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生活的真相,也许诗歌无法抵达

张丰
2021-05-12 21:0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河南“农妇诗人”韩仕梅,最近因为两件事,上了两次新闻。一个是4月9日,她到法院起诉离婚,原计划5月19日开庭。一个是5月9日,她撤回了离婚诉讼,“我女儿马上将要高考,不希望影响她的学业。”

2020年,韩仕梅在网上发表诗歌,逐渐出名,被称为“农妇诗人”“田埂上的写诗者”。

很多人在韩仕梅的离婚诉讼中,倾注了太多对爱情和自由的希望,希望她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生活本身是复杂的,或许再伟大的诗歌,都无法抵达它的真相。当初想离婚的韩仕梅值得支持,如今为了女儿选择暂时不离婚的她,公众也应该给予理解。

在很多人看来,韩仕梅和余秀华一样,都代表某种觉醒和奇迹。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妇,在厂里的食堂打工,偶然开始自学写诗,就一发不可收,在网上收获了粉丝和名气。她的诗比余秀华要差一些,但仍然让人惊喜。

抛开诗歌本身,人们对她的看法又是复杂的。她被称为“农妇诗人”,而不是“诗人”“女诗人”,就是因为“农妇”这个身份带来的反差,才让她受到更多的关注。一些新闻报道详细地列出她家乡的名字,详细到村,相对于都市,这样的地名也带有某种文化边缘的意味。

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在韩仕梅的故事中,她的丈夫,形象是缺失而模糊的。人们很少看到她丈夫的自主言语或行为出现,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除了韩仕梅的称呼“俺们老头子”。 

这意味着,哪怕离婚牵涉到双方,很多人还是愿意将其解读成“韩仕梅的觉醒”这一励志故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那个男人,成了“落后”和“愚昧”的象征。在韩仕梅的叙述中,当初自己家很穷,根本看不上这个男人,是父母为了3000块钱,把她嫁给了这个老实人。

在现在看来,这个数目实在太低了,但在1990年的河南农村,这可不是小数字。可以对比的是,当时韩仕梅的父亲,一个月工资才75元。当然,这样比较收入和物价,意义不大,我要说明的是,在那个年代的一些农村,这样的婚姻,其实非常普遍:年轻人不一定有爱情,也不一定对结婚对象满意,父母做主,就定下了一生。

韩仕梅讲述的婚姻,当然是真实的:两个人缺乏心动的感觉,甚至缺乏像样的交流和关怀。她在婚姻中没有感受到幸福,生了两个孩子,生活一直很苦。直到她学着写诗,乏味而难以忍受的生活,才有了一个出口。当她提出离婚后,“老头子”痛哭流涕,哀求“再给我一次机会”。

这样的场面,不是爽文里所谓“渣男”被揭下面具,而是一个木讷无趣了一辈子的普通人的本能反应。他说“再给我一次机会”,但却没作出什么改变,也是正常的。一个农村老人,又怎么能一夜之间,变成一个有魅力、懂爱情的“现代人”? 

如果引入“爱情”“自由”“幸福”这些变量,当时农村中的很多婚姻,或许看起来都有些“怪异”,都缺乏合理性。

写诗对韩仕梅来说,是创作,更是自我觉醒的过程,她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关爱,还因为粉丝的表白,模糊感受到了“爱情”的滋味。哪怕她“有脑子”分辨骗子,但心里对正常社交和情感的渴求,一旦萌动就很难熄灭。

但她的丈夫,还停留在原处,无法理解妻子的内心世界。除了频繁探寻韩仕梅的行踪,为自己增加点掌控感,他不知所措。

这种错位,就是生活的残酷真相。如果韩仕梅最终决定离婚,无论如何都应该支持她。而对她的丈夫,我们只能给予同情。但是,真相的另一面是,韩仕梅的“勇敢”是罕见的,也是脆弱的,甚至可能是短暂的。当女儿让她先别离婚时,她就退却了——这种退却,是基于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仍然应该被理解。

我也能理解一些人的失望,认为韩仕梅追求自我不够“果决”,但生活是她自己的,一切决定权都在她本人。作为旁观者,或许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她的诗歌上。诗歌来源于生活,可能也高于生活,但却不完全等于生活。

只能祝韩仕梅好运,不管最后她的决定是什么。

设计 祝碧晨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