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大学生篮球能成为全民体育IP吗?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1-06-22 14:59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清华大学庆祝夺冠。

当清华大学男篮连续第二年捧起那座象征着中国大学生篮球至高荣誉的“金篮板”,23岁的CUBA联赛给出了这样一组赛季数据:总观看人数5684万,总观看次数超1.7亿,赛季入场人数35.2万。

这是CUBA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数据证明,也是赛事运营方阿里体育在过去三年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校园体育的发展决定的是中国体育的未来。”上个周末,就在CUBA“巅峰四强”赛在苏州激战期间,阿里体育也在苏州举行了2021年度合作伙伴大会。

刚刚履新的阿里体育CEO穆旸在这场大会上留下了这样一番畅想,“我们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合作伙伴一起创新合作与运营模式,让CUBA能比肩美国NCAA,成为国民IP。”

CUBA联赛在过去三个赛季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赛制激活各级联赛,建立线上观赛小程序,拥有了自己的主题曲,第一次在社会场馆举行全明星赛和总决赛,第一次公开售票……

这样一个愈发市场化和数字化的大学生篮球联赛,真的能成为阿里体育撬动自己终极目标“推动全民健身”的支点吗?

阿里体育CEO穆旸。

“联赛亏本”背后的商业逻辑

过去5届CUBA一级联赛,清华和北大包揽了所有冠军。而当这场象征中国大学生篮球最高水平的“五道口德比”在苏州拉开大幕时,球迷的高涨热情证明了CUBA将校园比赛放进社会场馆举行的尝试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能够容纳3500人的苏州湾体育中心篮球馆在决赛当晚座无虚席,根据官方给出的总决赛售票情况,早在比赛前两天,所有球票就已经售罄。

这场总决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实只是CUBA联赛在这个赛季的一个缩影。

根据阿里体育CEO穆旸在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的数据,在总决赛之前,这个赛季的比赛直播观看量就达到了1.4亿,票务核销用户多达50万。

除此之外,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这个赛季CUBA售票的单票均价达到了150元左右,对于以学生群体为主的消费人群来说,这个数字相当可观。

比赛对抗激烈。

光从数据上来看,CUBA火爆的球市和巨大的受众群体,如今已是阿里体育手中的一块“富矿”,然而自从2018年以10亿元价格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手中接过了未来7年CUBA的运营权后,阿里体育在过去三年的运营中都是在“亏本做买卖”。

“目前CUBA业务每年都在亏损,但公司和集团从来没有降低在件事情上的投入。”穆旸坦言,这几年的运营,阿里体育“亏损额不低”,但在联赛的不断改变和进步中,各支球队和各个高校创造了很多热点的话题,提升了整个赛事的关注度和价值。

“虽然具体的数字不便透露,但是可以公开的是,目前CUBA三大赞助商的赞助金额比两年前提高了超过100%,联赛的收入也变得更加多元,不再只是单纯依靠赞助收入。”

阿里体育副总裁黄春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今的CUBA在内容合作上有了不同的露出平台和媒体,观看数量是三年前的10倍以上,根据阿里制作的“CUBA我的主场”小程序的数据统计,18-24岁的赛事用户已经超过220万。

不仅如此,举办CUBA赛事的社会场馆都是阿里的自营场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拉动了场馆的收入。

赛事业务、场馆业务和线上业务的联动,正是阿里体育在CUBA运营上的“商业逻辑自洽”,这也是为什么黄春翔坦言,他们还会继续加大对于CUBA的投入。

“对于集团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容易算过来的账:我们更用心去运营CUBA,让这个赛事更有价值,就会有更多资源与合作。”

阿里体育2021年度合作伙伴大会。

赛事走出“象牙塔”

在黄春翔看来,CUBA联赛如今的“亏本运营”只是在为联赛的长期发展打下地基。

确实,过去几个赛季,CUBA一直在尝试着“破圈”,从赛制上的改变到赛事主题曲的创作,从公开售票再到比赛走进社会场馆,所有的改变正在创造一场“多赢”的局面。

球员和联赛自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CUBA官方给出的一组组数据,已经足以证明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日益增长的关注度,而这片球场上的大学生球员们也逐渐被打造成了明星球员。

就在苏州举行的“巅峰四强”赛现场,不少观众或穿着北京大学核心球员赵泊清的球衣,或举着北京化工大学的核心球员李玮颢的灯牌——重点是,他们很多人只是纯粹因为观看了此前的联赛直播或者球员参与的真人秀节目,成为了他们的“粉丝”。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CUBA联赛里是很难出现在学校以外的。

