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巡展现场|遵义的非遗传承人:“通草堆画”传播遵义会议精神

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通讯员 宋驰
2021-04-30 22:06
来源:澎湃新闻
初心之路 >
字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935年1月,“湘江战役”刚过去不久,中共中央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在距离遵义不远的娄山关,红军先后两次同敌军展开激战,并取得长征以来首次大捷。

遵义城市航拍。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86年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全媒体巡展车队驶进贵州省遵义市,以图片、视频、H5、在线互动等全媒体手段重温百年党史。4月29日、30日,巡展大巴先后在遵义会议会址附近的红军山烈士陵园、凤凰山文化广场,以及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展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本次“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全媒体巡展贵州周展示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贵州省委网信办指导,澎湃新闻网、遵义市委网信办主办。此次巡展活动结束后,车队将继续北上,前往四川。

非遗传承人用作品传播遵义会议精神

4月29日下午,得知澎湃新闻红色大巴在凤凰山文化广场展出,44岁的李跃特地赶来参观。通过大巴内部的展示屏,他再一次观看了澎湃新闻H5产品《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大发书记的事迹在遵义几乎无人不知,他是我们遵义人的骄傲。”李跃称自己是预备党员,视黄大发为榜样。

“通草堆画”第三代传承人李跃和他创作的“遵义会议会址”作品。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李跃告诉澎湃新闻,他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堆画”传承人。所谓“通草堆画”,是遵义特有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主要以药用植物——通草作为原材料。该技艺以素堆法为主,有设计、制图、切片、雕刻、成形等多道工序。

这门手艺的创始人是李跃的外公。李跃说,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在上海艺术学校读书的外公左靖来到遵义,和几位好友创办了一家工艺品店,抗战胜利后就留在了遵义。上世纪六十年代,左靖游历浙江时见有艺术家在通草上绘画,受此影响,他突发奇想,决定用通草来“堆”画。经过数月探索,左靖终于用通草片制作出第一幅作品——“遵义会议会址”,一经问世便深受喜爱。

“可以说,通草堆画诞生在遵义,最初就和红色文化联系紧密。”李跃称,外公后来制作的多项作品,还被挂进了一些重要场合,凭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魅力,“通草堆画”很快走出国门,销售到多个国家。当时,一幅115厘米×60厘米“通草堆画”售价在150元左右,这并不便宜,但依旧供不应求,左靖和同事们需“加班加点”。

因传承难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实惠的彩印画出现,“通草堆画”逐步走向衰落,直至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外公毕生的心血,同时也为了振兴遵义的非遗技艺”,李跃辞去外地工作回到遵义,跟着曾跟着外公学习过的母亲一起,学习“通草堆画”这门手艺。

“通草堆画全靠手工操作,做一幅作品需要10天以上,有的甚至需要一两个月,一般人学几天就耐不住性子了。”李跃称,为了创新,他自学了剪纸技艺,将其和“通草堆画”相结合。

现在,李跃成为“通草堆画”的第三代传承人,在紧邻遵义会议会址的街上开了一家门店。而他的作品,也多以遵义会议、娄山关战斗以及革命先辈的事迹为素材,深受前来遵义参观的游客喜爱。

“从小生活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我对红军长征时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和故事特别熟悉,对遵义的感情也很深。”李跃称,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更好地宣扬和讲解遵义的故事。”闲暇时间,李跃也会到学校,教孩子们用“通草堆画”技艺制作小物件,或红色文化作品,同时讲授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他们会对遵义的这些历史故事更加熟悉。”李跃说。

“遵义会议,永放光芒。”在参观完澎湃新闻全媒体巡展大巴后,李跃感受深刻,在定制明信片上写下了这几个字。“未来,我希望自己不仅仅发扬‘通草堆画’的手工艺,同时也能将遵义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故事传播开来,让外界了解我们遵义的红色精神。”李跃说。

村干部参观红色大巴讲述“初心”

4月30日,澎湃新闻“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全媒体巡展车红色大巴驶入娄山关战斗遗址展出,吸引了不少前来瞻仰红军先烈的参观者。

全媒体巡展大巴在红军娄山关战斗遗址展出,附近村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一群到娄山关瞻仰红军烈士的少先队员,经过澎湃新闻大巴时上车参观,被多媒体产品吸引。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参观过程中,通过宣传视频、电子产品,我看到了国家的高速发展。”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板桥社区党总支书付龙刚和部分党员一起参观大巴后,在明信片写下了“听党话、跟党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寄语。他告诉澎湃新闻,板桥镇在娄山关脚下,1935年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长征中的第一个大捷,为革命胜利树立了信心。

板桥社区党总支书付龙刚为党写下寄语。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图

一名70多岁的老党员细看明信片上的印章。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图

娄山关是黔北群山中的著名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关隘两边俱是悬崖峭壁,仅有一条川黔公路盘旋而过,往北直达川渝,向南则是一条峡谷,径直通向遵义,相距不过30公里。

1935年1月,为了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红军战士曾在这里和敌军展开激战。当年2月,为迅速摆脱敌人追击,红军二渡赤水,重占娄山关,再占遵义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娄山关一役后,毛泽东曾策马经过山隘,留下了气壮山河的《忆秦娥·娄山关》。

对于这些历史,26岁的袁若云(化名)无比熟悉。她在遵义赤水市长大,后从武汉一所知名高校毕业,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遵义。今年4月,她到板桥镇驻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能够一路考上大学,和国家政策还是有一定关系,比如知名高校在贵州扩招,以及政府给予我的补助。”袁若云说,自己享受了政策的红利,现在回到家乡,也希望能给家乡发展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袁若云老家在遵义农村,在她的童年记忆里,那里曾经贫穷、落后,印象最深的是,遇到下雨,人一出门就是“双腿泥”。而现在,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水泥路成了农村的标配,老百姓的日子也明显好过了。“建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袁若云在参观完澎湃新闻全媒体巡展车后,明信片上写下这句话。她认为,深扎农村,和当地村干部、老百姓打成一片”,这就是她的初心。

“原来的城市边缘,现在是城市的中心。”一名老人上车参观,感慨遵义的“巨变”。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付龙刚告诉澎湃新闻,当地现在到村里工作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越来越多,在他看来,村干部直面老百姓,工作量大,做的事也较为琐碎,这需要耐心、毅力。“但我们的年轻干部做得很好,踏实肯干,愿意贡献。”付龙刚说。

    责任编辑:谢寅宗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