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 | 群众的事无小事!教育厅驻村书记张继梁的1001个日夜

2021-04-17 16: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阳春四月的牛张楼村油菜花开得正灿,一条条干净平整的水泥路旁用心栽种了笔挺秀丽的元宝枫,一排排实用美观的太阳能路灯顺着道路延伸到村里唯一一所幼儿园。不远处,高温大棚里的南瓜秧上硕果累累,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打包、装车……在这幅乡村风景画卷徐徐展开的背后,谁又能想到,这里曾是出了名的省级深度贫困村?

2018年2月7日,山东省教育厅青年干部张继梁来到这里,成为一名省派村党支部书记。从村子破败不堪,到村民安居乐业,三年来,牛张楼村发生的变化地覆天翻,一辆破旧自行车见证了这位省派驻村书记的1001个日夜。

2021年4月14日12点,在张继梁任职期满的述职大会结束后,牛张楼村乡亲们来和这位驻村三年的党支部书记亲热握手。

一次难忘的述职

“群众的事无小事,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自己的心事。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才能走进老百姓心里,老百姓也才能把你当成是自己人。”——(引言)

2021年4月14日对张继梁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这是他担任牛张楼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驻村工作的第1001天,也是他任职期满述职的重要一天。

张书记的事儿,就是村儿里的大事。

早上8点,牛树德就和来自前牛楼、后牛楼及张楼三个自然村的村民们相聚在牛张楼村党支部门口,一起迎接张书记的到来。8点半,身着笔挺黑色西装的张继梁笑盈盈走来,左胸前的一枚党徽格外醒目。

看到眼前的村民们,他先是吃了一惊,继而笑劝大家“晚点来,别耽误农活”。这天的太阳尤其热烈,迎着光直照得人睁不开眼。即便张继梁发了话,村民们还是恋恋不舍地徘徊在大院儿附近,生怕错过“为村里办了大好事儿”的张书记述职,他们“实在舍不得他的离开”。

“小来,你能不走呗?要走你得给俺留个像,我想你的时候看看。”在村民们的搀扶下,97岁的牛王氏颤巍巍地走进村党支部大院里。一步并作两步走的张继梁连忙迎上前去,紧握起老奶奶的手,使劲儿点着头。村民庄绣真在一旁感慨道:“咱说实话,真不愿意叫他走。等他真要离开牛张楼村那天,俺们得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把他送去镇上。”

双腿自然垂落下来、侧坐在脚蹬三轮车后斗上的65岁牛德社,左手食指和中指正夹着烟嘴儿悬在半空,两眼紧盯在不远处忙里忙外的大高个子身上。“听说老张要走了,俺真舍不得啊。牛张楼村原先是个烂摊子,老张来了之后,给村里修了路,装了光伏发电,设了老年活动室,建了图书馆,还有了幼儿园,我真是百分之百的满意。”

…………

微风拂来,空气里溢满了油菜花的清香。日头渐渐升高,照得人温暖而舒适。上午11点,省委组织部考核组来到牛张楼村,村民们见状纷纷赶来,随张继梁一道去往党员活动室。屋里很快就坐满了人。

“大家好,我是张继梁,是省派驻牛张楼村党支部书记。三年时间里,村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由2018年的全镇第63名跃居到去年第4名,被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述职开始后,张继梁详述起了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份由一个个数字组成的工作总结,不仅是在向考核组汇报,更是对相处了三年的牛张楼村民们的一个交代。

“张书记经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是:群众的事无小事,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自己的心事。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才能走进老百姓心里,老百姓也才能把你当成是自己人。”汶上集镇副镇长邹爱花回忆道。

一场令人难忘的述职大会仍在进行,屋子里不时传来阵阵掌声。此情此景,张继梁和牛张楼村民永远都会记得。

三年时间里,牛张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运动场所,正是老年人们的好去处。

20年来发展的第一名党员

“这三年来我一直在扎根,这个根是扎到百姓中间去,扎到基层的土壤里去。”——(引言)

