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有的作家,能让一座城市闪闪发光?

2021-04-15 19: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爱作家的 广西师大出版社

跨入2021年已有三月,若回顾新年的第一季度涌现出的精彩影视作品,就不能不提及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纪录剧集《假装我们在城市》。

《假装我们在城市》官方海报

有读者曾提到,“看《假装我们在城市》最大的感受是,'作家'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观察、感受、思考和记录甚至是评论,其实没有什么门槛的。”

斯科塞斯算得上是弗兰·勒博维茨的头号粉丝,以至于为热爱“吐槽”的弗兰专门拍摄了长达7集的系列纪录片——或许说这是一场长达210分钟的单人顶级脱口秀更为合适。

左:斯科塞斯 右:弗兰

在影片中,弗兰带着偏见看纽约,从城市的日常生活开始吐槽,到对交通、文化、艺术、金钱等话题发表看法。弗兰也带着镜头记录下了她眼中的纽约:人行横道、地上的涂鸦与广告、铭牌、纽约的噪音、时代广场、剧院、地铁、物价、新闻报纸摊等等。

左右滑动查看《假装我们在城市》片段截图

人们提起纽约时,总给它贴上类似“国际化”、“大都市”、“摩登”的标签。对弗兰来说,纽约更像是她可亲的“敌人”,毕竟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像弗兰一样表达对纽约的“爱”——以表达不满的方式。

她的生活方式在整个纽约都算得上是独一无二。早晨步行出门,在路上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观察街道。在地铁上永远把双手插进口袋里,即使是一颗钻石掉落到地上,她也绝不会去捡,因为“没有什么比纽约地铁更脏了”。喜欢参加派对,但是却从不在家里办party,原因是为那些醉汉准备食物实在是太麻烦了,或许他们还会吐在自己的书上。她讨厌互联网,讨厌年轻人,并且不介意用年老作为借口无限远离网络。家里没有电视和电脑,可能有一台收音机,用来收听最新消息,其他的角落,都堆满了她一万本书。

独特的弗兰勾勒出独特的纽约,当我们跟随她一起观察、感受、记录、思考,啼笑皆非也好,拍案叫绝也罢,都是城市的专属延展。

城市的一呼一吸与人的一颦一笑息息相关,由人到城,由城到人,来跟随这些作家品味城市的风韵吧。

1

川端康成与千年京都

受祖父的影响,川端康成从小就阅读了《源氏物语》《万叶集》等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流连其间,沉浸于淡淡的多愁善感之中。多年以后,他把这段经历称为在“唱不懂得意思的歌曲”,每当提笔写作时,那旋律都会在心中回荡。因而,他的创作自始就与日本的传统美建立了密切的内在联系。二战期间,川端康成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再次沉醉于阅读《源氏物语》,感到“上千年的文学和自己却是如此融洽无间”,得到深深的抚慰,心想:“我必须与流传下来的传统一起永生才行。”他把这种“乡愁”进一步寄托在作品中,不少身在异国的军人写信告诉川端康成,他的作品让他们“思念起日本来了”。

川端康成

但是,川端康成这种“悠然忘我”的状态很快受到了冲击。战争结束后,面对国家的破败、民族灵魂的失落、挚友的去世,他在孤苦、哀愁之中悟到,“民族的命运兴亡无常,兴亡之后留存下来的,就是这个民族具有的美”,并坚定了继承传统的信念。

京都——这座凝聚着千年传统的古都,就是从这时起走入了川端康成的内心。1947年和1948年,他曾两次应邀到广岛访问,每次从废墟中归来,他都会去京都,流连于它的风光和古典美术作品。他在这里找到了心灵故乡,开始从中汲取丰富的灵感,传统之美在他的作品中绚烂多姿地绽放,他对京都的情感也愈加浓厚。

