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童明:用一种“微创手术”,激发城市空间的活力

澎湃新闻记者 孙雯
2021-05-13 14:12
来源:澎湃新闻
城势 >
字号

把城市空间比作人体,把城市更新看作外科手术,这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童明眼中十分恰当的比喻。童明认为,城市更新应是在精准的判断下针对关键节点的“外科手术”,它不止存在于建筑层面,而是一个多元化、渐进的更替过程。

对症下药尚需“名医”的精准判断

城市更新是近年的一个高频词。童明回顾,上海这座城市从1990年代开始一直处于扩张状态。弹指一挥间,浦东新区大刀阔斧的先行先试造就了三十年的传奇,嘉定、松江、临港、青浦等新城的兴起,也让上海外拓的步伐逐渐探至城市外围。“当城市的外拓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就要在现有的范围内进行‘新陈代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童明

童明说,2000年初上海开始在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领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起步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改造,也开启了建筑更新到城市更新的转变。“建筑更新相对容易理解,而城市与城市更新是另一个话题。它不仅是城市风貌和环境这些物理环境的变革,还涉及空间功能更新、经济、文化延伸等问题。因此,城市更新是一个系统问题。良性的城市更新可以激发衰退空间的活力,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面对人体的健康问题,医生需要找到关键点,量身定制对症的治疗方案。童明认为城市更新与此同理。

近年来“留改拆”的大背景下,以往大拆大建伤筋动骨的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城市。“判断城市更新水平高下的标准之一,是你面对一个城市更新的项目,就像医生面对病人,能通过小手术治愈,就不需要开胸切腹动大手术。”

于是,针灸疗法、微创手术、绣花针功夫等成了城市更新的新方向。然而越是强调“微”“小”,越是会对推动者的判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讲道理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可以‘动手术’的人不够。我们要把这些设想落地。”

把那些支离破碎“缝合”起来

在业界,童明的“缝合”理论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的城市始终在不停地发展,从边缘到中心,从农村变为繁华的都市,这一过程会产生很多边界的调整,空间在震荡中不断割裂又缝合。”他认为城市的每个区域都可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碎片化,原先的功能系统瓦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因此“缝合”成了一种自然行为。

童明认为,此前徐汇中南部的部分城市空间有碎片化的特征。以漕河泾为例,该街道位于徐汇区中部,铁路、道路等切断城市空间,新楼盘和老社区之间的割裂,都造成了碎片化。碎片化导致了配套的不足,居民生活不便,产业业态发展不好。

奇妙的“缝合术”就在这里展开。在建筑师的妙笔之下,老的仓库改造成邻里汇,荒弃的小河变成绿色通道。“缝合就是这样,通过许多微观的调整和改造,把供给和需求端连接,把不同的人群和服务设施系统串联在一起。”

比如,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的龙漕路地铁站附近,有一些小型餐饮店,可以将这些餐饮店进行升级,让它们为社区的上班族服务。还有一些街边的绿化,可以通过调整可以为人所用。

在童明眼中,上海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之一是上海两江一河沿线的贯通。他认为此举的价值不仅仅是向上海贡献了美丽可互动的滨江水岸线,更重要的是对于区域融合有很大的价值,奠定了城市今后若干年的发展基础。

点滴改变推动社区关系和谐重构

“在需要更新的城市空间内,居民往往是很被动的,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还很薄弱。所以我们做老旧小区的改造,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私的倾向。”童明说,这是邻避效应(Not In My Back Yard,简称NIMBY),所以城市更新长期遇到众口难调的问题。

童明曾参与过上海黄浦区贵州路的老社区改造。原本就很狭窄的社区里弄被电瓶车和摩托车挤占得杂乱无序,设计团队希望能够“挪”出一片小空间,做格网式的架子,居民可以晾晒衣物,也可以在格架中种植花草,希望通过养花、赏花、晾晒衣服,为居民提供交往机会。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事,但是动第一榔头的时候遭遇了受到来自周围居民的阻力,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们的主要心态就是‘不要影响我,不要在我旁边做’。”

令人庆幸的是,反对的声音并未持续到底。经过团队和街道的调解,设计团队的奇思妙想得以实施——网格架建了起来。童明介绍,“零部件”的更新促进了人的改变,他们成立了“护绿小组”,专门维护这里的植物。不仅如此,共享厨房、公共客厅等公共空间建立之后,居民们在这里举办各种烹饪、烘焙等不同的兴趣班。

这些一点一滴的改变推动着社区居民关系的重构,和谐的邻里关系在更新后的社区得以升华,社会的凝聚性有非常大的提升。环境的更新推动的改变从里弄延伸到外部,一家轻奢酒店和一家高品质超市的落户,让更多的居民看到了更美好的希冀。“我们的工作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认可,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童明说起的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的月半湾。在2018年的拆违整治中,昌五小区外面一排沿街商铺被拆除清理。之后垒起一道围墙,围墙与住宅楼间形成一条带状空间。这块废弃的空间被改造成一个瘦长形的“公园”,就是月半湾。如今居民在月半湾打牌、聊天、晒太阳,有了专属的活动空间。

不出意外,这一改造也是在一片反对声中进行的。但项目的完成带来了“神转折”——周边的居民也十分羡慕,主动询问是否也可以在自己的社区进行这样的更新。

容得下庞然大物也要给“微生物”栖息之地

童明认为,城市更新历程里最难的部分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经过历史累积下来的社会共识、特定的城市氛围、生活气息、活力状态。城市更新既要保持原先的文化底蕴,又要完成新陈代谢。”

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延续与有机更新的内核有异曲同工之处。童明认为,有机更新首先是城市的生活品质的提升和营造。“生活品质的意义非常广,它涵盖了各种人群、部门等不同利益诉求体追求的品质。它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间呈现,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

“现代城市规划经常强调通过大型项目或者基础设施来带动城市根本性的更新进程,但这有时也相应导致原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断裂。城市功能再生绝大多数发生在微观领域,与之对应的做法则是通过社区尺度的小型化、渐次性的修补,带来城市功能的逐步转型。”童明说,有机更新就是这样持续渐进的过程,逐步累积很多小的片段来推进,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童明认为,包容性也是有机更新的重要标识。“不管是赞同你的还是反对你的都要能包容进来,有机的含义就是一种生态,用生态的眼光看待一个城市。就像一片树林里有狮子、老虎,还有甲虫、青蛙和微生物等。一个生态圈是由动植物形成的共同整体,你不能只看到庞然大物,还要学会看到更多微观的世界,只有当你在微观领域积淀的层次丰富之后,才有条件支撑出更完好的结构。”

    责任编辑:叶莺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