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庭家教家风丨真心向善,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小家大爱

2021-05-06 17: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按照“月寻季推年选”的常态化选树方式,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妇联联合主办的寻找“首都最美家庭”活动,日前向社会发布了50户2021年第一季度“首都最美家庭”。

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这些最美家庭中有爱党爱国爱家、厚植家国情怀最美家庭,践行垃圾分类、创建美丽庭院的绿色环保最美家庭,助力冬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广运动理念最美家庭,也有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提升等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最美家庭,还有科技创新、助力援建、科学教子、热心公益等家庭典型。让我们追寻这些家庭,讲述他们的故事。

最美我的家

2021年第十六期(总第七十七期)

讲述两户来自西城区和昌平区的

“首都最美家庭”

母子齐上阵 社区治理共献策

王雪梅是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安平巷社区党委书记,在外人眼中,她雷厉风行、工作严谨、为人可靠。每每提到自己的家,王雪梅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是家人给了她最好的滋养和力量。

王雪梅一家三口与公婆一起居住了17年,婆婆把王雪梅当成自己的女儿,亲密无间、贴心关照。公公是楼里出了名的“老维修工”,不管谁家东西坏了,一定全副武装赶去帮忙。长辈的宽厚热心带动着儿孙小辈,一家五口互敬互爱、以善为美,家庭氛围温暖祥和。

(王雪梅全家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王雪梅第一时间带领团队日夜坚守岗位,忘我逆行的背后,是家人的鼎力支持。因为疫情,学校停课,儿子冯昕昱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家里4位老人又都年过七旬,需要人照顾。为了让王雪梅不记挂家里,爱人冯磊拍拍胸脯说:“你是社区书记,这个时候社区更需要你。家,就交给我吧,你放心工作,唯一的要求就是照顾好你自己。”

一年里,母子俩分别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王雪梅带领团队完成了对安平巷社区961人的管控,4524人次的居民核酸检测。而在爸爸的陪伴下,冯昕昱也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并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京剧社会艺术水平考试。不仅如此,在卡口值班的王雪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还经常收到父子俩送上的可口饭菜。

王雪梅对社区的坚守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儿子冯昕昱,已成为初中生的他总惦记着为社区做点事。2021年春节期间,为了让垃圾分类守桶人也能在家和家人团聚,冯昕昱提出,要和妈妈共同承担四天的桶前值守工作。在家人的一致支持下,冯昕昱来到社区登记,成为了一名小小守桶员。大年初二,是母子俩原定的桶前值守日,但由于工作原因,王雪梅必须要返回岗位。没想到,冯昕昱坚持独自完成了守桶任务,还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守桶工作统计。四天里,冯昕昱和王雪梅累计帮助91人次进行垃圾分类;帮助保洁员12次垃圾倾倒;对垃圾桶周边进行5次打扫。路过的邻居们纷纷为这对暖心母子点赞!

2019年年初,王雪梅按照街道妇联“小手拉大手收拾客厅行动”的活动要求,组建了安平巷社区“街巷小管家”队伍。从此,这对母子从“小家”走向“大家”,成为了“街巷小管家”中的组织者、带头人,将更多家庭带入到社区建设的队伍中来。

安平巷社区是平房区,孩子们常常在胡同里玩耍奔跑,邻里之间多是熟人,为了提升参与度,王雪梅采取了“金字塔”方式,即先从社区里比较活跃的孩子和家长入手,动员他们一起参与到“街巷小管家”的各项公益服务活动中,然后再带动身边其他熟人。而这里面,当然少不了她自己的儿子冯昕昱。

活动从在家收拾书桌开始,王雪梅通过“微信群”和“社区通”发动孩子们晒出书桌大变样的照片。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王雪梅又给街巷小管家们布置了新任务,组织孩子们自制宣传承诺卡片,在胡同口发放。她还组织成立了“爱犬俱乐部”,在人流较大的胡同设立“狗箱”,带领孩子们用废旧报纸将“狗箱”填满,方便遛狗居民捡拾粪便使用。每项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会获得相应的活动积分,在年末兑现奖品,奖励他们为美化家园做出的努力。每个活动,冯昕昱都会和妈妈一起积极参与。

为了将安平巷社区的“街巷小管家”队伍带出特色,王雪梅想到要与街道具体工作结合,于是,她动员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配合“东西岔胡同改造项目”和“拆违治乱行动”,与家长一起清理院落,美化家门口的环境。一开始,总有家长心疼孩子,亲自代劳。这时,王雪梅就用自己教育儿子的亲身经历,劝说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同时她也鼓励孩子们,提升主动性、积极性。冯昕昱也会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给伙伴们鼓劲。渐渐地,孩子们学会了主动参与,家长也更加配合。每次活动归来,王雪梅和冯昕昱都会交流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妈妈不断提升活动品质,儿子也更加了解社区工作的不容易,参与公益活动的兴致也越来越高。