述职大会上温暖和睦的场景,是在场所有人无论如何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要知道,三年前的牛张楼村是镇上乃至县里出了名的“老大难”,连村两委班子换届都完成不了,更别提其他的了。

虽说张继梁早有准备,但真正来到牛张楼村,还是让这个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大吃了一惊。

“村里连个党支部书记都选不出来。因为没有党员活动室,有什么事都要集合在大街上商讨,下雨天根本没法举办活动。组织派我这个‘光杆司令’过来,乍一看真是无从下手,深夜里偷偷哭过。”目睹了村里的破败,张继梁打过退堂鼓。虽说他有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但“比这个时代起码要落后20年”的牛张楼村,一度让他有些灰心。

哭完了还得接着干。因为没有阵地,张继梁在村里落脚的第一站是在队长家,那段时间他的微信步数每天都接近三万步。“看到有开着门的,我就敲门进去跟大家聊。”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全村460多户人家,他走访了大约1200户次。

送钱送物不如送一个好支部。在和村民聊天过程中,张继梁把村里发展落后的原因,归结为没有一个成熟稳健、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

现实情况下,牛张楼行政村共有18名党员,下面三个自然村各有6名党员的“三足鼎立”局面很难打破。镇上也有分管领导在这工作过很多年,但依然对牛张楼村束手无策。

在教育系统工作多年的张继梁,最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为打破村里人各自为战的僵局,他挨家挨户往村民家里跑。年轻人外出务工,他就在电话里谈国家政策和村里发展,有时一聊就是俩小时,张继梁最终把一部分年轻人打动了。慢慢地,三个自然村党员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大家的思想也慢慢统一起来。

在这过程中,牛张楼村顺利发展了20年来的第一名党员。

“20年前我就想入党,但以前的村两委班子涣散,我不知道该向谁提交申请书。张书记来到村里后,我直接把申请书交到了他手上,在通过镇组织部审核和一年预备期后,我成了村里的一名中共党员。”村民张如忠告诉记者。

为发展这20年来的第一名党员,张继梁下了一番苦功夫。走访调研得知,张如忠父辈就是村两委干部,曾经带领牛张楼村辉煌过,当初全村在管区里的成绩名列前茅。父亲走后,经营木材加工生意的张如忠一直想向党组织靠拢,但因为支部不健全、各个自然村之间的党员不团结,一直没有入党成功。

在预备期满后,张如忠竞选了牛张楼村党支部书记。张继梁对竞选村干部的成员进行了一年试用期,以此来考察大家满不满意,这在全镇是史无前例的。一年过去了,张如忠凭借出于公心、人品厚道、想为村里干实事儿,很快便赢得了全体党员和村民的认可,并在前不久全票当选为牛张楼村党支部书记。

经过这次换届,意味着新的村两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要比上一届年轻11岁,文化程度也提高了6年。

村委班子的坚强,直接带动了牛张楼村的变化。“从没想过我这一把年纪的人,有天能坐着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76岁老党员张连申说,以前住在危房里,下雨天直漏水。张书记来了后,他家才盖起了新房。“坐在安全又敞亮的新房里,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

“这三年来我一直在扎根,这个根是扎到百姓中间去,扎到基层的土壤里去。”三年匆匆而过,最让张继梁满意的,是牛张楼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村民有了集体意识,有了大家庭观念,就比啥都重要。

牛张楼村幼儿园里的温馨场景来之不易。谁能想到,三年前村里近百个孩子要穿过省道,去两公里之外的邻村幼儿园上学呢?

