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辽宁日报头版刊发:厚培新动能 产业链“强筋壮骨” ——阜新补链延链强链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2021-02-02 18: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厚培新动能 产业链“强筋壮骨”

——阜新补链延链强链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在“十四五”开局、资源枯竭城市转型20年的时间节点,阜新市奋力书写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制定方案,成立专班,摸清底数,明晰路径,建立领导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以制度创新精准解决“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的首要问题。

全员全域瞄准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积极构建资源型城市工业现代化新体系,在辽宁工业振兴中扛起“阜新担当”。

做好“三篇大文章”实现“三级跳”

组织架构事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新旧动能转换质量。

阜新市成立领导小组,下设3个专班。专班主攻产业链建设,由市级领导、县区和部门负责人担任链长和分链长,形成“班长+链长+部门长+县区长”工作机制。

以“新字号”为例,阜新下设智能无人系统、氢能、赛道城等7个产业链。链条之间又分布数量众多的重点培育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如同互联互通的神经,把传统的树状组织结构联结成现代化的网状结构。

链链各不同,一链一目标。阜新建立科学完备的考核体系,工作目标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测算,杜绝笼统,摒弃模糊。

考核体系重在夯实基础,摸清底数。2月底前,各产业链、分产业链完成图谱制作,包括产业分布图、龙头企业分布图、产业智库图、招商引资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图,“四图合一”,挂图作战。

考核体系重在质效合一,激先敦后,不只看项目数量、增长幅度,还重视产业链实质性成长与进步。新增整机和成套装备数量、与高校院所对接次数等,都成为权重指标。

建立专业人才和特种设备数据库,通过共享实现更高层次的内循环、内配套,营造产业链生态圈。

建立应用场景库,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政府备“船”搭“桥”,让雏鹰企业搏击长空、瞪羚企业纵横驰骋、独角兽企业呼之欲出。

做好“三篇大文章”,实现“三级跳”。第一级深耕细作产业链,为企业“舒筋活血”,助其“强筋壮骨”;第二级推动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四个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产业集群;第三级构建资源型城市工业新体系,实现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前移,开创“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老字号”上“云”脱胎换骨

“上云用数赋智”,让“老树”发新芽开新花,脱胎换骨,生机勃勃。

去年以来,力达铸造、宏顺机械等企业纷纷新建智能化车间,不约而同选择上“云”,实现远程监控、无人操控、智能铸造。机器人与工人并肩合作的场景,成为阜新“老字号”华丽转身的标志性一幕。

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阜新市石油工具厂研发的液动直驱抽油机,在吉林油田、大港油田上百口油井安装使用,不仅造价低、效率高,还能远程监控、控制,成为磕头机的革命性替代产品,订货咨询电话热到烫手。

当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来临,站在十字路口的传统企业毅然拥抱数字化转型,演绎出一个个超越、逆袭的精彩故事。

阜新万达铸业集团始建于1995年,从只能做窨井盖的作坊小厂,成长为高压输变电用铸铝壳体行业领军企业。董事长高玉良将做大做强的秘诀总结为“一切靠技术说话”。今年,万达铸业在阜新总部启动三期技改的同时,在沈阳建设研发中心,以“走出去”的坚定姿态,谋求技术与市场的双重跨越。

阜新天源钢球制造有限公司突破陶瓷微球加工技术壁垒,填补国内圆珠笔芯技术空白,成为美国派克、日本樱花等国际高端笔供应商;辽宁亿金电子有限公司3年开发40余种新产品,获得20项专利,成为新能源电容制造行业的后起之秀。

“原字号”迈向产业链高端

吃“科技饭”、走“创新路”,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是深度开发“原字号”的必由之路。

“过去煤炭论吨卖,现在含氟精细化学品论斤卖!”在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经常能听到这样自豪的开场白。

氟化工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附加值高,在国际上被称为“黄金产业”,从原料到成品划分为10个中间体等级。氟产业开发区自2008年起步,一级一级攀登,已有多家企业实现由中间体到终端产品的跨越。技术突围带来成长突破,阜新市有7家瞪羚企业,氟化工企业就占5家。

彰武硅砂占据国内铸造用砂1/10的市场份额,却在业内没有话语权,甚至靠贴牌生存。

痛定思痛。彰武县近年来一手抓招商,组成40个小分队,仅京津冀企业就引进54家;一手抓品牌塑造,连续举办4届“国字号”铸造硅砂论坛。如今,硅砂深加工、装备制造及配套、高端建材三大硅砂类主导产业齐头并进,全口径经济占比由2013年不足1%跃升至36.6%。

从配角到主角,从贴牌到品牌,从产业边缘到中央,补链延链强链的生动实践,让彰武硅砂完成“点沙成金”的蝶变。

从杂粮到三沟美酒,从牛奶到伊利安慕希酸奶,从玉簪花到蒙药道地药材,“原字号”摒弃生产出来就卖钱的旧有观念,打造好商品、好品牌、好服务,变得越来越“专精特新”。

“新字号”成为城市新标签

在煤炭枯竭的新邱露天矿,运煤小道变身激情赛道,拉开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建设大幕;把隐形冠军企业请出深山沟,担纲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建设重任……培育壮大“新字号”,处处展现跨界融合、无中生有的想象力、行动力。

“加气几分钟,能跑500公里。加进去的是气,排出的是水。”阜新德迩氢能搬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家林指着刚下线的氢燃料大巴如数家珍。

曾经的“煤电之城”,积极发展氢能、风电、光伏产业,实现由黑变绿,传统能源城市向新能源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去年,在全省“新基建”项目库中,阜新占比17.6%,位列全省第一。“新基建”让智慧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新型网络、新型算力、智能融合、数字创新、可信安全成为城市新标签。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全省首个5G智慧矿山,无人矿采等场景应用让这家东北地区最大的黄金企业步入“年轻态”。在5G技术加持下,以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真实场景为画面,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汽车竞速类网络游戏应运而生。

阜新重点培育以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新字号”,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打通“政产学研用”全链条,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阜新中孚轻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长迅速的瞪羚企业,曾因铝合金液压泵体耐磨性不足遭遇生存危机。在阜新市外国专家局牵线搭桥下,中国、匈牙利和德国专家联合攻关,将企业铸件工艺提升到一流水平,为走向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在“2020年辽宁省新型创新主体名单”中,阜新市6家瞪羚企业、29家雏鹰企业入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156家。

2001年,阜新成为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阜新将通过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实现经济质量新提升、经济规模新扩大、经济实力新增强、经济体系形成新格局,打造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活力迸发的现代化新城。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记者 侯悦林)

原标题:《辽宁日报头版刊发:厚培新动能 产业链“强筋壮骨” ——阜新补链延链强链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