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体操第一金!来了解下有45个自命名动作的中国体操队|有数

2021-08-02 17: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为“湃客·有数”栏目独家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就在刚刚(2日下午)的东京奥运会吊环决赛中,中国选手刘洋夺金,尤浩拿下银牌。这是中国体操男队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再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体操力量。

竞技体育赛场上,每个体育项目都有着独特的技术动作和规范,精进的技术、熟练的动作、超凡的体能始终是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的专业运动员们努力的方向。在众多项目中,唯有体操正式创造了以人名加动作命名组成专有名词的命名模式。“李宁正吊”、“李宁交叉”、“李宁摆上”、“刘璇空翻”、“程菲跳”、“李小鹏跳”......这些我们较为熟知的“代号”,是体操赛场上的体操动作,更是体操运动员的专属勋章。

45个名字记录中国体操的辉煌

和其他体育项目不同,体操可以以运动员名字命名一个新动作,这种以运动员名字命名动作的现象较为常见。在国际体操评分标准(2017-2020)中,共收录 440个以运动员名字命名的动作, 其中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动作就有 45个,单是李宁一人就有九个自命名动作。这一个个以运动员的名字来命名的体操动作不仅是体操运动员的殊荣,更是见证着中国体操的辉煌与荣耀。

一个新的体操动作的命名,必须经过两个程序:首先,向国际体操联合会(FIG)提出申请并上报相关资料;其次,在至少一场国际大赛中成功地完成该动作。动作被认定后,会以选手名字的形式被FIG记录。

关于动作的命名,如“范忆琳下”,“TheFan”是官方名字,“下”是翻译时为了突出动作特点加上的。较为经典的男子吊环动作“李宁摆上”是指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程菲跳”是指踺子后手翻转体180接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第一个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员,则可以让自己的名字和这个动作永远地“捆绑”在一起留在体操史册上,让每一个后来人记得这个动作,更会记得这个人,比如美国知名运动员拜尔斯在跳马比赛中就常常使用着“程菲跳”。

在所有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中,一共有23个男子自命名动作,各项目数量分布得较为均匀。而在女子自命名动作中,仅高低杠就占了16个,超过了我国自主命名体操动作总量的三分之一。

 

以运动员的名字来命名体操动作,是对运动员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激励,更是体操史上运动员留下的最夺目的勋章,始终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金牌体操队”的夺冠路

一个个以中国体操运动员命名的动作,见证着中国体操的辉煌与荣耀,铭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体操运动员的努力,但中国体操队的成绩远不止于此

从1979年马燕红在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夺得第一枚高低杠金牌到中国体操队在每一项目上都有金牌入账实现全满贯,再到男子体操队成就八连冠,中国的竞技体操一向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至今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勇夺9枚金牌,成为历史上为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夺得单届最多金牌的队伍,男女团体双双夺得冠军,是目前现役中国运动员中拥有最多奥运冠军的团队。

在近四十年中,中国国家体操队在国际三大赛上共取得了137块金牌,其中仅双杠这一个项目就获得了23块金牌,楼云更在长达16年的体操生涯里获得国际国内大小共86枚金牌,被誉为“跳马王”。而女子项目中,高低杠和平衡木是我国女子体操的传统优势项目,十五块高低杠金牌,更是佐证了中国女队在高低杠上的荣耀。唯一遗憾的是,在女子全能方面至今未能收获一枚国际三大赛金牌,目前的最好成绩仍是世锦赛亚军和奥运会季军。

 

在团体项目上,中国体操在各大赛事中取得的成绩也毫不逊色于其他项目,中国男子体操队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得奥运首冠以来,20年里取得过11次团体金牌,并仅有两次没能站上领奖台。从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体操项目共斩获26枚金牌,所获金牌数在所有体育项目中排在第4位,仅次于“梦之队”跳水、举重和国球乒乓球。

 

“上墙登榜”的76人

中国体操涌现出众多家喻户晓的体操运动员,“体操王子”李宁在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共7项男子个人项目中夺得六金一铜,在洛杉矶奥运会中夺得三金两银一铜,不仅是该届奥运会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更是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李小鹏以十六枚世界金牌成为男子体操运动员的金牌之最,“跳马皇后”程菲以九枚金牌成为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女运动员,并为中国女子跳马取得了金牌从零到二的突破。“平衡木公主”刘璇,“吊环王”陈一冰,“五金王”邹凯......这些在国际上夺金的体操运动员们在职业生涯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让自己的照片登上体操馆摆满照片的南墙。

