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母亲节|妈妈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2021-05-08 17: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HAPPY

MOTHER'S

DAY

感恩母亲节

世上有一种爱

默默无言无私奉献

那是与生俱来的

永不淡化的

这份爱叫做母爱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

祝广大母亲 节日快乐!

母亲节,正值春夏之交,@广大母亲,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这个时节如何顺应气候变化,调补身体吧

春夏之交,重在养心

立夏后,气温明显升高,人特别容易烦躁,脏腑也会跟着不安起来。此时,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养心神

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于人体脏腑来说,夏与心相通,所以人体肝气减弱,心气渐强。建议不要大喜大怒大悲,凡事放宽心。

2

护脾胃

夏季雨水增多,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冷饮,会令“喜燥恶湿”的脾胃很容易受伤。因此,立夏后建议不要吃太多寒凉食物,可以用新鲜果蔬来代替。

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有舒肝益血、健脾和中功效的中药,比如加味逍遥丸,它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又加了丹皮和栀子两味清热的中药,对于肝气郁滞而脾虚这类的人群具有不错的效果。

平时脾气容易急躁或者抑郁,且食欲不佳,吃完东西以后腹胀或者大便干稀不调,伴有血虚、失眠、多梦,同时又有手脚心热、夜间烦热等情况的人,也可以试试使用加味逍遥丸。

3

睡足觉

立夏后,天气闷热干燥,中医认为,热可生火,容易导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从中医理论看,每天的中午11~13点是心经活跃的时段,建议上班族或老年人在这个时间段注意养神,可以通过午休为身体储备能量。

4

吃得“好”

饮食上,要把握“春夏养阳”的原则,选择温补阳气、有辛味生发的食物,比如生姜、韭菜等;还要注意补充蛋白质。体质较弱的女性,立夏后新陈代谢增快,容易“虚”,可以选择吃些阿胶。

据《本草纲目》记载:“阿胶,本经上品,性平味甘,虚寒血亏者宜久服之。”按照品质来划分,可以分为“福、禄、财、寿、喜”几个档次,其中以“福”字阿胶品质最优。

福字阿胶创始于清代,至今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现在福字阿胶又称永盛合阿胶,属于阿胶中的上品,可以益气养血、滋阴润燥、改善睡眠、美容养颜。

动静有度,避免大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夏天来了,大家可以增加一些运动量,不仅有助减重,还能激发阳气,外达气血,适当排汗也可以帮助人体排出不慎所受的寒邪。但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液过多流失,会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

而且不要出一身大汗后迎风而站,或马上进入空调房,寒气特别容易在此时乘虚而入。需要提醒,有一类人夏季出汗特别严重,一般是气虚所致,可以到医院请医生帮忙辨证治疗,日常可以喝些生脉饮,这是一种适合在夏天吃的补药,能够益气,养阴生津,特别针对夏天汗出过多等气虚症状。

除了运动时不能受凉以外,生活中也不要过分贪凉。民间有“没过五月五,不要收被褥”之说,意思是没有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里的棉被不要随便收起来。对于正气不足、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可以在结合以上保健方式的基础上,遵医嘱服用一些灵芝孢子粉。

四个时期,保养侧重

由于女性经历了“经、孕、产、乳”等生理时期,对血的消耗特别大,特别容易贫血或血虚。所以女性处于不同时期,要采取不同的补血方法。

经期

经期前后,注意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功能”的食物,比如豆制品、动物血、鱼、虾。不少女性经期容易焦躁,建议此时要保持心情愉悦。

孕期

女性孕期容易贫血,主要是因为怀孕后体内血容量增大,营养摄入比从前多。同时,十月怀胎不但自身需要血液滋养,胎儿也要靠母体血液生长。

尤其是孕晚期,胎儿对铁的吸收加大,女性更易贫血。若不及时干预,容易引起早产、胎儿发育迟缓,因此整个孕期都要补血。

哺乳期

产后女性由于哺乳常会阴血不足,会出现头晕眼花、咽干口燥等症状。

给大家推荐一款产后补血药膳:猪脊骨鸭血汤,取适量的猪脊骨、鸭血、当归、黄芪,加入调味品熬制成汤即可饮用。

更年期

女性绝经前后雌激素水平波动,会导致机体功能发生紊乱,通常会有失眠、多梦、健忘、盗汗、腰膝酸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些都是肾阴虚所致,调理应从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做起,建议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忌肥甘厚腻;保证充足睡眠,以补充精力和体力;心情烦躁时可以看书、听音乐,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缓解不良情绪。

老年期

老人由于机体生理性衰老、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也是贫血高发人群。

可以在结合以上保健方式的基础上,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灵芝孢子粉,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健脾开胃、养颜美容、延年益寿、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

原标题:《母亲节|妈妈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