京都风光

然而,上世纪60年代日本现代化建设的冲击破坏了原生态的京都。川端康成下定决心,要着重描写旧的都城中渐渐失去的风物。在他看来,它们“比人与故事更占有主要的地位”。他住进了京都,开始为守护民族传统之美而写作。当坐在窗畔看着细雨丝丝落下时,他感到时间仿佛静止,并清楚地意识到,“宁静这种感觉,只属于古老的日本”。

千重子经苗子一提醒,抬头扫视了一边四周的山,山峦冷冷的蒙上一层朦朦的雨雾。挺立在山脚下的杉树,反而显得更加清新了,不知不觉间,小小的群山仿佛所在雾霭中,渐渐失去了他的轮廓。就天空的模样来说,这种景象同春物的景象是不同的,也许可以说,它更具有京都特色。再看看脚底下,地面上已经有点潮湿了,不一会儿,群山弥漫了雾霭,笼上一层淡灰色,雾霭渐浓,从山谷落下来,还掺着一些白色的东西,这就成了雨雪。

——川端康成《古都》

这是川端康成在《古都》一书中对京都景色的一段描述。在他的笔下,有平安神宫的樱花、嵯峨的竹林、北山的园杉、青莲院的楠木,京都这座千年古城展现了几乎所有的风貌。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书中看到京都的各种大小祭典,从非常著名的三大祭:祇园祭、葵祭、时代祭、鞍马火祭,一直到其他各种小型的祭祀活动。另外还有很多京都的老店,比如专门卖豆腐皮的汤波半,或者专门吃甲鱼的大市,也都出现在了书里边。

整本小说几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京都旅游指南,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川端康成的书迷拿着这本书一一寻索书中人物走过的路线。这样一场文学之旅可谓是妙趣横生。

川端康成作品《古都》

2

海明威与曼妙巴黎

1921年,新婚不久、还未出版一部作品的海明威全家移居巴黎,在那里度过了七年时光。

海明威

在那些灰色寒冷的日子,大清早,年轻的海明威夫妇经常沿着圣·米歇尔站台散步,默默观察着白天要开张的书商。巴黎圣母院矗立在那里俯瞰着他们位于圣路易·艾勒易大街上的摊铺,这些卖书的逐渐跟海明威熟悉起来,而且因为是常客,他也熟悉起他们来。他们来自左岸的旅馆,来自进入这个城市的轮船,经常给海明威寻找并且适当地保留用英语写的书,因为那时他还没有开始学法语。

海明威从罗丹美术馆出发,沿着瓦雷纳大街向卢森堡公园(巴黎市内最大的公园)散步的路上,会充满层出不穷的灵感。简单的拱门变成了画框,从那里可以饱览巴黎城的宏伟壮丽。无需多大运动,沿着这些街道独自行走就会有不少收获,这些赐赠会自动呈现给艺术家的灵魂。海明威喜欢让这些景象走进自己的记忆和经验,它们会成为生活以及未来要写的小说的内容。

巴黎风光

诱惑始终在那里,近邻一家温馨舒适的咖啡馆等着海明威光临。外面灯光明亮,摆着很多散布到人行道上的小桌,总是吸引着海明威进去待下来,写上几个小时的东西。夜幕降临这个城市时,海明威就坐下来回想自己的观察所得以及在这个新地方参加的活动——这个城市现代主义的光芒闪烁明亮,召唤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巴黎为家,让万物焕然一新。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流动的盛宴》

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不计其数,海明威笔下这席“流动的盛宴”或许是其中最令人流连、唏嘘的。《流动的盛宴》记录的正是上世纪20年代海明威在巴黎的这段旅居记忆,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三十多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那些人、物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个人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

在《流动的盛宴》中,海明威提到圣日耳曼大道上的lex。海明威在巴黎待的整个时期,经常会出于不同的原因使用不同的咖啡馆。有些用来行罗曼蒂克之事,有些用来写作,有些用来探讨商务事宜。他驻足在lex咖啡馆写东西时,喜欢张望对面的bonaparte路,凝望圣日耳曼despres的那座历史悠久的修道院,巴黎城最古老的教堂。他会要份aperritif,然后打开自己的记录本,开始写起东西来。他认为,巴黎诱人在其伟大。

