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樊纲:和而不同 在世界繁荣中各取所需

2021-05-06 14: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月6日,知名主持人杨澜对话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两人畅聊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和而不同,引发网友热议。

在节目中,樊纲讲述了自己对中国经济的思考,他不仅阐述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取得的成绩,也在其中洞见机遇和风险。他用国际化的视野解读中国经济在面对美国遏制、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之下,中国在发展技术创新、投资等方面,面临的竞争和优势。

在谈到美国对中国经济的遏制时,樊纲提到了“和而不同”:中国与美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竞合,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大家应该发挥比较优势,共同在世界繁荣中各取利益。

一、竞争与共赢之和

樊纲认为,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不会像特朗普那样反全球化,拜登更希望建立一个同盟,拉着盟友共同做些事情。相比特朗普全部退群的做法,拜登相信联合国,相信气候协议,相信多边的一些机制。不过,在遏制中国发展的问题上,目前很难明确拜登与特朗普之间的差别。

在樊纲看来,拜登与特朗普最大的不同是,特朗普做事毫无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跟中国、欧洲、墨西哥展开贸易战,但在某种意义上,拜登可能更难对付。拜登一板一眼,深思熟虑,拉着一批盟友来围剿你(中国)。樊纲同时指出,不否定有一种可能,假如美国人能理性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现在的这种遏制对中国起作用吗?

樊纲从两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一,首先能不能遏制住,过去几年美国的基本逻辑是不能让中国增长起来,这是最后的机会,要遏制中国,这种做法很不理性。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经历40年的成长,怎么做才能使中国这样一个成长起来的大国停止增长?如果美国理性到足以认识这个问题,那么首先会在战略思考上有所调整。

第二,遏制中国对美国并无益处。中国现在提倡内循环,加大自我创新,未来的国际贸易应如何发展,这对美国并无好处。樊纲认为,两国发展,最好的方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竞合,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你卖给我东西,我也卖给你东西,大家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和而不同,解决利益冲突,能够共同在世界繁荣中各自取到各自的利益。生意越做越大,两国的企业、就业等都能够增长。

二、全球化与区域化之和

樊纲认为,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球化的步伐不会停止。全球化的原始动力是企业家们,跨国公司要到全世界赚钱。当下,美国出现一些反对全球化的声音,工人们感到自己的工作受到压力,政治精英们出于维护本国战略的思考,反对全球化,草根和精英们结合起来。但推动全球化最原始的动力是那些跨国公司和CEO们,他们一天到晚有一分钟停止在全球寻找最能赚钱的地方吗?

现在支持全球化的力量比以前更多了。现在的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化更容易、成本更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都支持全球化,支持多边主义。他们认为一个多边的秩序、全球化的市场,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中国、印度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樊纲指出,中国的企业不要看到美国政府的态度就停止全球化思考。中国刚刚走出去,刚刚开始全球化配置,这个趋势要充分认识到。第二,全球化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武汉封城,中国管控,对别国断供了,这些国家突然发现过去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都在中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会产生对国际化确权优化的思考,但并不是都要脱离中国,而是要分散化,供应链不能都集中在中国。在樊纲看来,这种调整是对全球化进程的一种修正。中国也需要做出调整,不能都集中在美国,美国一跟我们闹,我们的贸易链等都会打乱,这些都需要调整。

另外,樊纲把未来全球化的发展分为三个时区,欧洲、亚太、美洲。但是,这样的时区划分不等于中国企业不能参与全球配置。中国的企业可以参与到欧洲、美洲板块中去,反过来,欧洲的企业也可以参与到亚洲、美洲板块。华为早已在全球运作,变成全球化的当地公司,实现区域化。跨国公司在中国提出要中国化,这个趋势客观存在很多年。中国企业刚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也要努力学习这种方法。

三、人与时代之和

樊纲表示,机器人未来可能会替代很多工作机会,但人类工业化以后的两三百年里,机器替代人天天在发生,但人还是有事做,收入在不断增长。工作时长不断缩短,从最初的70小时到后来的48小时,再到现在有些国家的30几个小时。另外,工作的形式在多样化、灵活化。比如网络主播、快递员等。

随着全球化产业链的重新布局,中国工人会面临一种相对被剥夺的感觉,樊纲认为要对此有思想准备,但也应该认识到中国的优势。首先,中国的产业链长度比较长,包罗万象,其次中国有产业集群,比较灵活,变化快。今天想改变一个零部件或者设计,星期一讨论,星期三可能就上线了,解决问题容易。很难有其他国家能替代,这是很多跨国公司不能离开中国的原因。

由于疫情影响,各国政府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来纾困。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的担忧。樊纲说,未来五年,世界金融风险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中国仍然要做正确的事情,建好防火墙,按照金融规律做事情。比如仍然保持正利率,继续对金融风险、对杠杆率保持警惕。“这样当世界出现大的冲击时,我们自己还在一个避风港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