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2021-05-12 19: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学生立场 时代潮流

梧桐山的天,灰蒙蒙的。

走在杂草遍布的栈道上,东东(化名)心中思绪万千。那是他爷爷曾经走过的路——有些记忆已然模糊,有些场景却仍能想象。望向对岸的香港,爷爷后半生谋生的艰辛变得清晰可见起来。有那么一恍惚,仿佛国与家与自己的际遇巧妙融合到了一起;过去与现实的交错间,他心中对未来的展望更加明确了。

和东东一样,很多从香港来的年青人也有独特的内地记忆。而选择来内地读书,既有祖辈传承的乡土情结的影响,也得益于祖国发展的时代大势。香港青年和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将个人融入到国家建设的大潮中,奉献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祖辈的记忆

1979年,怀着让家人过得更好的愿望,东东的爷爷决心南下香港。不巧,他走的时候刚好撞上惠阳两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老家全部被淹。瓢泼大雨加上翻山越岭,爷爷走了一天一夜,才到梧桐山;几经兜转,终于渡过深圳河,到达对岸。当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将自己的照片寄给了母亲和妻子,向家人报声平安。

靠着勤劳和坚持,爷爷终于在香港站住了脚。白天,他在工地打杂;晚上,他在大厦里擦洗楼梯。因为“外地人”的身份,他受尽冷眼,薪酬很低。而他一边养活自己,一边将半数薪酬寄给内地的家人。苦熬的日子里他靠书信、家人的照片一步步支撑着,对故土的思念一直是他的信念和坚守。

而在多年以后,当向孙辈讲述他的波折经历时,他总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似乎这段历史只是过眼云烟。“就像家庭聊天一样,很是平淡。”东东回忆说。记忆里的爷爷很是疼爱后辈,会聊他小时候的生活,会劝告孩子们认真学习,会给睡着了的小孩盖上被子。过年回老家的时候,爷爷会指着栋栋老屋,讲述家乡的故事。

2017年末,爷爷去世了。弥留之际,爷爷嘱托后人,一定要将他的骨灰带回大陆;落叶归根的愿望,对于他而言,是那么的强烈。“要记住,我们都是大陆来的,家在那边。”爷爷的话语至今也令他难以忘怀。

或许是因为爷爷给他带来的影响和触动,东东选择来内地上学。18年入学没多久,他来到了梧桐山——祖辈曾经经过的地方,看到了群岭起伏似林海的波浪,看到了对岸的香港,也看到了脚下杂草丛中被顽强开辟出的小路。

“爷爷对家乡的感情真的影响到了我,”在谈到爬梧桐山的经历时,东东不无感慨地说,“那种归属感,不止一次让我觉得,爷爷的家乡就是我的家乡。”

而与东东一样同时拥有香港与内地记忆的人还有很多,在香港读完中小学的叶宝仪也有一个内地的家--深圳龙岗。小时候由外婆带大、幼儿园时不时到乡下老家生活、和几个表姐妹打打闹闹长大--种种幼时经历让叶宝仪觉得那就是她的家乡,后来在香港上学的日子里,她还是会时不时地去内地看望外婆,放松心情。

过去,深惠路(现龙岗大道)不过是一条砂石路,因为路窄坑多,常常堵车,却是到达龙岗的唯一通道。一栋栋低矮的平房,稀稀疏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农地,前人开垦,后人耕耘,自给自足。也就是这个小村落,承载了叶宝仪外婆家三代人的回忆。

她的外婆,常常讲起她小时候的故事,在那个更久远的龙岗,那个遍地泥泞、坑坑洼洼的龙岗,战争年代的人们靠吃树皮、树叶、泥土来求生。叶宝仪母亲年幼时,外婆耕田,外公做会计。在上班之前,外公会先做好豆腐: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用石磨去研磨黄豆。磨出豆汁后,再装入容器中,等待自然凝固成型,交给外婆进行下一步工序——炸豆腐,将炸好的豆腐放到竹编制的箩筐里,拿到龙岗墟去卖。靠着日复一日的工作,他们养活了一大家子。

