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交通设施|高违章路段,工程整改不能光图快

官阳
2021-04-15 12:5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近日,佛山地区广台高速公路高违章路段的一则视频引发热议

据佛山交警官方消息显示,该处“电子警察”抓拍设备于2020年3月18日启用,截至今年4月1日,累计抓拍交通违法行为184373宗。违章行为主要是途经车辆压实线变道,尽管网民反映的某商业APP显示“共有624149人在该处违章”与实际情况不符,但短短12个半月就有18万起违章,每天平均约490起交通违章发生在这一个位置上,确实已很惊人。

此处路口短短12个半月有18万起违章,每天平均约490起交通违章发生在同一位置。截屏图

佛山交警的公告还显示:广台高速43公里200米路段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前往江门市和佛山市高明区(云浮市新兴)方向的分岔口,单向年均车流量约为1900多万车次,该处标志标线、提示牌由道路业主单位按《道路标志标线》国标设置,经过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据统计,“电子警察”启用后,该路段交通事故总数由上一年的85宗下降至39宗,同比下降54.1%;事故受伤人数由13人减少至3人,同比下降76.9%,对预防、减少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

梳理交警的公告,会发现几个值得思考的数据和对应问题:

第一,全年1900万辆车,平均每天52000辆车,要从4车道驶入6车道,车道是平均对称分配的,等于从2+2车道变成3+3车道;第一个问题就是,日均52000辆车的路,到底需要几条车道?车流量对两个方向是均等的吗?

一条车道1900辆车一小时,是交通工程师应掌握的基本数据概念,这里两个方向,都是2对3的对等分配,其技术合理性的依据是什么?这么多车道,在很短的距离内完成车道变化,选择难度自然会增加,驾驶任务负荷会急速放大。所以,首先要思考的是,这条路在设计道路断面时,考虑过设计这么多车道的必要性吗?对其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合理性,做过哪些评估呢?

这些问题也许没有答案。但有一个基本常识是,2车道进3车道,从通行能力上说,有很大疑问,除非前面接下来有一条做辅助减速车道,否则基本是浪费了。而且,在匝道位置,突然加宽车道,这是鼓励提速还是降速呢?

第二,该路段安装监控前,一年出了85宗事故,加装监控和增加车道实线后,下降到39宗。什么概念呢?安装监控后,这里平均一个月还会发生3.25宗事故,接近每周一宗;违章(潜在事故诱发行为)平均每天490起!从这组数据能看出,交警初衷是好的,降低事故的措施起了作用,但除了执法手段外,面对仍高企不下的违章率,在管理方面,有没有相应的意识和对应的激励机制,让大家省察个中原因呢?

第三,交警公告已提出,这段路的标志标线设计,是符合规范并验收合格的。这是否意味着,每天有近500个不合格的驾驶人经过这里呢?为什么这些驾驶人一路遵纪守法,到这里就违章了? 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有没有什么激励机制,让设计人员仔细斟酌,而不是简单抄规范呢?再深一步,在制定规范时,想没想过设计工作所需的灵活性、对优化设计的宽容度和激励机制问题呢?

接下来,再看看交警官微上提供的优化对策:在交警部门的积极协调下,业主单位即日起对该路段标志标线集中进行优化改进:

1.在该处现有的实线右侧增划虚线,使右侧车辆可以变道往江门方向行驶。

2.在该岔口远端处施划地面文字标识,在3公里处增设龙门架设置分道提示标志和地面文字标识。

3.在临近岔口的2公里、1公里、500米处的地面增加施划文字标识以及分道提示标志,清晰指引车辆往相应方向行驶。

4.在临近路口前1公里处解除货车靠右行驶管制措施,便于货车提前变道。

上述这些措施正确吗?表面看,都是应该做的。但面对一个问题如此之多的路段,媒体曝光后短短几天,就快速做出工程调整,其专业性是否有评价流程?交通工程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是怎样的?

具体来说,有关部门盯着这段路做简单调整时,有具体的流量特征数据调查和道路通行能力评估吗?如果不系统评估车道分配的合理性,而是简单遵循对称美原则,一分为二,仅调整车道上的操作点位置和接近操作点的告知位置和告知频率,对应改善空间会有多大?原来变道操作带来的事故风险,被添加实线和监控强行抑制住了,现在又把一个方向的换道改成虚线,在原来高风险位置,再次允许车辆向一个方向换道,是对原来错误的驾驶决策开个口子吗?其技术逻辑和合理性在什么地方呢?

2020年11月,上海,马路上的标志标线和车辆的运行轨迹。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很多专业问题的答案,无法在一两天内就得到。但是,这些技术意识,应该在哪个层面建立,并以什么样的机制保障呢?

驾驶人接近操作点之前,需要选择车道,需要根据流量寻找车流空隙,需要调整车速,并提前知道操作点的准确位置,要有充分提前的时间和距离进入正确的车道,尽量减少对其他车辆的干扰。理想的设计,还应考虑路侧冗余空间,去除多余车道。目的都是降低驾驶任务负荷。

因一阵舆情风暴,在几天之内,这些改善就能快速达成吗?这种决策流程和操作方式,是对交通工程技术价值的尊重吗?但反过来看,一个交通工程专业微信群里,一位颇有经验的交通工程师说,这段标线的设计费,按照规定,依托造价计算(即标线的施工和材料费),大概可摊为8元人民币。这也令人很无语。

在日常工作决策里,对技术专业的不尊重,会导致管理机关的信任危机。冤枉事小,丧失信心事大,值得深刻思考。遇到这样的事件,不应仅思考技术对策,更应思考的是为道路运行管理寻找到真正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交通工程设计者和交警,都能有更健康和合乎逻辑的工作方式。如果急急忙忙治标不治本,问题还会重复显现。

(作者官阳系交通从业者)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