块钱一根烤肠并不贵,“觉得贵的,可能没怎么做过饭。同样叫肠,可是有不同品种。哈尔滨红肠一斤39.4元,一根就得10来块钱,站在冰天雪地烤熟了,卖15块钱,让你尝尝地道的哈尔滨红肠,贵吗?”

24日,雪韵大街鳞次栉比排满了摊位,每个摊位前都立着牌子,标注了商品价格。所有摊位的烤肠售价都是10元/根。

李晓昆的摊位,位于雪韵大街中段。他脸上贴着防冻贴,穿着厚厚的棉袄,大半个身体都趴在烤地瓜的大瓦罐上。听到顾客询问,他卖的烤肠是不是最近才从15元降到了10元?他瞪大了眼睛,“这里是核心景区,从来都是10块钱一根,没有15块这个价。卖10块钱,人家还讲价呢,还卖15块?”

背了谁的锅?

雪乡商户李晓昆正在为南方游客介绍东北特产,所有特产均明码标价。 摄影/刘鑫

李晓昆是“80后”,也是林场职工,2014年开始在雪韵大街上摆摊。“一站就是一个冬天,冻得受不了再找家店进去暖和暖和”,他说自己挣的是辛苦钱,实在搞不懂,最近几年雪乡为什么总出事,经常成为舆论焦点?

在他看来,与刚火起来时相比,现在的雪乡管理水平已经提档升级。“整个景区全部明码标价,不明码标价抓到就会严罚。明码标价了也卖不了高价,因为管委会开了个平价超市,有它比着,怎么卖高价?”

一辆毛驴车从摊位旁经过,李晓昆指着毛驴说,这是雪乡的“运输员”。为了保护环境,雪乡禁止机动车行驶。床单被罩、碗筷统一消毒后,都由毛驴车运到各个宾馆和饭馆,“单说统一消毒这一项,南方不少景区就没有”。

他说的统一消毒,是雪乡洗消中心提供的一项服务。雪乡洗消中心距离雪韵大街不远,设有餐具车间、布草车间两个车间。24日下午,布草车间里一片忙碌,干洗机、熨烫机、折叠机、烘干机等设备组成了一条流水线,清洗消毒后的床单、被罩等,自动折叠成型。洗消中心负责人说,从2016年开始,雪乡景区所有宾馆、旅馆的餐具和布草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打包、灭菌、发放,“安全标准游客尽可以放心”。

李晓昆觉得,黑导游和低价团,以及个别蹭热度的网友,是雪乡屡次遭“黑”的主要原因,“有的游客跟我说,导游告诉他们,不能跟雪乡人说话,因为雪乡人都是土匪、座山雕的后代。还有一些自媒体和网友,就喜欢发雪乡的负面。你看现在游客挺多吧?可有几个自媒体,从夏天一直发到现在,隔几天就说雪乡明码标价了也不行,游客越来越少。”

雪乡管委会一位基层工作人员也认为,确实有个别网友蹭热点,黑导游和低价团更是雪乡屡次成为舆论焦点的“祸根”。

“前不久,有人发网帖,说在雪乡打工,被欠薪了。我们赶紧调查,结果他的工作单位并不在雪乡。他说,雪乡热,所以他特意写成了雪乡,容易引起重视”,该位工作人员说,“雪乡景区里,收费项目只有一个二人转。但是哈尔滨到雪乡沿线的景点有雪地摩托、十里画廊等收费项目。低价团的团费每人才200元左右,根本玩不下来。旅行社就是靠这个价位吸引客流,然后强行推销收费项目。‘9个月磨刀,3个月宰羊’这样的事情就出来了”。

黑龙江省旅游主管部门已注意到了低价团存在的问题。12月25日下午2时许,跟在两个南方游客身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局长李春江走进了位于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南端的一家旅行社,暗访旅行社是否还敢推销低价雪乡游?

“这两年的打击力度很大,2019年以来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冬季旅游市场‘低价游’和导游执业过程中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李春江说,2019年冬季,“利剑行动”检查旅游团1.5万余个,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件18个;2020年入冬以来,全省日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重点在中央大街、亚布力、亚雪沿线开展执法检查,已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2起。“原来中央大街街面上有不少揽客的,现在已经基本绝迹。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冰雪旅游旺季,一些省外旅行社搞冰雪低价游,导游也是省外的,加大了打击难度”。

据其讲,前不久查处了一起低价游案件,发现曾在南方一些景区强制销售玉器、茶叶的商人,“组团”来到了哈尔滨,想要跟当地的旅行社联手搞“低价游+强制购物”,“刚在松花江北租下房,就被我们发现了”。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丽娜说,她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查收微信工作群里的执法日志。为了应对省外旅行社搞冰雪低价游的问题,每天早6点,哈尔滨赴雪乡旅游团的发车时间,执法人员都会来到各个发车点,查访是否有游客遭遇低价游陷阱。

她表示,从小山村到国内著名冰雪旅游景点,雪乡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雪乡人大部分都是林场工人,也正在完成从工人到工商业从业者的转型,“转型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雪乡一直在进步。雪乡的冬天挺冷,但是每一位雪乡人都希望游客能感受到雪乡的温暖,感受到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和热情”。

蓝天白云下的雪乡。 摄影/刘鑫

(原题为《雪乡人的“吐槽”与反思》)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