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筑牢精准反诈“防护墙”

2021-04-16 19: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此,陕西省安康市公安局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一把手”工程,层级夯实责任,通过构建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打法、机制制动等措施,全力守好百姓“钱袋子”,实现“两升两降”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健全一套反诈体系,做强“专业队”

电诈犯罪大多是专业团伙,分工细致,安康市公安局坚决“以专制专”战术,加强专业反诈防诈案件快侦快破,有力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一方面做强安康市反诈中心,通过补充专业人员、强化派驻、优化重组、创新机制等措施,建强专业研判、专业侦察、专业防范3支队伍,建立安康市公安局打击处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大数据防范中心,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做精各县区反诈中心,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占比较大的汉滨、旬阳、紫阳、汉阴4个县区依托合成作战中心,建立县区反诈中心,在12个县分局组建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业队,通过专业化建设,形成全市反诈中心体系化,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大数据手段深度研判,坚持信息化合成导侦、多警种联合作战,快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及时止付、冻结、挽损、追赃,确保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

2020年7月27日,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反诈中心接到汉滨区汪女士报警,称在微信遭遇“杀猪盘”电信诈骗被骗27万余元。汉滨分局第一时间成立“7.27”专案领导小组,抽调指挥中心、刑侦、网安、特警、巡警、政工、城郊派出所等民警集中会战。专案组历经40余天深度研判,通过资金流向下研判15级,查询银行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1000余个,信息流扩线虚拟身份3000余个,从海量数据中抽丝破茧,最终确定潜藏团伙成员身份及犯罪证据。

同年9月4日,专案组派出先遣组前往河北邢台开展扩线工作,经过民警锲而不舍的持续追踪、研判、侦察,迅速查明潜藏在河北邢台的团伙整体架构。9月10日,专案组开始收网行动,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警方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专案民警辗转4省5市奔袭6000公里,昼夜奋战48小时,抓获该涉案团伙人员35名,刑事拘留13人,缴获赃款现金100万元、作案手机50余部、作案银行卡200余张、U盾43个及作案车辆2台。

完善平台整合资源,用好“杀手锏”

针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技术含量高、传统侦察手段支撑弱这一难题,安康市公安局坚持“以专制专”,打造反诈“利器”,用好“杀手锏”,严防严打电信网络新型犯罪。

在公安部反诈平台的基础上,安康市公安局加强本地技术反制手段建设,通过购买服务,搭建本地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平台,利用96110对潜在被害人进行预警,安康市反诈中心实行“7×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市县预警劝阻工作群,提升全市宣传防范反诈防诈质效。同时,该局持续不断升级安康公安大数据一体化智能合成作战平台建设二期项目,购买大数据分析系统,向各县分局开放权限免费使用,为全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强大信息技术资源支撑。

其中,安康市紫阳县公安局紧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多发态势,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列为“平安紫阳”建设重点项目,创新建立“防控全方位、打击全链条、治理全覆盖”的“三全反诈”工作体系。二是利用信息科技手段,依托电信网络犯罪预警平台,组成大数据、云系统实战应用,以无缝化时效衔接筑牢反电诈防火墙,实施靶向保护。群众扫描包联民警推广的防诈骗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注册使用“终结诈骗服务号”,在诈骗分子打电话或通过虚拟网实施诈骗时,预警平台立即推送预警信息到注册群众手机上,及时阻断资金输送链条。三是运用“紫阳公安”公众号为网络阵地,成立指尖工作室,防范预警转发到警务群、微信群,不间断滚动发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信息,引导群众了解电信诈骗类型,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四是坚持社区治理现代化与“一标三实”采集,“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统筹结合、整体推进,做好“诈骗电话打不进来、诈骗短信发不出去、诈骗网站登录不上、诈骗钱财转不出去”。

创建四项反诈机制,打好“组合拳”

思路决定出路,安康市公安局坚持创建合成反诈实战运行机制、行业治理机制、全民反诈机制、侦察打击新机制“四管齐下”,挥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组合拳”,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创建合成反诈实战运行机制,按照这一思路,安康市公安局制定出台《安康市县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建设规范(试行)》,在全省率先建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专家人才库和研究室,专家人才库首批聘请专家20名、聘请骨干人才78名,由各县区派驻安康市合成作战(反诈)中心轮战轮训,共培训反诈骨干民警500余人次。

