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淮海轶事 | 去淮海路看场电影

2021-06-15 16: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顾惟颖 漫步淮海

漫步淮海

淮 海 轶 事

search

淮海中路,历经百年

发生的故事总也诉说不完

在“淮海轶事”栏目中

我们将邀请不同的作者

听一听他们记忆中的淮海路

本周我们来听听淮海路电影院的变迁

某一天,朋友约了在淮海中路午饭。吃饭的地方距离国泰电影院百来米,饭毕是下午无精打采的辰光,不急于车劳途顿,我临时买了张电影票,躲开熙熙攘攘的人,溜进国泰去看场电影。

工作日的下午,国泰电影院的放映厅里很冷清,我带着睡意,度过了一部不大好看的电影,时间很慢。散场时毫无留恋,大步走到门口,意外发现外面在下大雨,天已经黑了。哗啦啦的雨水,让我顿时清醒地回过神,马路上的水塘反射出霓虹色的光影,雨下得很大。

在电影院门口的台阶上,一位老奶奶在卖白兰花。她背靠着门廊外最右处的水泥墙,坐了一张小板凳,虽然面向来来往往的人们,却低着头,很专注地绣手里的东西,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关心,一边的袖子有被雨水淋到,她不在意。在她膝盖上,还有脚尖前,白兰花整整齐齐叠放在洗干净的一次性塑料饭盒里,兰花的香气,像隐形的芭蕾,在雨天里踮来踮去。根本没有什么人过来买花,老奶奶应该也知道。我上前跟她买一朵白兰花,五块钱,她慢吞吞又仔细地让我微信扫码。想不起来小时候白玉兰是多少钱一朵了。老奶奶想把花替我佩戴在胸前,可是我衣服上没用纽扣,朝她摆摆手,还是把白兰花捏在手指上吧。

老奶奶又俯首绣手工了。我在门廊处站了几分钟,退回到门内去,还是等一等吧。下班的年轻男女们,三三两两涌进电影院来,空气里顿时有了五湖四海的人声。我其实可以跟随他们,返回到放映厅外电影院的售票处,那里有舒服的沙发,还有爆米花。可是我不想去那里,宁可站在门厅一边。视线依然在玻璃门外那位卖花老人身上。

以前就在这一带遇到过她,还在新闻里看见过她,她说自己是因为老伴去世,一个人在家里孤零零没有人讲话,才想到上街卖花的,她就一直住在这条马路上,是淮海路的老居民。她是住在人民坊,还是住在淮海坊呢?假如她住在人民坊,认不认识一个长得像外国人的女孩呢?她是我幼儿园同学。假如她住在淮海坊,认不认识一个父母都要上夜班的、9岁起就会自己烧饭的小姑娘呢?她是我小学同学。她们都早就从这里搬走了,不知道去了何处。

我想对卖花老奶奶讲,我外婆以前在上海的时候,特别喜欢买白兰花,每次经过淮海电影院门口的小摊前,就要停下,一买几朵。以前卖白兰花的老太太,是坐竹编靠背椅,翘二郎腿的。外婆把兰花佩挂在衣服盘扣上,或者包进手帕里,手帕放在拎包里,这样一来,她走到哪里,都有淡淡的香气。瓷乳色的白兰花,在衣服上悬挂了两三天,颜色开始变深发黄,花瓣发干的时候,外婆把花从衣服上解下来,埋进阳台上外公的花盆里。

卖花奶奶晓得淮海电影院伐?我心里想。三十多年以前的淮海电影院,距离我家弄堂口一百米,我的童年就是在电影院隔壁度过的。那时,淮海路从瑞金路到茂名路那一段的沿马路,还有巨幅的手绘电影宣传海报,有三层楼高,刘晓庆扮演的慈禧太后,美国的超人,会功夫的少林和尚,“他们”都在淮海路出现过。卖花奶奶那时还没退休吧。

