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媒被中国高考击倒:世界最难的学术测试,备考像要一辈子

关乎中国学生“生死存亡”的高考终于又落下帷幕。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约940万人。这一声势浩大的能力测试,入学考试使得国外不少媒体再一次瞠目。今年衡水中学的高升学率和应试体系再一次受到关注。
《每日电讯报》
被作文题击倒
随着上千万中国高中生开始这场马拉松般的考试,中国进入高考时间,因为这场考试的关键性,它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带来沉重的压力也就不足为奇……我是彻底被语文作文题击倒了,如果英国高中生也面临同样考题,他们会怎样……
Quartz网站
考前准备好像要花上一辈子
高考提倡的是死记硬背。考生的记忆力承载着巨大压力,考前准备好像要花上一辈子。衡水高中连续14年被评为河北省录取率最高的学校。在那里,学生每天从早上5:30学习到晚上10点,不眠不休。手机是被禁止使用的。教室里的摄像头监督着偷懒的学生。每四周学生可以有一天的假期。
《外交政策》杂志
世界最难的学术测试
中国高考可能是世界最难的学术测试。持续两天的马拉松考试试图考核中国学生所学过的所有东西,而这一考试的成绩也是中国学生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这一制度似乎能体现当代中国的一个现象———追求现实的、甚至有些无情的高效率。
《商业标准报》
关注舞弊行为
这也是政府加强安保来防范现代设备舞弊的时刻。全国公安局公布了在江苏广东等地制造、销售和使用电子通信设备舞弊的行为。
湖北、山东以及河北警方破获了多起犯罪集团协助考生舞弊行为。
教育局和公安厅将持续追查泄题售题,考场信息泄露,黑客攻击考试网站等犯罪行为。教育部警示称舞弊学生3年内不得参加高考。参与舞弊的家长亦将依法受到处分。
彭博社
500米内不得跳广场舞
现在的中国充满了焦虑的家长和压力山大的学生。
在佛山,广场舞这种颇受老年人欢迎的活动被禁止,在考点500米范围内不得跳舞。
高考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是如此重要,以至于“高考血汗工厂”在国内兴起,这些通常是让学生在夏令营环境下备考的寄宿学校。
《外交家》杂志
高考催生“考试工厂”
中国高考制度同时也是对中国本身的一次考验。高考制度催生了衡水高中这样的“考试工厂”,“超级高中”。而衡水高中的毕业生则表示应试体系有严重的弊病,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变得“愚钝”。
高考引发了对特权的质疑,对城乡区别以及民工子女的考试权利的关注以及对徇私舞弊等问题的考量。“考得好,就能进到理想学校,就能在中国竞争相对激烈的求职路上取得先手;考得不好,对很多人来说,就仿佛一切都完了。”
BBC
高考权利岂能因异地被剥夺
参加高考本该是每个考生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异地考生却因为种种固有的体制问题,而面对比高考本身更为难以抗拒的煎熬。在这种煎熬之下,有的孩子不是输在考试成绩上,而是输在了身份上。解决异地高考,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人为设置条件剥夺孩子参加高考的权利,这违背高考公平竞争要求,更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踏,受伤的不仅仅是这些将人生转折寄托给高考的孩子,真正伤害的是社会公平和公正。
纽约时报
压力下英文水平提升更快
考试本无罪,学习内容若得当,有一点应试压力,英文水平只会提升得更快。需要承认的是,在东亚各国,除了新加坡人英文能力优秀,韩国、日本、中国等国英文能力都较不熟练,这与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考核标准有莫大关联。更多的外国学生倾向美国教育,智联招聘的报告显示70%的单位愿意招收有留学经历的“海归”。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