随着冯昕昱逐渐长大,王雪梅欣喜地看到,儿子这双小手也拉起了全家的大手,开始为这个家传递来自新生代的正能量。每个月末,冯昕昱会组织全家人一起在家大扫除,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小种子,和爷爷一起整理阳台,种上植物;抗“疫”期间,冯昕昱用心画出“武汉加油”、“战胜病毒”等手抄报,参与防疫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冯昕昱成了垃圾分类“质检员”,不仅每天监督生活垃圾的产出,而且家里的垃圾一定要经过他的“检验”才能下楼。

一次在家,王雪梅聊到安平巷社区空巢老人多,自己联系餐厅为空巢老人做午餐,但依然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不好取餐。冯昕昱听了,提出能不能让社区的街巷小管家为老人送饭上门。说干就干,放假期间,冯昕昱跟着王雪梅挨家挨户拜访社区空巢老人,熟悉以后冯昕昱便每天自己上门给老人送午餐,时不时还陪老人聊两句家常,让老人不再孤单。在冯昕昱的影响带动下,其他青少年也渐渐参与进来。每次送餐回来,冯昕昱都会跟妈妈分享其中的快乐,这让全家倍感欣慰和骄傲。

如今,全家人都说,通过这些“街巷小管家”的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冯昕昱长大了成熟了,学会了观察和积极思考,在社会实践中理解社区工作,服务中用心关爱弱势群体,活动中与同龄人共同协商探讨,这双小手越来越有力量,而这一切的改变也让这个五口之家变得更加和谐、更加幸福。

用真心帮扶 将善意传递

许芳任教于北京市昌平区工业幼儿园,现任幼儿园工会主席。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她先后获得“昌平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女工干部”等荣誉称号。

(许芳全家福)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许芳一直以此为训,在家以身作则孝顺长辈,女儿格格也非常有孝心,经常帮爷爷奶奶捶背揉腿,陪着老人爬山等。格格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爸爸妈妈上班忙没时间,我放学以后,可以代替爸爸妈妈多陪陪爷爷奶奶,多吃点饭,让自己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更多的地方玩儿啦!到时候我当他们的小导游,给他们指路。”孩子的爱心与孝心,让老人们感受着幸福和温暖。

一个有爱的家庭,父母与子女必然是和睦友善的,真挚的心不仅能给他人送去光明与温暖,更会使自己感到欣慰与舒畅。许芳的姐姐、姐夫一家多年来一直参与帮扶类的志愿活动,他们领养了青海玉树的一个孤儿,在生活和学习上长期资助,每月给孩子寄生活学习费用以及衣服等生活必需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8年8月至今,作为昌平区15户优秀家庭代表,许芳一家参与了区妇联“小手拉小手”昌平·太旗帮扶活动。在活动中,许芳认识了和女儿同龄的太旗小姑娘阿义斯。阿义斯生活在牧区,爸爸是牧民,和伯伯、叔叔三家共同放养牛羊,生活收入微薄。而且阿义斯母亲患有残疾,不能劳作,家里还有年迈的老人、一个四岁的妹妹需要照顾。当时年仅7岁的阿义斯像个小大人似的帮助妈妈做家务活,照顾妹妹。第一次到阿义斯家,许芳就被小姑娘的懂事所打动,为她送上了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用品。在之后的相处中,除了通过微信、电话的沟通,许芳还会定期为阿义斯寄送衣物。同时,她还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起号召,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关注扶贫工作,共同献上一份力。

真心的关爱是帮扶的核心价值所在。在帮助阿义斯的过程中,许芳发现,女儿格格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成长。以前对价格“不感冒”的女儿,现在出去买东西知道关心价格了,而且还懂得了还价,这一点让许芳非常惊喜。除了学会节约,女儿还学会了分享,“以前她的东西从来不让人碰,但现在不仅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阿义斯寄过去,买东西还会买两份的。年前给阿义斯寄年货时,她还说道,‘这个可以给阿义斯,上次她说没见过这个,给她寄过去肯定喜欢’。我也特别感谢区妇联,通过这次活动,其实也是在女儿心里埋下了一颗善意的种子,让她关爱、体谅他人,以后也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许芳一家用尊老的一颗孝心,助人的热心和坚持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和谐小家庭的幸福生活。

致敬每一个家庭

对你们道声感谢

让我们一起与幸福同行

寻找美、发现美、弘扬美

来 源

市妇联家庭儿童部

原标题:《家庭家教家风丨真心向善,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小家大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