学生球员的影响力增加,也拓宽了他们通向职业联赛的道路。这个赛季,包括同曦男篮总经理霍楠和浙江稠州主教练刘维伟都先后出现在CUBA赛场上,清华大学的冠军教练陈磊也表示,如今的CUBA联赛让更多职业球队的经理和球探开始关注这些学生球员。

清华VS北大,代表了中国大学篮球的最高水平。

联赛和球员的号召力增加,正是校园篮球走出象牙塔的底气。事实上,今年的CUBA总决赛并不是第一场放在社会场馆举行的比赛。早在今年3月份,CUBA全明星赛就“落户”山城重庆。彼时,价值899元的10张场边“闪耀坐席”在5分钟之内被卖完,剩下299元、199元、99元和59元的门票都在半天时间内售罄。

“对于当地来说,这样的赛事能够在社会场馆举办,也是优质的比赛资源。”黄春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CUBA全明星赛成功举办之后,总决赛的举办地选择就曾经发生过改变,原因就是几座城市都希望能够承办这项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CUBA的“巅峰四强”赛落户苏州期间,阿里体育还联动了自己“生态圈”中的其他资源在场馆周围举行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大学生篮球再一次“破圈”。

“从我们制定CUBA运营计划之初,就希望他可以破圈。就像NCAA他们扎根于校园,但是覆盖了全社会,算是一个社会性事件。”

在黄春翔看来,阿里体育同样是受益者,在帮助CUBA联赛数字化并且将比赛带到社会场馆之后,联赛的受众群体和消费群体变得“可以触达”,“现在的观众结构和受众结构都更加清晰,对于赞助商来说,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体育计划在未来将更多赛事带到社会场馆,让更多校园之外的球迷有机会看到大学生比赛,“可能从单一的比赛来看,它脱离了校园,但是从整体上看,CUBA反而跟校园更加紧密了。”

会议现场。

终极目标,全民“智慧健身”

事实上,让知名的学生球员和整个大学生联赛中的“经典名局”走出象牙塔,CUBA和阿里体育还有一层更深的用意——那就是“通过比赛去引领整个校园运动,进而通过整体资源的联动,去推进全民健身”。

CUBA能成为撬动这个终极目标“推动全民健身”的一个支点吗?在穆旸和黄春翔的未来发展蓝图里,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是票务还是线上平台运营,还是带动场馆利用率,都是在打地基。”在黄春翔看来,如今的CUBA还处在“1.0版本”,而当所有的尝试都验证了各自的正确性之后,CUBA将进入“2.0版本”,并且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

“CUBA会更加深入校园,尽量多地在校园打主客场,才能建立起属于校园的球迷文化。而像总决赛和全明星赛这些金字塔尖上的明珠赛事,将会成为带动社会场馆的优质资源。”

按照黄春翔的畅想,“未来的CUBA在我心中应该像甲子园和NCAA一样,说不定有一天,CUBA的总决赛会永久定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场馆,到了6月大家都会涌向那里,去见证一场标志性的比赛。”

清华大学球员剪下冠军篮网。

而这些社会场馆,也将会因为CUBA的赛事而被更多人关注,从而注意到场馆内的其他相关全民健身业务。

也正因这样的计划,穆旸透露,到今年年底,阿里体育计划会有20个社会场馆开启运营。当然,在运营场馆的过程中,阿里体育将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能力,还包括背后完整的商户矩阵、经营理念以及合作资源。

以刚刚承办了CUBA“巅峰四强”赛的橙狮悦动苏州湾体育中心为例,这座场馆外就建起了一条1公里的智慧步道,运动爱好者们在这条智慧步道上运动产生的相关数据将可以连接线上的“运动银行”,以换取更多不同种类包括各种运动项目在内的消费券。

就在这场2021年度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体育还同步发布了倡导“运动达标”全民健身理念的SUPER 52-7超级陪练计划,这同样是将线上运动结合线下场馆的重要一步。就如穆旸所说,“我们希望把SUPER 52-7建设成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线上、线下联动的健身比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CUBA还将继续变革和发展,2800所全国高校的2822万在校大学生,就是CUBA扩大影响力和市场价值的基础,也是推动全民健身的一股动力——23年前,首届CUBA只有26个省份的617支球队参加,而如今,CUBA已经发展成为32个省市、1200所高校、1608支队伍参加的全国性赛事。

同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阿里体育还会借助CUBA推动他们的全民健身目标,就像穆旸所强调的,做“全民健身馆经营管理与数字化”、“群众参与型赛事IP创建与数字化”和“线上健身行为数字化”是长期方向。

CUBA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分,他们不仅仅是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体育甚至是全民健身未来发展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