大人忙碌,小孩子的生活也很丰富。每天上学要走上半小时,越过山坡,穿过田边小路。在学校里,要定期上交割下的草,给老师饲养校园里的牛羊。放学后,要帮家人放牛赶鸭去吃草,吃饱了才能赶回圈里;还要帮着去镇上水井担水回家洗衣服,往返竟要一刻钟--村中房屋被水塘围着,绕过一个鱼塘,才能走到镇上。

叶宝仪和她的表哥表姐也有着幸福的时光。她们经常聊天,节假日聚会,表姐妹开车旅游。平时的交流中,她们相互打趣,问彼此有没有谈男朋友,什么时候准备结婚。相互之间培养的情谊,也让叶宝仪感到了家的幸福和温暖。如今的她,也像许多香港年轻人一样,来到内地,找寻自己的梦想。

深圳是我“第一个家”

港珠澳大桥的风景 受访者小爱供图

“早上在罗湖口岸咬豆沙包,中午在沙田大会堂看粤剧或在长沙湾参加演讲比赛,傍晚回家遇上晚高峰被迫在国贸区域堵上大半个钟。”小爱(化名)把自己从前的生活浓缩在三个场景中。

就读于深大的小爱曾是跨境学童:生于深圳,但有香港户籍;在深圳长大,但从小学起每天都要赴港上学。她慢慢习得流利的港式粤语,渐能看懂复杂的繁体字,但依然觉得“深圳更像是我‘第一个家’”。

在香港上中学六年级时,小爱有时喜欢于放学回深后到公园里散步。“我很喜欢去看花!去踏春!”说到这里,她的声音里带着笑。东湖公园在她家附近,成为她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每每这个时候,她都会很喜欢深圳,“这个城市不仅有活力四射的一面,她也能安静下来。”在疲惫时,深圳有她可以歇脚的地方,花花草草会陪着她,“深圳,的确是创新且包容的。”

相似的感受也被Andy(化名)捕捉过。她是深大广告学的学生,从小长于深圳,但因为亲人常住香港,她常在深港间往返。住在香港时,她会想念深圳,因为香港“拥挤且忙碌”。她介绍道,香港繁忙到扶梯左侧不站人,因为要留给赶时间的人通过。Andy觉得香港天气闷热,氛围又赶,很破坏心情,因此觉得在深圳更舒服,至少可以停下来喘口气。

在被深圳拥抱的同时,她们也在社交中找到了归属感。小爱的大学室友是一群“可爱小女生”,常为她解答计算机课的难题。Andy有时会因香港户籍而感到不快,例如当有陌生人带着对香港的偏见来看待她时。但在更亲密的交往中,她则没有感受到香港户口的影响,“玩得好的一群人都知道我是香港人,他们并不会在意。”

与她们不同,叶宝仪在初至深大时,经历过一段适应期。“我平时讲话会夹带几句英文,香港人的确有这种习惯。”类似这样的文化差异,她总能在与内地学生的交往中感受到。大一时,因为不适应深圳的生活,叶宝仪总想着回香港找家人朋友。但在学校,一直有人愿意帮助她度过难熬的适应期。

“学校有专门负责港澳台学生工作的老师,其中姜老师就很经常跟我们聊天。” 令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姜老师主动打电话给她,问她适不适应、压力大不大,聊了半个小时。叶宝仪说,还有老师听到港澳台学生数理学习有困难,向学校提议成立了港澳台高数班,她由衷觉得此举“很不错”。大一之后,她感觉到自己在“慢慢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

在深圳生活的经历,给予这些港籍青年的不只有对深圳的归属感,在更大的层面上,他们能感知到有根线紧紧连着自己与国家。

“天空跟海是连在一起的,很好看!” 小爱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起港珠澳大桥之旅,一边忙着翻找当时拍下的照片。当时她坐在过桥的大巴上,忍不住往窗外望,看看天,看看海,拿出手机疯狂拍照。“我记得港珠澳大桥还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当时觉得很壮观,心里真的有点小骄傲。”