村里建起第一所幼儿园

“我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一直对幼儿园很憧憬。所以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拥有一个美好童年,等他们长大以后,才会有爱国爱家爱村的情怀,才会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引言)

中午时分,牛张楼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手拉着手,跟随老师蹦蹦跳跳来到校门口,欢笑间扑进了家长怀里。墙面精心绘制壁画的幼儿园,地面全铺设了软装,室外安装着滑梯秋千,室内则有各式玩具及电子琴,一切都显得温馨而美好。

外人不知道的是,如此再平常不过的情景却是来之不易的。三年前,牛张楼村每年有近百个孩子要穿过省道,去两公里之外的邻村幼儿园上学。在这期间,一位大娘在接孙女放学路上翻了车,这件事让张继梁整晚没睡着觉。

“我一直在想,这么冷的天,70多岁老人家要每天8趟接送孩子。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理应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啊。”决心要给村里娃建设一家幼儿园的张继梁,在准备好资金和规划后却被突然告知:土地性质不符要取消项目,“当时连跳楼的心都有了”。

关键时刻,组织永远是张继梁最坚实的后盾。

“我第一时间就把情况汇报给了组织,对方在详细记录下来之后,跟各个部门一一协调,明确几十年之后的规划,不可能影响孩子接受现在的教育。开建幼儿园的审批最终下来了!”

2020年9月,牛张楼村幼儿园正式投用,以前在镇中心幼儿园任教的牛慧丽前来担任了园长。“早就听说牛张楼村路不好,又穷又偏僻,刚接到来这上班的通知时心里特别不舒服,晚上都睡不着觉。”但真正来到牛张楼村之后,干净整齐的小村庄,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尤其是漂亮温馨的幼儿园让初来牛张楼村的牛慧丽眼前一亮,“如果现在让我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驻村以来,张继梁还在牛张楼村设立奖学金,给予升入本科高校的学生每人不低于2000元助学金。牛树常家曾是村里贫困户,拖着伤腿的他,曾被张继梁感动到大哭,“家里17岁的儿子考上了中专,当时家里穷,东拼西借来了7000块钱学费。张书记了解贫困户扶持政策,他来回跑了四趟,愣是把这7000块钱给俺要回来了,这件事儿俺一辈子也忘不了。”

汶上学区主任刘锁记却告诉记者,张书记对于教育的关注不止在牛张楼村,也在于汶上集镇和成武县的教育发展。

自驻村以来,张继梁先后争取中国教育工会山东委员会,向汶上集镇中学、汶上集镇中心小学、刘楼小学各捐赠笔记本、足球、乒乓球等3万元文体用品;对接“北京我们的自由天空(简称OFS)”公益组织,在汶上镇中学设立初中升高中奖学金,首批资助奖励20人,每人每年3000元,连续奖励三年;对接中华慈善总会在汶上镇中学设立慈善书屋,捐赠价值12万元的图书3700余册(套)……

2018年,刚出任汶上中学校长的吕鹏,面对的是一所生源流失严重仅有500多名学生的校园。但经过两年多发展,优质生源回流,学校现有1314名学生,成为全县农村中学人数最多的一所学校。“张书记起到了很关键作用。他给予的帮助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于思想方面的引领。”

让吕鹏印象最深的,是在2020年暑假的一天。“记得那天非常热,我们下午三点多去牛张楼村家访。当时张书记正和村民大扫除,一听说我们学校要去家访,他放下手头活就跟我们走。”吕鹏介绍,张继梁不仅了解牛张楼村孩子的情况,还一起到其他村了解学生基本状况。

“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最根本的力量,我特别关注乡村教育,甚至是农村小学和乡镇初中的发展。对农村孩子来说,美育和体育最欠缺,但这两种教育又是特别重要的。”张继梁说。

张继梁正在向记者介绍牛张楼村的光伏发电项目。

村集体经济“从0到1”

“我来自沂蒙山区,沂蒙精神的第一条就是吃苦耐劳。相比我们的革命先烈,我吃的这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有千家万户好了,我们的祖国才会好,我们的民族才更好。”——(引言)

驻村三年来,牛张楼村集体经济由“0”变为10万元。但发展村集体产业首当其冲的,是要打消村民们的疑虑。为此,张继梁一方面邀请第一书记到村里讲解“发展什么产业收益最稳定”,另一方面带领村两委到博山学习猕猴桃种植,到东明学习西瓜种植,到沂水学习乡村旅游,到莒南学习蘑菇种植。

