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献礼建党百年——讲巾帼英雄故事⑱:【永远的红西路军战士】李玉香讲述母亲张德英的故事

2021-04-20 00: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聆听一段红色故事

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

每一段故事背后

都蕴藏着无声的力量

传播红色故事,传承红军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金张掖妇女微信公众号开播推出

《献礼建党百年——讲巾帼英雄故事》

微专栏

讲述巾帼英雄人物故事

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让我们从声音和文字中

穿越历史长河

一起回顾历史的足迹

汲取奋进的力量

......

人物小转:张德英,女,中共党员,1918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1933年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护士。1936年随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红西路军兵败临泽县梨园口后失散,后流落到永昌,定居在东寨镇双桥村一社。1976年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对待敌人决不能手软

李玉香说母亲张德英的后背上有一块伤疤,在后背中间偏右的位置,长约四五寸的刀口,颜色发红,是马家军的刀砍的。母亲是个护士。一次红军跟马家军打仗。战斗中,母亲背着行李,手拿一根木棒,和战友们一起作战。不料,一个凶残的马家军挥舞着马刀向母亲砍来。母亲举起木棒相迎,木棒被砍飞了。赤手空拳的母亲只能转身躲跑。这时,马家军的刀又砍了过来。母亲躲闪不及,马刀砍到行李上,把绳子砍断了。刀锋又砍到后背上。血立马涌了出来,顺着后背流到裤腰处。战友们把母亲救下,想治疗伤口,但由于血的黏度大,解不开裤腰带。战友们就把母亲送到周围的老乡家,用剪刀剪断裤腰带,把衣服翻卷上去。衣服跟伤口粘连在一起,无法揭下,就用温开水慢慢地泡,才把衣服揭下来。母亲打开药箱,拿出药,战友们帮忙把药敷到伤口上。母亲说,当时要不是行李帮忙,那一刀就会结结实实砍进后背,或许自己早就见马克思了。

后来,李玉香长大了,给母亲搓澡的时候经常看到那道伤疤。母亲才讲述了伤疤的来历。

李玉香和母亲张德英

李玉香问母亲:“听说马家军很凶残,你跟马家军打仗时怕不怕?”母亲斩钉截铁地说:“才不怕呢!怕着干吗?敌人长两只手,我也长两只手。我虽是女人,但敌人打我两下,我必须打敌人一下。再说,敌人打你,你不打敌人,你就会没命了。你不打敌人,敌人又不放过你,要消灭你呢!”

红西路军失败后,一天,母亲跟几个失散的红军女战士穿着便衣在祁连山脚下行走,由于身上背着东西,还是被马家军的几个侦探发现了。马匪阴阳怪气地喊着“快抓红军婆子”,气焰嚣张地追上来了。母亲立马掏出手枪,给最前面的一个马匪顺手一枪。子弹打到马匪的腿上,血就出来了,马匪噗通一声就跪下了。母亲用枪指着马匪,大喊一声:“要是敢上来,你就试试!”对方几个人被母亲的气势吓住了,不敢上来。母亲和几个女战士趁机走掉了。

坚定的理想信念充满着幸福

母亲随红军从四川一路往北、再往西到河西走廊,几乎三天两头在打仗。作为护士,哪儿有伤员就往哪儿跑。时间紧张了,就骑上首长的战马去抢救伤员。母亲的骑技很好。战友们说母亲骑上马,飒爽英姿,煞是好看,很像花木兰。但母亲哪儿顾不得上这些,心想着早点来到伤员身边抢救人呢。伤员血流得很快,时间就是生命。救治伤员,除了赶时间,还需要医护人员技术要好,手要来得快。在这方面,母亲是很称职的。她刚参加红军就学习医疗知识和技术,多次参加医疗培训。加上母亲爱钻研,学习勤奋,就掌握了较精湛的技术。加上手脚也快,往往不到几分钟时间,就能包扎好伤员,赢得了伤员们的普遍称赞。遇到好几天不打仗,母亲就骑不上马。马就分配给了更需要的人。

那时粮食奇缺。从四川过来,部队几乎吃光了沿途的榆树皮。行军时,每个战士都背着几十斤重的东西,连锅碗瓢盆都背着。除了这些,每人还背着一个葫芦。里面装满水,葫芦口用塞子塞着。平素舍不得喝。遇到湖泊、水塘、小溪就放开肚子喝饱。没有水了,首先喝马蹄窝里的水。南方雨水多,土质松软,马蹄踩下去,马蹄窝就比较深。一下雨,马蹄窝里就存满了水。战士们就俯下身,伸长脖子,直接喝马蹄窝里的水。实在没有水了,战士们渴得不行,才喝葫芦里的水。然后遇到有水源的地方,再把葫芦灌满。

到了北方,雨水少,土质硬,马蹄窝就浅,里面很少有水。战士们就靠捞坝和难得一遇的井水解决吃水的问题。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才动用葫芦里的水。晚上宿营吃饭时,部队尽可能找有水源的地方。到了宿营地,战士们打水的打水,捡柴的捡柴,再架起锅灶,生个炉子做饭。有时遇到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支部队虽然衣衫褴褛,但纪律良好,对老百姓和蔼可亲,就给点米面油菜,战士们就可以美餐一顿。吃完饭,战士们就唱歌跳舞,附近的老百姓也过来凑热闹。那时,虽然生活极其艰苦,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影响着大家,加上战士们革命意志坚定,有理想有信念,感觉还是很快乐幸福的。

