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儿童彩妆应与儿童玩具“划清界限”

2021-04-01 14: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2021年以来,相继爆出的“大头娃娃”事件让儿童化妆品市场成为监管整顿的重点。3月,笔者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现,河南、山西等多个地方发布开展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专项整治的通告,从生产环节和经营环节均作出了监督管理的要求。

事实上,从王菲女儿直播化妆,再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吸粉无数的幼龄网红,“颜值经济”的风潮相继刮到了这些自主性意识刚刚萌动的娃娃身上。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化妆品用户逐渐低龄化,儿童化妆品销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5月,儿童化妆品整体销售额增长超1200%,其中儿童彩妆较2019年同比增长了300%。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层出不穷的儿童化妆品中,有品牌保证的绝大部分属于护肤范畴,彩妆产品少之又少。可以说,目前国内儿童彩妆市场很大一部分掌控在作坊类小工厂手里,一些明面上打着“儿童化妆品”的商家,为了争取更多利润,在产品内掺杂成人化妆品的原料成分,降低生产成本。伪造包装上的批准文号以及卫生许可证等信息,以假乱真。儿童使用这些非法产品后,轻则出现皮肤过敏、重则危害生命。

一边是蓬勃发展的市场,另一边是不断出现使用问题。儿童的爱美之心能否成为化妆品行业又一垂直性市场呢?

    笔者认为,除了在生产和经营上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还需要做的是将儿童彩妆与儿童玩具“划清”界限。

    首先是产品形态误导,为了迎合儿童审美,目前儿童彩妆大多以玩具的形态出现。五颜六色的设计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让不少家长放松警惕,把与皮肤密切接触的用品等同于随拿随放的玩具,并不去做更多的了解。

其次是销售渠道多元,儿童彩妆销售的渠道多为玩具店、电商平台,其中不乏商家借机打擦边球,模糊彩妆与玩具之间的界限,此前就有报道,在电商平台,多个声称出售“知名企业儿童化妆品”套盒的店主,实际注册商标为游戏器具和玩具类。

从2012年《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发布起,不断有儿童化妆品相关法律的出台与实施,同时在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也设置了化妆品批号查询系统,让消费者在购买前能对产品进行更多的了解。

这些方式虽然能在源头上保障儿童化妆品的安全,但只有消费者自身意识到玩具和化妆品的区别,才不至于被形形色色的产品中迷惑,让孩子的颜值乃至生命受损。

□ 何 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