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超生父亲之死引关注,广东教师状告贵州政府

事发后,广东高校教师李润发发现王的自杀可能与贵州省开展“双诚信双承诺”政策(其中涉嫌将计划生育与义务教育等绑定)有关,于3月17日向兴义市政府提出相关信息公开申请。
因兴义市人民政府未在法定期限内公开教育与计生相捆绑的相关文件信息,5月20日,李润发提起行政诉讼,将兴义市政府告上法庭。
李润发表示,至少有十个省区存在计划生育挂钩义务教务的情况。
或赴贵州出庭
3月17日,李润发曾向兴义市政府、万屯镇政府、兴义市人口计生局及万屯镇计生办等四部门分别寄出了一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要求公开王光荣与其所在村委所签订的《诚信计生双向承诺书》的签订时间与内容。
邮政系统查询结果显示,被申请部门均在3月24日签收了申请表,按照信息公开条例,最迟在4月中旬就会得到回复。但截至目前贵州兴义政府未对申请做任何答复。
5月20日上午11点,李润发向贵州省贵州省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寄出起诉状,向兴义市政府提起行政诉讼。
李润发说,他现在一方面继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一方面在寻找热心的公益律师,希望能得到专业的法律知识指导。
“不排除到时候去贵州开庭,所以要双手准备,若能有热心的公益律师代理,我就不用必须到开庭现场了。”李润发说。
提起22个行政复议
李润发发现,王光荣自杀事件只是计生“捆绑”教育恶果的冰山一角,这样的“土”政策在全国很多地区都能在网上看到网民的哭诉和批评。
他在等待义兴政府方面回复的同时又向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省级教育部门及计划生育部门申请了类似内容的政府信息公开。
截至目前,他已向各地的计生、教育部门申请了60多份这样的政府信息公开,5月19日已对22个没有回复的政府部门提起了行政复议。
“感觉一夜之间成了‘维权专业户’了,其实我现在只对未做任何回复的部门发起维权,已经回复的但明显内容矛盾的我还没顾上,毕竟精力有限。” 李润发说。
“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教育政策在网上闪烁其词,我书面申请完整的内容信息却受冷遇,不知当地政府是不了解信息公开规定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李润发说,
李润发说,在目前收到的37份回复中,除了广东省教育厅委婉承认捆绑现象存在,其余回复几乎无一例外否认该省颁发过计生与入学捆绑的文件。
早在4月16日,李润发向深圳卫计委及教育局申请的信息公开,随后收到的回复显示,深圳两部门承认了存在计生与教育捆绑的文件。
早报记者在广东省教育厅的回复文件中看到,“省教育厅曾于2013年的8月开学前夕颁发过一个名为《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秋季开学工作的紧急通知》,里面明文:各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不能提供其父母计划生育证件等为由拒绝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如果不是当时存在着入学与计生挂钩的问题,广东省教育厅为何发这样的紧急通知呢?”李润发表示疑问。
李润发告诉早报记者,尽管广东在2013年颁发了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将计生与教育捆绑的通知,但今年小学学位申请报名申请期间,他遇到了好几位家长称,称申请学位需要计生证明。
2012年颁发的《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有关单位办理下列事项时应当核查申请人的相关计划生育证明:(四)幼儿园、学校办理流动人口新生入园、入学、转学、少儿医保等手续,应当核查其父母的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
2013年《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管理规定>的通知》,其中第一条规定,《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的适用范围:(五)办理子女新生入园、入学、转学、少儿医保手续人员。
在李润发看来,这些做法是显而易见的违法行为。申请全国社会抚养费政府信息公开的浙江碧剑律师事务所的吴有水律师指出,“接受教育是《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部门必须履行的义务。《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以绑定教育的条文规定方式,侵犯孩子受教育权,应依法立即废除。”
多地曾出现捆绑现象
李润发说,他的调研证据显示,这其中至少有10个省存在计生与教育挂钩的现象。
这10个省份包括:浙江、江苏、海南、广东、山东、河南、福建、青海、新疆、内蒙古。早报记者注意到,这些证据多半是当地网友的投诉、媒体的公开报道和政府的相关文件。
《中国青年报》就报道,2011年秋季开学时,福建某县要求所有小学生报名时携带《计划生育情况证明》,当地计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在接受采访时都坦诚了这一做法。随后福建省教育厅下文,将其取缔。
在浙江昆山,一份当地教育局下发的2013年72号文件要求,对外来务工的家长子女,进入公办学校读书时,“提供户籍所在地计生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经居住地计生部门审核或独生子女证”。
在河南郑州,2007年下发的《郑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就明确规定,“教育部门在办理流动人口子女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核查其经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此外,被计划生育“绑架”的还不只义务教育。
据新华社报道,江西修水县人口计生委为征收社会抚养费,向县公安局支付费用,让公安不给未缴清社会抚养费的超生婴儿上户口,目前当地已叫停这一“捆绑”行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