创建行业治理机制。探索建立《安康市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行业治理“六项机制”》,落实涉诈人员动态管控机制,通过数据交换、常态宣传,一案三查,曝光惩戒等机制落实落地,使涉诈人员排查率、采集率、录入率均达到100%,实现“系统内部零发案、关联人员全覆盖、服务对象不遗漏”。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破小案、暖民心”工程,探索建立《安康市公安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四个一律”工作新机制》,确保做到“四个凡是”,即凡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一律由市公安局组织研判、侦察经营;凡是省厅督办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电信诈骗案件一律由市公安局提级强办、合成打击;凡是案件侦办中涉及黑灰产业链的一律做好一案三查、深挖彻查;凡是侦办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一律打财断血,追赃挽损,切实提升打击治理整体成效。

创建全民反诈机制。2021年新年伊始,安康市宁陕县委、县政府在充分研究全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无电信网络诈骗县”创建这一项“民生工程”,将全县所有党委政府部门、省市驻地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创建范畴,按照2021年30%,2022年20%,2023年 的创建比例,逐年确定创建单位,年底同意考核验收,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的反电诈新格局。1月14日,由安康市公安局承办的“无电信网络诈骗县”创建启动仪式在县文化广场举行,现场群众争先恐后在“全民反诈、你我同行”的横幅上签名,共同留下自己的“反诈宣言”,标志着安康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诈全民战争正式打响,受到群众广泛赞同。

创建侦察打击机制。安康市石泉县公安局建立“三专三联三防”打击防范体系,即采取刑侦专门主责、专业打击、专项攻坚措施,不断强化“包联”连责 、“联席”共责、“联动”担责主体责任,做到事前预警防、事中打击防、事后追赃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实行“属案属地”主责制度,所发电诈案件全部归口刑侦大队主侦,辖区派出所辅侦,在案件全部归口刑侦大队主侦,辖区派出所辅侦,连带考核奖惩;二是组建以“刑侦民警+网侦民警+派出所民警”为骨干的打击电信诈骗专业队伍,通过每周一次“夜校讲堂”实战案例业务培训,增强民警侦办电信诈骗案件的感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提升案件侦破率;三是出台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专项工作规范,强化规范运行,集中精锐力量攻坚;四是建立局领导包联所队、警种领导包联责任区的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联防连带责任工作机制,确保各责任区“一名科级干部+社区民警”常态督促企事业单位开展内部防范;五是建立公安、金融、电信、综治、市场监管等部门反诈防诈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以案研判,论案定策,补缺漏洞,形成快速打击合力;六是建立联席会议与各成员单位紧急查询、止付、冻结机制,当有疑似诈骗警情发生时秒级响应,迅速实现查询,止付、冻结;七是创新防诈事前预警防范机制,形成公安机关与金融等部门打击防范电信诈骗强大合力;八是创新事中阻止防范机制,构建警民融合反诈防诈防火墙;九是创新事后追赃防范机制,确保现发案件下降、财产损失减少、群众安全保障提升。

精准防范和高效打击治理是解决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必由之路,安康市公安局通过强化市县两级反诈中心体系化建设,优化合成作战中心,反诈中心人员重组,强化人员派驻,持续推进资源整合,创建完善系列反诈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具有安康公安特色的打防管控一体化运行新模式,奋力实现破案数上升、抓获人数上升、起诉案件数上升和发案数下降、群众损失下降的“三升两降”反诈目标,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势头,用心用力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让人民群众幸福满满。

据统计,2020年安康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获率同比上升175.3%,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324.8%,百起案件抓获率达75.6%,起诉案件同比上升160%,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共预警劝阻28086次,线索劝阻反馈率达99.7%,止付账户8800余个3.18亿元,冻结账户1361个4590万元,返还涉案财物15场次共计3700余万元。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和省委安排,陕西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九指导组对我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驻点指导。指导组进驻期间设立值班电话:0915-3328899;0915-3525891;邮政信箱:陕西省安康市第001号邮政信箱。指导组受理电话时间为每天(节假日除外)8:00---20:00,受理信电截止日期为6月中旬。指导组主要受理反映我市及所辖县(区、市)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和监狱政法干警问题的来信来电。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问题,将按规定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原标题:《筑牢精准反诈“防护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