令Andy最感动的则是疫情期间的经历。“国外疫情还在蔓延,中国的情况已经好很多,我真的会有一种特别大的感触,能感觉到国家的力量。”在她心里,像疫情这种“每个人都身处其间”的事情,会带来很切实的感触。“停课、居家隔离……我们一件件做到了,那种参与感让我觉得国人很伟大。”

能让他们产生强烈共鸣的,还有国家对港澳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管是通过香港高考(DSE)还是联招考试,都可以进入内地读大学。”叶宝仪介绍道。在Andy看来,优惠政策代表着国家对港澳学子的重视,“我觉得国家在尽力做到,让每个想来内地读书的港澳学子都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资源”,她感受到国家的诚意。

在内地启航

叶宝仪在南沙新区实习 受访者叶宝仪供图

如今,内地发展迅速,社会繁荣、稳定,东东也做出了和爷爷相反的选择,重新回到内地,“北上”求学与工作。家人对于东东的决定十分支持,他也已经规划好了在深工作与生活的未来——祖辈的家国之情已经在无形中改变了家族后辈的身份认同。“虽然身份上属于港生,但更愿意称自己为‘新湾区人’,我从大陆来,反而是一种骄傲,因为我的家就在这里”,东东自信地说道。

不同于东东,Andy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仍然存在摇摆。除了自己的母亲,家族的其他成员都希望她在港升学与工作。不管是升学前或是升学后,在香港的亲戚朋友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要在深圳读书呀?香港的大学也好啊,要不然去国外读也行啊,为什么要在内地读书?”考虑到自己在深圳十余年的求学经历,Andy最终还是坚持选择在深圳升学。“他们的那种(对内地)的刻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使是没有道理支撑的刻板,包括怀疑的态度等”,对于这种偏见,Andy一般选择保持沉默——“我一直都不觉得深圳差。”

但即使是在深圳生活多年,她对深圳始终存在着格格不入的感觉,而深港两地的经济差异也在影响着她对于未来工作的选择,这样的差异即使是文化与身份上的认同也是不能磨灭的。现实与物质的因素左右着她的内心想法,香港的高薪资与优质的就业前景不断地吸引着她,而深圳相对于香港的慢节奏生活与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对我来说像腾讯这样的自由、开放、平等的工作氛围是我比较喜欢的,这也是受到深圳自由开放的文化影响。就我个人的选择来说,我会去尝试。”在深还是在港?Andy的未来规划,仍在时局与家人观念的不断变化中逐渐明朗。

但叶宝仪却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在她看来,香港的薪资虽然比深圳要高,但在发展前景上,大湾区就好比一辆“直通车”,如果能搭上这辆直通车,“未来也是一片光明。”

与已经做好规划的东东与未确定最终去向的Andy不同,叶宝仪已经参与工作,并具有十分丰富的实习经历。对于升学深圳的决定,她的父母也选择支持,亲密的家人在深圳与深圳临近香港的地理位置也成为了她最终选择深大的原因。每个月或每两周,她都会坐上地铁到龙岗看望年老的外婆和其他家人。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叶宝仪也是刚从龙岗探亲回来:“一般来说的话45分钟左右就能到了。”对龙岗的记忆与情感融汇在一张张老照片中,照片中的叶宝仪被年龄相仿的表妹追着,一起抢着一个饼干罐子,这对姐妹到现在依旧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在深圳,叶宝仪申报了多份粤港澳大湾区的实习工作,具有丰富的在深实习经历的她对于大湾区的情感也是极其丰富的。对于香港青年投身于大湾区建设,叶宝仪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言传身教,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我觉得,在这边的一些机遇真的非常难得,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多的一些机会可以选择,如果可以的话尝试去感受一下不同的生活,不合适了再回去。”对于大湾区,叶宝仪满怀希望。

历史的交融造就了这批青年人。而在当今中国发展、深港发展之壮美图腾下,他们亦将砥砺而行,为之书写出自己的一笔。

(本文刊载于133期新新报特稿版)

文字 | 石耿辉 张靖 刘家成

原标题:《新声代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