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字会说话:看脱贫攻坚“定州答卷”

2021-03-04 17: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也不能落。

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3%下降为0,“两不愁三保障”动态清零,产业就业帮扶全覆盖;

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2301元提高到2020年的11000元,到户帮扶成效明显,贫困群众满意度较高;

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我市经验做法80余次在中央、省级媒体刊登;

……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抓好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党动员、全民发动,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闯出了一条具有定州特色的非贫困市(县)脱贫攻坚路子。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走进开元镇孔庄子村脱贫户南增强家,崭新的平房,洁净的院落。南增强正在打扫庭院,见记者打量自家的新房,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南增强正在院子收拾着厕所改造留下的砖块。 资料图

今年44岁的南增强是一名先天性聋哑残疾人,父母早年去世,由于重度残疾,他无法外出打工,没有经济来源,全靠嫁到同村的姐姐南增辉照顾。

2015年,南增强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人员帮他申请了残疾人补贴、低保等一系列兜底扶贫政策。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也逐渐好转。

然而,2018年夏天的几场大雨,让南增强的房子出现塌陷,再住下去随时会有危险。可南增辉也拿不出钱帮弟弟翻盖房屋,姐弟俩一筹莫展。

村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镇上作了汇报,积极与市住建局联系,“村里帮你申请危房改造啦,盖新房不用你花钱。”正当南增强发愁之际,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军丰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南增强家的新房建好了。

“感谢党和政府,帮我弟弟盖起了新房。”南增辉激动地说,“这间房子,危房改造资金补贴了2.5万元,我们基本上没花钱,还通上了自来水,改建了厕所,干净又方便。”

我市把危房改造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精准识别,严格程序,扎实推进。2016—2019年累计改造危房598户,其中建档立卡292户,发放补助资金502.8万元。

近年来,我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健全完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监测预警、排查处置、运行管护长效机制,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房”,吃上了“放心水”,走上了“通畅路”。

大病有补助,得病不再愁。我市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让贫困群众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真正做到让每名贫困群众有“医”靠。建立完善市乡村一体化“十统一”管理,全市建成22个乡镇标准化卫生院、489个村卫生室,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结算5.5万余人次,报销费用超过1.4亿元,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超过90%,贫困群众慢性病鉴定、办卡、服务实现全覆盖,累计为贫困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超1040万元。

作为“造血式”扶贫的教育扶贫,无疑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我市健全贫困生资料数据库,累计资助8511名贫困家庭学生,落实资金1339.8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应学在学。实施105所薄弱学校改造建设工程,新建、改扩建校舍20.5万平方米,投资近2亿元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由教师进行“一对一”包联,2018年以来共有257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考入大学。

扶贫“兜底”,群众“有底”。我市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农村低保扩面力度,开通低保、特困办理“直通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现应保尽保。2016年—2020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次提标,农村低保标准由2800元/年提高到4416元/年,贫困低保对象农村低保补差额度由每月每人130元提高到339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贴标准由每年每人3000元提高到5748元。

鼓起“钱袋子”

扭住产业扶贫牛鼻子”

初春时节,天刚蒙蒙亮,东旺镇东旺村脱贫户肖要楼已经把羊圈里100多只羊赶到地里放养,随后他又赶到自家桃树地查看桃树生长情况。“小羊和桃树都是我家脱贫致富的法宝。”肖要楼高兴地说。

肖要楼正在饲喂羊群。资料图

肖要楼今年57岁,孩子正在上学,妻子胡占红智力三级残疾,几亩地是一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正当他发愁两个孩子上不起学时,在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们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为其办理了低保、给孩子申请了教育救助,肖要楼一家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当镇村干部了解到肖要楼想发展养殖业但苦于没有资金时,又帮他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在镇村干部的帮助和肖要楼的辛勤劳动下,一年就把本金赚了回来。现在肖要楼的大女儿读完研正在医院实习,儿子也考上了大学,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日子越过越红火。

找准好路子,鼓起钱袋子。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搭台、群众唱戏,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超过2.3亿元,统筹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组合拳”。

扶贫要从“输血”转向“造血”,产业扶贫是核心和关键。我市累计投入1.3亿元,依托市供销系统和20余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实施量化折股、资产收益和到户种养植项目104个,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3轮产业全覆盖,累计产生收益超过870万元。依托全国农业大市、生猪调出大市和苗木花卉种植的优势,积极发动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9个,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入股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长效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对452户贫困户实施帮扶。

就业扶贫既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之策,也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减贫工作的关键之举。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全员动态跟踪走访,精准建档立卡,累计开展以“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专场招聘会50余期,为4291人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4462人。

建立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百企帮百村”扶贫专项行动为依托,累计组织动员255家各级各类企业(商会)开展结对帮扶,通过产业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等形式参与脱贫攻坚,帮扶金额达到6800余万元。

筑牢“防火墙”

建立防贫返贫长效机制

“刚摘掉穷帽子,没想到一场大病又让我几近绝望,多亏政府给我们上了防贫保险,保险公司赔付了77000余元。”东旺镇大王庄村脱贫户王彬说,正是这种真金白银的救助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2019年,市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设立精准防贫保险,每年由市财政拨付470万元专款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市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重点救助有返贫致贫风险的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困低收入户。

王彬就是精准防贫保险的受益者。王彬由于常年患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几亩土地的租金,父亲王拴良平时打零工,收入勉强糊口,在政府健康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一家人总算脱贫了,但依然存在返贫风险。脱贫后不久,王彬又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医疗费用24.3万元,医保报销15.3万元,个人自付还需9万多元,这项巨额支出让本不富裕的家庭举步维艰。正当王彬一筹莫展时,保险公司上门,经过入户核查、财产信息比对、村民代表评议、公示等程序后,王彬一家收到了7.706万元的精准防贫保险救助金。

“我们为我市10%的农村人口购买了防贫保险,但由于精准防贫保险保障对象不事前确定、不事先识别,实际上保障范围是全市约109万农村人口的全覆盖,从源头上筑起发生贫困的‘拦水坝’,有效避免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困低收入户返贫致贫。”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锁红说,2019年以来,我市共发放精准防贫保险金508.01万元,292户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困低收入户因此受益。

来源:定州日报

原标题:《数字会说话:看脱贫攻坚“定州答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