“我们村集体经济从0到1的转变过程中,收益稳定是最重要的,要先图富强再图振兴。”一直从事教育领域的张继梁虽然出身农村,但对带动一个村集体发展产业并不在行。为了尽快熟悉项目,他一步步去考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回来选定产业项目。

“元宝枫不光能美化道路,更有经济价值。它的嫩叶可以炒制成茶饮。等过了第一年就会结籽,用籽榨出来的油能降三高,这是为子孙留下来的一部分财富啊。”走到一棵元宝枫前,张继梁感慨万千。

张继梁还多方争取,筹集90万元为村里修建了125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投入60万元建设了两个蔬菜种植大棚,投入近20万元绿化了村庄800平方米主干道。

在牛张楼村的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麻利地把刚采摘下来的南瓜打包。“以前没建蔬菜大棚的时候,我就在家里带孩子。大棚建起来以后,我就开始在这里管理,一个月能有3000块钱左右的工资,比以前多增加了一份收入。”一人管理着两个大棚的村民杨爱菊这样说。

一谈及张继梁,汶上集镇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经理李文进脱口而出,去年疫情期间蔬菜大范围滞销,得知情况后,张书记还亲自带队做了一回“网红”,滞销的南瓜很快便卖到了全国各地。

驻村三年来,张继梁陪伴牛张楼村孩子的时间,甚至要比陪伴亲生孩子还要长。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眨眼间就长大了。他妈妈会跟他讲,爸爸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这项事业是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战胜贫困的攻坚战。”张继梁说,懂事的孩子不但不再缠着陪她过儿童节,甚至还将压岁钱拿出来买书,并捐给了牛张楼村的少年宫,“我很感动。”

一年有300天以上在牛张楼村,不在村民家里喝一口水、吃一口饭,泡碗方便面就能对付一顿午餐……在这1001个日夜里,要么步行,要么骑车,张继梁从没开车到过牛张楼村。“我特别讨厌隔着车窗和百姓唠家常,那会有一种天然的隔阂感。摇下车窗跟人打招呼,人家会回你一声,但心里肯定不是那么舒服,所以要走到群众中间去。”

在汶上集镇镇长宋涛看来,短短三年时间,牛张楼村发生的变化天翻地覆。“驻村期间,张书记没向我们提过任何条件,刚来那段时间就住在一家敬老院。有次他的家属前来看望,没想到条件如此艰苦,当场抱着张书记就痛哭起来了。”宋涛感叹,张书记是实打实决心帮助牛张楼村改变落后面貌。

和很多村庄的美好景象一样,牛张楼村的孩子们放学后在广场上嬉闹,年轻人忙着喊孩子吃晚饭,大妈们正热火朝天扭着秧歌,老人们有的凑局下象棋,有的则乐呵呵地看着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从村子破败不堪,到村民安居乐业,三年来,牛张楼村发生的变化地覆天翻。

68岁的牛金亮是牛张楼村的老会计(右),他给过驻村书记张继梁很大帮助。

得知张继梁就要离开了,97岁的牛王氏特意走进村党支部大院,和这位驻村书记合影。

牛张楼村终于有了专属幼儿园,孩子们再也不用跑去四公里外的邻村上学了。

在张继梁的指导下,牛张楼村还开设了少年宫。图为汶上中学音乐教师刘继锋为孩子们义务教学。

牛树常曾是村里贫困户,拖着伤腿的他曾被张继梁感动到大哭,“家里17岁的儿子考上了中专,当时家里穷,东拼西借来了7000块钱学费。张书记了解贫困户扶持政策,他来回跑了四趟,愣是把这7000块钱给俺要回来了,这件事儿俺一辈子也忘不了。”

来源:《青年说 | 省派驻村书记张继梁的一千零一夜》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王凯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政务新媒体“山东教育发布”(微信号:sdjyfb)

原标题:《媒体 | 群众的事无小事!教育厅驻村书记张继梁的1001个日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