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爱莲代表:建议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实习生 韦香惠
2021-03-11 07:2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成长的烦恼”不容忽视。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烈讨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处获悉,今年她带来了《关于构建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

“青少年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厌学、自伤、自杀、网络成瘾现象比较普遍。”陈爱莲向澎湃新闻记者列举的一组北医儿童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正在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及缺乏专业师资的现实情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存在课程开设不足、偏德育化、学科化的问题。陈爱莲表示,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政策执行不到位,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所覆盖的学生、家长范围狭窄,社会、家长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由于条件限制,目前中小学对学生心理疾病治疗与干预的专业性并不强。”陈爱莲坦言,部分家长由于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将学生送到校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诊治。此外,学校因为担心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而不敢接纳已恢复心理健康返校学习的学生。

据此,陈爱莲建议应整合现有资源,构建覆盖全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基层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符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要求的场所,为有需求的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青少年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科普宣传,开展青少年抗抑郁防治工作。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设立专项经费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陈爱莲呼吁,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陈爱莲还建议,加强全国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社会各界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共青团等组织要与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情绪调适能力。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