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沿着环城路看新余②|熠熠生辉的大桥村

2021-04-05 18:34
来源:澎湃政务
字号

从城区出发,经高铁北站上环城路往东北方向行驶7分钟,便可到达下村镇大桥村。

农历正月十二,清晨的浓雾尚未散去,金色的阳光透过雾气照在村头白墙黛瓦的农家小楼,绿树掩映、金雾氤氲,恍如一幅独具匠心、格调高雅的油画。

素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大桥村,背靠青山、后龙山、金峰山三座山,前有平畴沃野,发源于蒙山的霞江从村前穿流而过,蜿蜒而下直入孔目江。徒步来到青山,树木清幽,鸟鸣嘤嘤,再仰望后龙山、金峰山,令人不禁感叹:大桥村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大桥村历史悠久,据其族谱记载:先祖进士及第,判新喻州,闲游览邑北,见金峰山,峰前有地盘礡,山水奇巽,遂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由鄱阳迁居新喻喻北,至今已有918年的历史。

大桥村因桥而得名。村前的霞江,联通着当时通往袁州的一条主要官道,为了出入方便,大桥村先祖定居于此后便修桥于上,人们就把这个村庄称之为大桥。在村支书彭海民的引导下,我们找到了这座饱经800多年风雨洗礼的大桥。桥属东西向、两墩三孔,桥身及桥墩为三合土浇筑,孔劵为砖砌,桥面爬满青苔,两侧藤蔓葱茏,一群鸭子在桥下悠闲嬉戏。踩着青苔石板,徜徉于桥上,昔日人们挑担、推车、放牛、打猪草,在桥上往来穿行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大桥村村子较大,500余户1700余人,走进村庄,房屋密集,村内溪水潺潺、鱼塘相连,村中心更有一眼活泉水井。泉井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至今已有515年。泉井1.5米见方,井深3米,井水清澈,水面下约1米处有一个松木井架,可防止人不小心掉入井中被淹。泉井下方有两口紧连着的池塘,阳光灿烂,十几位农妇在池塘边忙活,或洗菜,或洗衣服,或唠嗑……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彭海民介绍,泉井一年四季涌泉长流,井水满面,而且冬暖夏凉,夏天井水甜透心,冬天井水气冲天,水温常年稳定在18℃,是昔日全村村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我蹲下身子,双手掬一瓢井水,喝上两口,果真口感清爽、余韵无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500多年来,古井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大桥人,不管是生活在村里的村民,还是已经走出村子在外拼搏的游子、乡贤,古井都是他们心中不可抹去的记忆,保护好古井,开发好古井,定能让乡愁更加醇厚芬芳。

在大桥村漫步,我们注意到,村里颇有几处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毓隽厅”是大桥村最古老的祠堂,坐北朝南,上下三进厅堂,始建于宋朝乾道年间(公元1172年),至今已有849年。彭海民说,该厅原为土木结构,古色古香,厅内的木柱一个成年人双手合抱不来,是村民筹办红白喜事、祭祀的场所。几经修葺,祠堂结构没变,但如今已改建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颐养之家,成为村里老人吃饭、休闲和村民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场所,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阵地,老祠堂焕发新活力。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43年)的“集和堂”,坐东朝西,上下五进厅堂,845平方米。上世纪末改建后,成为全村主要活动中心,可容纳2000余人聚会。厅前有一个6000多平米的池塘,石栏栈道、红柱凉亭倒映水中,一阵清风吹过,美不胜收。 

沿着一条曲里拐弯的青石小径,我们来到一座黄砖红瓦的洋楼前,这便是大桥村久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彭氏洋楼,也是上高会战中国军队第74军85师师部遗址,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氏洋楼因房主人彭克勤而得名。彭克勤是大桥村人,早年毕业于江西法政专科学校,后东渡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专修政治经济,归国后又受训于江西吏治训练所。1928年至1943年历任余江、星子、九江、新余、上高、乐平、泰和七县县长,后因脑溢血病故于泰和任上。该洋楼兴建于民国二十年代末期,是典型的仿欧式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的洋楼小别墅,占地500平方米。周围有高约3米的红陶砖围墙,洋楼高三层,砖木结构,九脊四坡屋顶,正中开设欧式立体天窗,屋面为红陶瓦片覆盖。据市博物馆馆长高增忠介绍,建造洋楼的瓦片、钢筋、水泥等材质,当时均为湖北汉阳生产或进口,经长江、赣江船运至南昌码头,再由人工车运至新余,木材、砖块则取自于附近的蒙山。

彭氏洋楼是一座抗战文物。1941年抗日战争上高会战前后,国民党19集团军第74军58师进驻新余县,58师师长廖龄奇及其师部机关驻居在洋楼达5个月之久。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部队是冬天来的,春暖花开时离开。1949年解放后,洋楼又作为中共江东区委、区公所办公楼,直至1956年撤区改乡。1956年后,洋楼又作为大队部办公楼,一直使用至2001年。

站在彭氏洋楼前,“铁将军”把门,因没有钥匙,无法进入楼内参观。彭海民说,2001年大队以3万元的价格把洋楼卖给了村里一户农民,便一直空闲至今,如今房主在街上买了房,也没在村里居住,所以拿不到钥匙。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次与房主洽谈回收事宜,但一直未果。

看着紧闭的大门,我想,作为承载了90年地方历史变迁的建筑,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无疑应该更加积极作为,不能任其大门紧闭,拒人于门外。要充分挖掘彭氏洋楼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保护的基础上尽快开发利用,努力将其打造成新余市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助推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彭氏洋楼前面有一排砖瓦房,是昔日的大桥医院,现已闲置。作为江东区行政中心,大桥村曾经很“辉煌”,拥有影剧院、银行、学校等公益机构。特别是近900平方米的影剧院,让村里人记忆犹新。在彭海民指认下,我们找到了影剧院的遗址,只剩下一段2米多长、爬满青苔的三合土浇筑的矮墙,曾经气势恢宏的剧院早已不见踪影,原址上矗立着一幢幢新建的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房,乡村正在悄然发生蝶变。

“有学与德而显著,无学与德而衰替。”历经900余年沉淀的大桥村,其精神文化遗产愈加弥足珍贵。“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深入村民骨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世世代代、家家户户都懂这个理。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大桥村共有360余名学子考取大学,其中最多的一年考取了10多人,可谓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处事曰义、治生曰勤”的家风家训,激励村里九成以上村民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起了新楼房。还有“种德殆后、明伦是先”“行必孝悌、语必安详”等等家规早已记入族诫里,深深融入一代代大桥人的血脉中。

彭桂宝是土生土长的大桥人,别看他只有初中学历,谈起大桥村史,却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不愧为大桥村的“百事通”。彭桂宝说,正因大桥村人文底蕴深厚,淳朴家风村风代代传,所以先后有下村镇梁家村人、元末明初理学教育家梁寅,欧里镇白梅村人、明朝太常少卿、詹事府詹事习嘉言等名人、官员为大桥村家谱作序。鲁迅夫人许广平的祖父、浙江巡抚许应骙也曾赠送一块匾额给村里一乡贤,为其祝寿。

走出大桥村,已近中午。在环城路上回望这座千年古村,我心中突然涌起更多期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依托新建的环城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桥村完全有理由变得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作者:何智勇

来源:微信公众号“蒙山听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