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与八路军同行6天,77年前黑白无声视频《延安之旅》面世

6月29日,上海市档案馆公布了一部片长21分49秒、名为《延安之旅》的黑白无声纪录片,让77年后的我们得以一窥当时延安的风貌。该片由瑞士新闻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拍摄于1938年5月间,反映了从西安到延安6天行程中的所见所闻。
在窑洞中采访毛泽东

博斯哈德是第一个进入延安采访的欧洲记者,他并没有同一时期的斯诺等美国记者那样广为人知。1938年初,在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帮助下,博斯哈德向周恩来明确表达了到延安采访的意愿。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这段影像中看到,在博斯哈德的镜头中,延安街头的人们,无论是路途上抽着大烟斗的挑夫、摆摊的摊贩、下课的学生、小店铺的营业员,或者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八路军的战士,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个个脸上都呈现出开放、友好、自信、乐观的神态。


博斯哈德还采访了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毛泽东,其时,毛泽东住在凤凰山麓的吴家窑大院四孔砖窑,在他的窑洞外站着两名警卫员。
“这次公布和考证的《延安之旅》影视资料极为珍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长期从事党史研究,所见档案和影视史料、所闻口述回忆应不算少。但这段拍摄于1938年的《延安之旅》视频,却是首次见到。”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章百家说。

章百家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关于抗战爆发前后的陕北的活动影像,以前所见均为美国记者斯诺所摄,“这次被挖掘出来、并作详细考证的瑞士记者博斯哈德拍摄的纪录片,此前几乎不为人所知,带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上海音像资料馆研发部主任汪珉也表示,这段影像拍摄质量上乘,内容具有难以替代的稀缺性,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专家考证为视频配上字幕
博斯哈德逝世后,他的侄子将他所留存下来的珍贵档案,捐给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现代历史档案馆。2011年4月,这段纪录片由瑞士这家档案馆赠与上海市档案馆。

经过前期的考证研究,上海市档案馆的专家们已经为这段原来无声的默片影像配上了旁白。该馆馆长朱纪华表示,目前考证研究工作还在继续,他们要充分发掘出这段影片背后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此外,6月29日,《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在专家讨论会上正式亮相。该书第一次汇集了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等13位外国记者笔下和镜头中的中国共产党领袖和将领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众多新闻史实。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