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巾帼在线|中国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就在这里!

2021-04-08 13: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走进你,倾听你

展现女性风采,记录时代故事。各位听众,欢迎收听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特约播出的《巾帼在线》节目,我是悠扬。

在乌江河畔,素有“川黔锁钥、黔中咽喉”之称的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坐落着一个孕育“巾帼风范、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之地,这就是被称为“中国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的息烽县养龙司镇堡子村。堡子村妇女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追求平等、维护权益、敬业爱家、敢为人先,在发展中建功立业。今天的节目我们跟随息烽县妇女联合会主席王继芳与巾帼志愿者陈洪芳的脚步一起走进堡子村。

▲王继芳在村民家中调研

Q:

王主席,您好!

A:

悠扬,你好!贵州综合广播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Q:

在现当代,中国男女同工同酬的今天,堡子村“巾帼风范、敢为人先”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A:

我们息烽县养龙司镇堡子村有“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之称。50年代,针对“同样干一天劳动,男人计七个工分,女人只记两个半工分”这样的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以堡子村易华仙、文安荣等为代表的妇女率先向合作社强烈要求,提出“同出一天工,男女要计同样工分”的权益要求。围绕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堡子合作社引起了一场大争论。经过社党支部、合作社反复研究,最终明确规定:实行不论男女都应该根据生产质量的好坏和生产数量的多少来评定工分。

此举大大调动了妇女们的生产积极性。1954年,堡子合作社率先实施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迹被时任养龙区妇联主任肖贵荣写成《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简报,1955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主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收录了此文,并亲笔为这篇文章题写编者按:“这一篇文章不长,容易看,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毛主席的亲笔批示,让堡子成为推动全国妇女解放浪潮的一面旗帜。

“巾帼风范、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一直以来在堡子村都得以很好的传承和创新:

一是堡子村妇女人数、参政议政比例较高。近年来村支两委成员中女性占比80%,入职人员中女性占比80%;历年大学录取人数中,女生占比60%。有女性创业致富能手9名,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

二是堡子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强。堡子村充分发挥妇女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村党支部的引领示范下,全村党的建设、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发展。当前,以堡子为核心,辐射灯塔、幸福等村,以党建为统领,弘扬巾帼示范力量,“中国·堡子半边天发祥地”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些制度机制、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群众“三感”与日俱增。

堡子村自2009年以来获“全国妇女教育基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省文明村”、“贵州省卫生村”、“全省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

▲王继芳在村民家中调研

Q:

传承堡子精神,堡子村妇女同胞做了哪些工作?

A:

今天,堡子村融合了新时代女性的时代精神和“半边天”文化精神,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设立了“巾帼党员先锋岗”,并组建巾帼先锋“六支队伍”(即法治宣传、村寨美容、民俗文化、困难帮扶、义务巡逻、纠纷调解六支队伍),充分发挥妇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打造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

同时,以“妇女之家”为抓手,创建了“巾帼和谐家园”“巾帼美德家园”“巾帼平安家园”“巾帼生态家园”四大示范阵地。在全村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新风尚,并选树“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的典型;依托儿童之家,建立了半边天幼儿托管中心,招募“爱心妈妈”和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好家风好家教”活动。获得了省、市两级“幸福家”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示范实践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堡子村社会和谐、乡风文明。

除了“一岗六队”,堡子村妇女们在其他方面也奋勇争先、勇当先锋。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战役中,全村妇女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守卡在一线、关爱在一线、走访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帮助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依托半边天旅游文化品牌,培育引进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近创业就业、经营乡村土特产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成效,为打赢两场战役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4年,针对男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以堡子村妇女主任文安荣为代表的妇女率先提出“同出一天工、男女要计同样工分”的权益要求。当年,堡子村开展了一场大争论,最终文安荣等人的诉求得到了采纳肯定。直至今日,堡子村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充当主力军作用。今天的节目我们还联系到了文安荣的儿媳妇陈洪芳,请她给我们讲讲这段故事。

▲农业庄园工人丰收时的喜悦

Q:

陈洪芳,你好!

A:

悠扬你好,贵州综合广播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Q:

现在,文安荣老人和你们住在一起吗?

A:

是的,我们一大家人住在一起。

Q:

她老人家身体怎么样?

A:

婆婆身体很好,每天按时吃饭休息,有时候还散散步。

▲文安荣与四个儿媳妇的合影(第一排左二陈洪芳,第二排老人文安荣)

Q:

当时的妇女同胞是怎么争取同工同酬的?

A:

1953年,全国各地掀起农业大生产热潮,堡子村1954年底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的男社员轻视妇女,不赞成妇女出门干活,当时民间相传这样的谬论:“妇女下田,天干三年”、“婆娘掌犁,牛瘦脱皮”,全村23名女社员只有三四个出工。她们和男社员做同样的活,男社员有七分,而女社员只有两分半。

以易华仙为首的众多女社员表示不服,并提出抗议说:“解放前妇女没有下田,为啥天也干?妇女没有掌犁,为啥牛也脱皮?”。据婆婆回忆,当时有多名妇女就和男社员们比赛,后来妇女们的收成并不低于男社员,最后经支部和妇联讨论,男生和女生做同样的活,就应该拿同样的公分,并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原来看不起妇女的男社员说:“妇女下田,不是天干三年,而是一年跃过一年”。

Q:

与婆婆生活多年,文安荣老人哪些品质对你影响最大?

A:

婆婆一生勤俭持家、敢为人先的性格品质对我影响最大,我现在工作遇到困难、有懈怠的时候,一想到婆婆就浑身充满了力量。

Q:

追求平等、维护权益、敬业爱家、敢为人先的堡子精神催人奋进,承载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印迹,谱写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壮丽篇章。

原标题:《巾帼在线|中国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就在这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