党员就得起模范带头作用

母亲是个男人性格,说话办事都很利索,从来不拖泥带水、絮絮叨叨。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党员就得起模范带头作用”。

1937年,母亲流落到永昌县。当时母亲单身一人,在永昌人生地不熟,又不适应西北的气候,到处要饭讨生活。加上马家军四处抓捕红军,还得提防。幸运的是母亲每次都躲避过去了,没有被马家军发现。后来,母亲流落到一个老乡家。母亲很勤快,经常帮人家干活,为人又诚实。老乡全家人对她也很好,管吃管住。后来,才认识了父亲。

父亲叫李孝师,四川广元县人,当时在兰州城里做裁缝。由于父亲手艺好,待人和气,为人真诚,收入可以。后来经别人介绍,父亲从兰州到永昌认识了母亲,遂定亲。1940年,父母在兰州结婚。婚后,父母育有六个孩子,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李玉香是最小的一个。全家人靠父亲做裁缝的收入生活。1956年,“上山下乡”活动开始了。母亲响应毛主席发出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积极报名参加。因为母亲当年在永昌生活过,了解永昌的情况,就报名去永昌。母亲说:“我是共产党员,首先就得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能混同于普通的群众。我们党员要是做不好,普通的群众怎么办?人家在看我们呢!”父母就带着六个孩子来到了永昌。遗憾的是到永昌的第五天,父亲不幸得了重感冒,去世了,享年63岁。全家人遂定居永昌。但现实情况是,母亲带着六个孩子无法生活,日子越过越紧张。没有办法,母亲就找了继父田振云。继父是当地人,在城关镇下属的马车队赶马。后来,马车队又并入了县供电局。母亲跟继父结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1986年,继父退休。2015年,继父去世,享年82岁。

1968年,母亲在永昌县城被打成“五类分子”。母亲就决定不再在城里吃闲饭,带着儿子、儿媳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母亲说:“我是党员,啥事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也有两只手,要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母亲就带着一家人来到了东寨的双桥村参加劳动。后来,知识青年开始大规模返城,在农村早已成家立业的三哥却得了胸膜炎离世了。李玉香由于年龄大,也在农村结婚了,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不幸的是老公因病于1984年去世了。李玉香跟她的母亲以及孩子老的老小的小,家中缺少壮劳力,在农村无法生活。当时,大哥在金川集团公司机修厂上班,想让李玉香回城,看能不能招个家属工,把孩子养大。结果到永昌县城关镇查档案时,却没有“上山下乡”的档案。李玉香就四处托人寻找档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档案回到永昌县城。

从小就得教育好孩子

母亲经常教育孩子,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真诚地待人,不要坑蒙拐骗、耍滑头,别人才能相信你,才能真诚地待你。”

母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受时代和认知的局限,在孩子的教育上基本坚持老一套的做法,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家法家教是相当严格的。李玉香的三个哥哥结婚后没有分家,一大家人一直住在一起。按理说,孩子结婚后就预示着长大懂事了,父母一般不打不骂了。但张德英可不是这样。孩子做错啥事了,张德英照样要批评、要打骂,家里都是她说了算。父亲李孝师倒是性格温柔,不打骂孩子。三个哥哥都很怕母亲,但都很尊敬母亲。

大哥从小就调皮、淘气,爱惹事。一次,大哥又干坏事了,母亲拿起擀面杖打过去。当时,父亲还在,眼看擀面杖就要打到大哥身上。爱子心切的父亲赶紧把大哥抱住。擀面杖结结实实地打到了父亲的腿上。身高一米八三,身体壮实的父亲一下子疼得蹲下身,龇牙咧嘴地边叫唤边搓起腿来。大哥趁机跑掉了。旁边的邻居开玩笑说:“你这个‘共产婆子’好厉害吆!娶了这么厉害的婆姨后悔了吧?”

母亲又气儿子,又心疼老公,撂掉擀面杖笑着对父亲说:“有那么疼吗?你一个大男人,真是不经打……”旁边的李玉香实在看不下去,埋怨母亲:“妈,你的脾气怎么这么大呀?要是把我爸打坏了咋办?”

母亲笑着说:“我就这性格,脾气上来了管不住。你哥干了坏事,就要收拾,就要打。要是从小教育不好,就会逐渐变坏,以后长大了还了得,不知道会犯多大的错误!”

在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居住时,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了。一天,大哥、二哥拌嘴,大哥打了二哥一耳光。母亲不干了,顺手抄起一个榔头往大哥头上砸。旁边的一个老太太赶紧抓住母亲的双手,榔头才没落下来。老太太说:“榔头要是落下来,会打死人的。”母亲气得扔掉榔头,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当时,李玉香才十五六岁,在旁边看着,吓得够呛。

大哥跪到床前,哄着母亲说:“妈,别生气了,我们弟兄都不生气了,你还气啥呢,不要把身子气坏了。”

母亲没有啃声,半晌才缓过劲来,消了气,说道:“你爸去世早,你是老大。常言说长兄如父,你要多担待点,让着兄弟,不要惹他,你打老二,我心里不舒服,特别难受。”母亲泪流满面,边说边哭,“我拉扯你们不容易……”娘儿俩就抱头痛哭。大哥说:“妈,我错了,以后再不犯错误了。”

文、图/ 记者 翟雄

来源:金昌日报

原标题:《献礼建党百年——讲巾帼英雄故事⑱:【永远的红西路军战士】李玉香讲述母亲张德英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