中国国家队体操训练馆里有一面醒目的红墙,上端写着金光灿灿的五个大字——“世界冠军榜”,体操运动们只有在国际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中夺金,才能“上墙登榜”。

体操运动员启蒙早,往往三四岁就开始“选苗”,四五岁开练,从市州队到省队再到国家队,一步步打出成绩通过选拔,才能拿到参加国际大赛的入场券。从1979年马燕红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比赛中为中国队夺得第1枚体操金牌至今,一代代体操运动员从这里起航、退役,但只有76位运动员最终走上了这个光荣的圣殿。

湖北仙桃被誉为“中国体操之乡”、“世界冠军摇篮”,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四位体操冠军以及奥运会举重冠军廖辉,特别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仙桃籍选手创造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世界体坛神话。

“中国体操在湖南,湖南体操在长沙”,刘璇、陆莉、陈翠婷等长沙籍世界体操冠军的崛起,尤其是当李小鹏拿下湖南体操选手在奥运会的第六块金牌,把这份荣耀推向了顶峰。

而纵观76位世界冠军的家乡,北京以8个世界冠军高居榜首,湖北(7人)、湖南(6人)、广东(6人)和浙江(6人)紧随其后,新世纪“体操之乡”的较量仍在继续,最后花落谁家,还需拭目以待。

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往往很短暂,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尤为残酷,黄金阶段只有短短几年。尤其是女体操运动员,16岁才有资格参加国际比赛,大部分在20岁左右就会选择退役。据统计,有资格参加三大赛的体操运动员,近八成只有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无论现役时成功还是失败,退役都是运动员一道难过的槛。

在我国,运动员不仅要在赛场上争金夺银,还要为国争光。夺冠之后,以奥运冠军身份退役后从政,成为领导干部的不是少数。但更多的退役运动员选择了在专项领域传帮带,成为一名教练,陈一冰、邹凯、陈菲等一大批国家体操队运动员都转型成为教练员,继续投身体操事业。以经商或者进军娱乐界的方式将自己的影响力变现也成为越来越多体操运动员的选择。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体操王子李宁就创立专业体育品牌公司,打造出国民运动品牌。刘璇、李小鹏等体操运动员退役后进军娱乐圈活跃在荧幕上

在这76位“上墙”的体操运动员中,退役后最多的选择是成为教练,占到近四成。此外,自主创业、从政行业,也成为了不少体操冠军运动员们的归宿。

 

但对于更多的运动员来说,他们人生的下半场或许刚刚开始,可能走上了一条注定很难成为普通人的道路。

中国体操送走了退役的老队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选苗”,年轻小将们在集训中磨炼本领,主力队员们在各大赛事上过关斩将。东京奥运会,是结束,也是开始。

注:奥运比赛项目的体操分为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蹦床,本文所探讨的体操运动员仅指竞技体操项目运动员。

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1]http://roll.sports.sina.com.cn/NewsSearch.php?country=&xiangmu=&page_mark=star&title=%B7%B6%D2%E4%C1%D5

[2]https://sports.sohu.com/20141012/n405030357.shtml

[3http://gymnastics.sport.org.cn/cga/champion/2014-11-25/459022.html

[4]湖南经视观察《湖南体操,选苗之困》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wNTc4MjQyOA==.html

[5]澎湃新闻 《交出史上最差奥运会成绩单:中国体操队为何断崖式崩溃》https://mp.weixin.qq.com/s/hCGQyYqSBxTuw6J4I1dEyQ

[6]新浪科技《冷知识——“范忆琳下”这样的体操动作是如何命名的》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7-10-14/doc-ifymviyp1045310.shtml

[7]https://www.heywhale.com/mw/project/5b6912bc9889570010c244f3

原始数据分享:

https://shimo.im/sheets/YdGGDqRcwhKdpT6W/h2xHC/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数据挖掘与可视化》课程出品

文 / 王梅敏慧

排版 / 金若熙

数据整理 / 董安琪 王瑶

制图 / 金若熙 余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