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山小水学党史 | 致敬每一段奋不顾身的青春!

2021-05-04 10: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先有新青年,才有新国家。

1915年9月15日,时年36岁的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决定给中国青年办本杂志,并将满腔热情和对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起初,这本杂志命名为《青年杂志》,一年后更名为《新青年》。再之后,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这些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知识分子皆以《新青年》为舞台,从而使《新青年》杂志领袖群伦。一时间,多少青年受此鼓舞,走上革命道路。

油画《陈独秀和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们》。作者:孙建平

1919年5月4日,中国的青年学生们不惧生死,发起了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不仅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新时期。这成为了那一代青年人的高光时刻!

193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时候,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又称“五四青年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新青年》杂志则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外观新潮,更创造出无数时代金句,如: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发于《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

“一九一六年之青年,其思想动作,果何所适从乎?

自居征服地位,勿自居被征服地位;

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

从事国民运动,勿囿于党派运动。”

——陈独秀发于《青年杂志》,《一九一六年》一文

“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李大钊发于《新青年》,《青春》一文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发于《新青年》“随感录”,后收录于杂文集《热风》

……

《新青年》杂志和五四运动,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五四运动两年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与会者的平均年龄仅为28岁。

百余年来,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人日夜兼程,贡献着青春与汗水,乃至抛头颅、洒热血,用奋斗凝聚起了一个活力四射的青春中国。

2021年5月4日,我们致敬每一段奋不顾身的青春,重逢每一代逐日移山的少年!

内容综合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红旗文摘等

制图:姚超

文字:秦超

来源:中国环境APP

原标题:《小山小水学党史 | 致敬每一段奋不顾身的青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