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72年之后的“团圆”——子长籍革命烈士康凤麟亲属寻亲记

2021-05-07 11: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烈士陵园内,从陕西省子长市赶来的康秀春、康斌等康凤麟烈士的3位亲属,在循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康凤麟烈士墓前。

据了解,康凤麟是陕西省子长县史家畔乡(现为子长市杨家园则镇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金盆湾村人,1944年,在陕西绥德师范学校就读的康凤麟加入120师贺龙部队参加作战,解放战争时期,受命调整到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部队第1兵团1军前锋部队,解放青海后,任海东市循化第一区区委书记。1949年青海解放初期,匪帮残余反革命不甘心于自己的灭亡,妄图死灰复燃,在12月勾结地主恶霸,在街子镇查加沟发动暴乱,平叛过程中康凤麟英勇牺牲,现安葬于循化县烈士陵园。

“一直以来,家里都在寻找爷爷,只知道他牺牲了,不知道埋在哪里,就连祭奠都不知道怎么办?爷爷,这么多年,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孙女康秀春神情悲伤,哽咽着擦拭康凤麟的烈士墓碑。

据了解,康凤麟的家人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在寻找康凤麟的消息,今年把寻找康凤麟的愿望提交到了海东市市长信箱,循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了转办的消息之后,立即查阅相关的档案资料,于当天晚上找到了烈士康凤麟的消息,并通知亲属。第二天从陕西延安赶来的康秀春、康斌等3位亲属在循化县烈士林园看到了爷爷的墓碑。

“72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了,爸爸,跟儿子说说话吧!很多年没有回家了,你沿着家乡的土、家乡的水回来看看我们吧……”康凤麟的儿子康占海因为身体原因未能亲自前来祭奠,在现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对着父亲的墓碑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这场“团圆”,等了整整72年。

据孙女康秀春回忆与奶奶日常分享的点滴得知,康凤麟共有2个子女,参军入伍时,长子康占海只有八岁,其女儿因为条件艰苦,不幸早夭。“入伍后,再也没回过家。大家没想到,再收到他的相关讯息时,已是天人永隔。”康秀春说。

康凤麟的孙辈们虽然没有见过他们的爷爷康凤麟,但他们从小听着爷爷的事迹长大,因为康凤麟有书信寄回家里。他们一家人一直以家里有一位为国捐躯的爷爷为荣,并希望把爷爷的这种爱国情怀代代相传下去。

“爷爷走后,我们几兄妹都很思念他,奶奶和父亲更是常以泪洗面。”康秀春说,因当时的信息闭塞、条件有限,家人们只知道康凤麟牺牲了,却不了解详细情况,也不知道安葬地址,无法到现场祭奠,之后虽然进行过多番寻找,但都没有结果。

“没有找到爷爷一直是家人心中的遗憾,感谢循化县委县政府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帮我们找到了亲人。多年来的心愿终于了了,我们会年年过来祭扫。”在陵园中,康秀春激动地说,如今她们终于了却心中的愿望,看到爷爷安葬得这么好,也感到很欣慰。

一路走来,为烈士寻亲的故事大同小异,但每次的启程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让烈士“回家”,让亲人有所寄托,这是对逝去的生命最崇高的纪念。

作者:邓成财 李晓娟 鲁孝梅(选载于学习强国,原载《海东日报》,本站刊登时略有修改)

原标题:《72年之后的“团圆”——子长籍革命烈士康凤麟亲属寻亲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