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普法专栏】民法典来了|“好人条款” 保护身边的凡人英雄

2021-05-05 11: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惩恶扬善、见义勇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

网络偶发

见义勇为者受伤无人赔偿

见义勇为者反成被告等事件

让“救不救”“扶不扶”

成为热议话题

2021年1月1日颁布的

民法典针对上述问题

设立了“好人条款”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

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为见义勇为者撑腰

为乐于助人者护航

1

见义勇为者救助他人时受到损害,该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案例一

某日下午,张某驾驶摩托车闯红灯将人行道上的王某撞倒,王某倒地受伤,张某驾驶摩托车驶离现场。朱某驾车经过肇事现场,发现肇事逃逸行为即驾车追赶。追赶过程中,朱某电话报警,被肇事者张某发现后停车殴打,朱某被打伤。最终,警方将张某抓获。

好心的朱某被肇事逃逸者张某打伤,是否有权请求补偿呢?

解 读

该案中,张某将见义勇为的朱某殴打致伤,张某作为侵权人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而王某作为受益人亦可出于道义层面考量,自行决定是否对张某予以适当补偿。

2

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侵权人无力承担民事责任,见义勇为者谁来管?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也就是说,如果见义勇为者请求补偿,侵权人承担责任的条件又不具备,那么作为受益人是必须给予见义勇为者适当补偿的。因为,当没有侵权人或侵权人无法承担责任时,受益人补偿就转变为一种义务,以充分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典型案例

某日中午,一农家乐因厨房的环保油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紧急之下,正在就餐的宋先生和吴先生不顾自身安全,冲入火海,将厨房的5只液化气罐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了潜在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了现场几十名顾客的生命安全。而宋先生和吴先生却因此被大火烧伤。经鉴定,宋先生构成九级伤残,吴先生构成十级伤残。之后,宋先生和吴先生要求农庄给予补偿。

解 读

农庄应否给予补偿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宋先生和吴先生本没有法定义务出手帮助转移液化气罐,二人为了保护农家乐场所和人员安全勇敢出手相助而受伤,是典型的见义勇为。案例中的事件系意外事故,没有侵权人,所以二人要求作为受益人的农庄给予补偿合法合理。

3

见义勇为者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该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

【紧急救助的责任豁免】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具备自愿性、利他性、紧急性的条件下,见义勇为者所造成的受助人损害,是不承担民事责任的。该条款消除了见义勇为者挺身而出时的顾虑。

典型案例

小徐和小方是医学院的同学,两人结伴出游,在火车站候车厅等车时,偶遇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倒地不起。小徐和小方见状立马伸出援手,利用所学医学知识给老人做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遗憾的是,后来老人送医后还是因抢救无效去世。老人的家属认为小徐和小方不具备行医资格,将二人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解 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老人倒地不起的紧急情况下,二人自愿利用自己具备的医学知识进行救助,且主观上没有造成被救助者死亡的故意,故二人无需承担责任。

法官提示

民法典的“好人条款”传递出保护“善人善举”的信号。法官在此提示,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面对危急情形,我们在伸出援手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好自身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原标题:《【普法专栏】民法典来了|“好人条款” 保护身边的凡人英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