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东北抗日联军创造了哪些精神财富?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时青昊
2021-06-15 12:5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等专栏后,澎湃新闻继续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开启“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

今天的关键词是:东北抗联精神。

2018年9月8日,虎林市在“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外广场上建立了纪念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英雄”群雕。本文图片 人民视觉  资料图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武装力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出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等共产党员分赴东北各地,创建抗日武装。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武装力量,逐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东北抗联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14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文章指出:“抗联精神主要表现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明确指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省有不少有利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坚定的信仰信念

东北抗联斗争时间之漫长,自然环境之恶劣,后期给养之匮乏,敌我力量之悬殊,长期孤悬敌后之苦闷,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没有坚定的信仰信念是难以支撑下去的。坚定的信仰信念,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二是驱除日寇、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北抗联主动出击,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至1938年,东北抗联共歼灭日伪军2.5万人。为了彻底围困、扼杀抗联,日本关东军规定:凡是以经费物资供给抗联者,一律以“通匪”论处,并且株连亲友、邻里。抗联战士在深山密林中修建秘营,储藏粮食、衣物和武器,依托秘营的掩护,多次冲破了敌人的“围剿”。但少数意志薄弱的抗联队员叛变投敌,抗联的秘营被破坏。1939年11月,抗联第一路军司令员兼政委杨靖宇率领司令部直属部队400多人从桦甸进入濛江。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杨靖宇部不仅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也与抗联的大部队失去了联系,陷于孤军奋战的境地。莽莽林海雪原,零下三四十度,滴水成冰,寒气逼人,部队的供给根本无法保证,衣不避寒,食不果腹,部队伤亡减员严重。1940年1月9日到1月30日,杨靖宇率部队与敌人作战14次。经过两次大的分兵和战斗减员,杨靖宇所率队伍已不足100人。1940年2月1日,司令部特卫排长张秀峰携武器、密件、现金投敌叛变,进一步暴露了杨靖宇的行踪。日军急忙调动大队人马围攻。杨靖宇率部与大批敌人连续战斗,到2月12日,杨靖宇身边仅剩下六名战士。为了保护同志,杨靖宇再次分兵,让四名伤员避开敌人;自己仅带朱文范、聂东华两个警卫员在密林中继续前行,吸引追兵。朱文范、聂东华外出寻找食物,此时600多追兵包围了杨靖宇。杨靖宇利用地形与敌战斗,敌一死六伤,杨靖宇自己左臂负伤。敌人沿着杨靖宇的血迹追击,到第二天上午,有50多个敌人死死咬住杨靖宇。此时,敌人已部署重兵将濛江县各村通道和山岔路口全部封锁,并严令上山打柴的农民不许带饭。2月18日,警卫员朱文范、聂东华在购买食物时与追捕的敌人遭遇牺牲。2月22日晚,正值农历正月十五,杨靖宇在距濛江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保安村三道崴子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2月23日上午,杨靖宇在三道崴子遇到四个砍柴的农民,请他们帮忙买食物和一双棉鞋。其中伪牌长赵廷喜回村遇到特务盘问后告密。下午3时50分,敌人在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此时的杨靖宇,已数日粒米未进,再加重感冒和臂伤,身体十分虚弱。面对敌人劝降,他举起双枪,向敌人射击。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身中数弹倒下,年仅35岁。第二天,日本侵略者割下了杨静宇将军的头颅,并剖开了他的肚子,想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杨靖宇战胜严寒和饥饿,顽强地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结果发现杨靖宇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在场的敌人都惊呆了。1946年2月14日,濛江县民主政府召开全县群众大会,为纪念杨靖宇的伟大功绩,将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东北抗日联军臂章

高尚的爱国情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队伍中不仅有工农群众、青年学生,还有放弃劫掠生涯的绿林草莽、原东北军爱国官兵、一些毁家纾难的有产者和弃官不做的上层社会人士。虽然他们政治立场不同、经济地位迥异,但在国家危亡之际都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同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抗战时期开展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黑龙江省省长的李范五,讲述了朱守一的故事:朱守一原是奉天(今沈阳)一个罐头厂的老板,“九一八事变”后出于民族义愤,毅然投身抗联队伍,而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戏称为抗联“财主”。朱守一最大的后悔就是没有早点觉悟,把罐头厂卖掉,弄点钱带出来做抗日经费,结果后来罐头厂被日本人没收了。李范五问朱守一:“你出来的时候,舍得把那块肉扔下吗?”朱守一说:“国家被狗咬了,那么一小块肉算个啥?”1934 年春,党派朱守一到密山当游击队长。端午节那天,他率部在哈达山与日军作战时,看到一个朝鲜族战士连放3枪打倒3个鬼子,朱守一高兴得站起来哈哈大笑,不料这时中敌一弹,光荣牺牲。当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广大抗联将士纷纷放弃个人利益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有许许多多像朱守一这样鲜为人知的抗联将士,他们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成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典范。

伟大的牺牲精神

为了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抗联将士以超越人类极限的忍耐力克服了举世罕见的困难,艰苦奋斗、坚忍不拔。部队因冻、饿、病而死的人数不亚于战斗减员。有的抗联部队一切战斗物资只能依靠战斗缴获,拿生命和鲜血换取,其处境之艰难、生活之艰苦、战斗之残酷难以用语言描述。

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1936年6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白雪铺满大地,山中雪积及尺,抗日救国战士,犹着单衣水鞋,日夜出没于寇贼倭奴之封锁线,其困苦颇甚。”即使如此,抗联指战员们也丝毫没有退缩,而是以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断战斗。没有棉衣的战士晚上睡觉时,就靠烤火才能防止被冻死。向火的一面烤热了,背火的一面早冻透了,就来回翻着面地烤。李兆麟将军就曾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来形容抗联的艰苦。在长期的严寒摧残下,一大部分年纪稍大的战友都被冻死饿死了。但在抗联最艰苦的时候,因为担心会被敌人发现,连火都不能烤,只能靠着大树睡觉,每次睡眠不能超过30分钟,否则睡熟了就有冻死的可能。抗联老战士单立志回忆:在1939 年那一年,我一个冬天都没有棉衣穿。人是先从脚往上冻,最后脑袋都冻坏了,走着走着抱着树就痴呆了,还有知觉的人让我们给他一枪,可是谁能忍心给他一枪呢。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