海明威笔下,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是近乎完美的,花园、咖啡馆、书店、酒吧、餐厅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趣的人,他与斯坦因、安德森、庞德、菲兹杰拉德、乔伊斯、福德等英美作家交往的情景也在书中一一展露开来。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也毫不避讳地谈及相关话题,不满、失望,但仍坚守着一份理想主义。我们能从书中窥见的,不仅是曼妙巴黎,还有一群被时代困住又不甘的年轻人。

海明威作品《流动的盛宴》

3

王安忆与韵味上海

旧时的上海,繁华与孤寂并存,鳞次栉比的房屋以及璀璨的灯光为其掩上了朦胧的色彩。

王安忆幼年来到上海后,跟着母亲住进了淮海中路的一条新式里弄,生活了19年。新式里弄是钢窗蜡地,前门是院子,后门是后弄厨房。弄堂有前后两排房子,总共十幢,前排是单开间,后排是双开间,两大一小。

在这城市的街道灯光辉煌的时候,弄堂里通常只在拐角上有一盏灯,带着最寻常的铁罩,罩上生着锈,蒙着灰尘,灯光是昏昏黄黄,下面有一些烟雾班的东西滋生和蔓延,这就是酝酿流言的时候。这是一个晦涩的时刻,有些不清不白的,却是伤人肺腑。

——王安忆《长恨歌》

《长恨歌》中这段关于弄堂的描写或许就来自于王安忆的幼年记忆。

你真要佩服上海市民生活的决心,任何变故的时日,都妨碍不了他们享受生活,这生活不是华屋美肴,只是一点小小的簇拥着的吃喝游乐,可也正是这些小乐子,是可嵌在变故的缝隙角落里,震也震不落,抖也抖不掉,将时日砌得很结实。

——王安忆《王安忆的上海》

在《王安忆的上海》这本书里,收录了王安忆的十七篇散文,大多数都是她描写的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童年。

王安忆

读王安忆的小说,总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到青春柔美之感,这与她平淡如水的心性息息相关。在上海居住的数十年岁月让她深知,都市精致奢靡的表象之下,存有的是平常市井中珍贵的淳朴本真。王安忆用诗化的语言勾勒故事,并通过使用大量短句的方式,让文章拥有诗歌般的旋律,营造出似断又续的意境,而同时,她又能以最朴素的词句来打动人心。另外,这种清纯柔美还体现在她的文中所描绘的淡雅的色彩。在她的笔下,金谷巷女孩的衣着是“墨绿条儿的,文静苗条;粉色花纹的,鲜艳娇嫩”,弄堂的每一事、每一物流露着淡雅,透着朴素的底色和沉静的韵味。

比起张爱玲的灰白色调,王安忆展现的上海流溢着银白色的光泽。对于这座绚丽的城市而言,她终究只是一名他乡的来客,如此深刻的认知促使她愈加冷静客观地描摹这里的一人一事。与此同时,王安忆的字里行间同样交杂着明亮的繁华,那是一种通透温润的基调,使人读时似身处一片平和悠远的环境中,想起她曾居住的那处静谧连绵的弄堂。

上海弄堂

不同于张爱玲一贯的老上海背景下悲剧性女性人物的撰写,王安忆更多的展现的是上海这座城市对女性的滋养。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古迹、江南的吴越文化、西方的工业文明交织下形成的海派文化、列强殖民影响遗留下的殖民文化都是上海独特的组成色彩。王安忆眼中的上海是繁荣的、开放的、包容并蓄的,虽然封建的痕迹仍然在弄堂中存在,但社会已经给予了人们较多的自主权,可以追求自由,获得解放,这样的上海不失为一个可寻觅的美好明天。

王安忆作品

编辑丨廖茹画

实习生丨吴越

原标题:《为什么有的作家,能让一座城市闪闪发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