淮海电影院旧照

我对淮海路所有记忆的起点,竟然是看电影,其他孩子眼里的乐园是游乐场,我的乐园是电影院。

自有记忆起,最开心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进电影院。大概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刚刚学会开口讲话时,就被大人领进离家两步路的淮海电影院。不管看懂看不懂,大银幕上的一切都是我舍不得挪开眼睛的梦。进小学以后,学校经常组织看电影,总是在午后,一大队两两牵手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长乐路浩浩荡荡步行去淮海电影院。那一段路程,几乎是每天放学回家的路程,平时几分钟就能走到家,可每次去电影院时,就变得悠长起来,好像是节日前充分的前奏。临近淮海电影院的时候,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自豪,因为我家就在电影院旁边,感觉是到了自家地盘,有东道主的优越感。

淮海电影院原址在伊势丹商厦对面,淮海中路成都南路口,电影院旁边有个新光照相器材店。听上一辈的人说,以前上海的电影院,分头轮电影院和二轮电影院,所谓二轮电影院,就是硬件设施比较次等一点。老早不开冷气的,如果头轮电影院电影票的票价是两角,那么二轮电影院票价就便宜五分。淮海电影院属于二轮电影院,但是这丝毫不损减我对它的钟情。

当年看电影时,一点不挑,无论是国产电影,还是外国译制片,都会热情高涨地观看,甚至连电影放映前的科教片,也能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不过孩子们最喜欢看的,还是武打电影。每每电影里的好人与坏人进行最后决战时(按现在的话来讲叫终极BATTLE),整个放映厅里的小朋友们会齐声呐喊“加油——加油!”那样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恍如隔世。相对来说,小时候也去国泰电影院,但去国泰更有一点过节的感觉,往往是星期天,穿漂亮一点,跟随大人先去国泰斜对面的上海西菜社(现在的红房子)吃顿大餐,再去国泰看电影。去国泰时候的感觉,就像去南京路大光明电影院一样,更隆重一点。

后来淮海电影院拆了,改建为一个叫“时代广场”的商厦,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倒是楼上开过一个可以跳舞的“音乐茶座”,与对面伊势丹楼上开的“蓝带啤酒俱乐部”别苗头。夏天的夜晚,从我家阳台上看过去,时代广场与伊势丹上空被建筑里打出的灯光照亮,听见远处“嘣——嘣——”的很重的低音节奏,还未长大的我多想去打出灯光的地方看个究竟啊。

淮海电影院销声匿迹得很彻底,国泰倒是依旧在,并且是淮海路上为数不多的保留旧时面貌的地标。好几年前中装奢牌Shanghai Tang上海滩,把全球旗舰店开进了国泰电影院,并占掉了国泰原来街面的一部分位置,破墙做品牌橱窗,这一举动引发了周边市民的关注,很多人担心影响国泰电影院原来的外立面。所幸后来店铺开了,国泰正面那美丽的高耸尖顶,并无改变,好比是邬达克多年以后在淮海路留下的一件陈旧又精致的纪念物,这一带的老居民,也只有站立在国泰电影院门口时,才能感受到“故乡”的氛围,虽然不多。多少人对淮海路的眷恋,最终也最容易的重温,是到国泰来实现的,就比如我。

我跟随家人从淮海路迁走已经很多年,前几年因为念念不忘,又搬到IAPM旁边住了两年。如今的淮海路已大变了模样,来去匆匆的人很多很多。乡愁,原来可以是在原地发生的。

既然对淮海路最初的记忆由看电影开始,那么熟悉的散场就是又做了一次道别。我的道别里,偶然出现的卖花老奶奶,让我有一种格外的心动。我很想再次走上前去,和她讲讲话,告诉她,我来这里看电影,是因为我想念小时候在淮海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光。

可是当我的思绪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国泰电影院,在蒙蒙细雨中行走,不知不觉快走到华亭路了。手里一直捏着一朵白兰花。

下一次去淮海路看电影,会是什么时候呢?

原标题:《淮海轶事 | 去淮海路看场电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