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创第1杯杨枝甘露,2021年推出亿级曝光新品,7分甜做了什么?

2021-07-09 15: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陈叙杰 筷玩思维

温馨提示:本文约3928字,烧脑时间15分钟,筷玩思维记者陈叙杰发于北京。

7月5日,7分甜上海豫园单店上了一款限定新品:#上海小笼包杨枝甘露#,短短不过24小时,这款产品就成了微博热搜关键词,一家门店、一款限定新品、一天时间带动了1718位话题创造者,该关键词的总阅读量直接冲破了亿级的关卡。

这是继首创第1杯杨枝甘露之后,7分甜第N次引领茶饮品类进化的一大实例。

我们从当下再回到杨枝甘露饮品的起源来了解7分甜,2007年,7分甜(原谢记甜品)创造了第1杯杨枝甘露饮品,在此后至今14年的时间里,杨枝甘露成了多数新茶饮品牌的明星产品。而作为明星产品的开创者,7分甜顺其自然成了杨枝甘露品类的领导者。

基于一定的市场根基和品类地位,2021年7月7日,聚焦“好喝战略”的7分甜召开了“全国久等了——第三届品牌日暨全国战略发布大会”,其正式官宣开启全国发展战略。

从整个新茶饮品类的发展和迭代史来看,2007年时,在中国茶饮还属于传统的奶茶时代,7分甜就有了创新并进军新茶饮的能力。

到了2017年,基于市场对于茶饮品类消费的追捧,新茶饮逻辑也开始替代传统奶茶逻辑,当整个行业的发展逻辑变更的时候,处于逻辑正位的7分甜自然如鱼得水。

在筷玩思维(www.kwthink.cn)看来,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它从改革到发展的路子通常有两种:一是后知后觉,时代变,于是我变;另一种是先知先觉,我先看到时代可能会演变的路径,然后先于时代一步,但又不至于跨得太远,当整个时代的逻辑真正变更的时候,稳步的先知先觉者往往能在时代变革前游刃有余。

✔首创第1杯杨枝甘露,7分甜开启了新茶饮品类升级的关键脉络

可能局外人会有些不解,将杨枝甘露变成茶饮,这一步为何如此有价值?不解归不解,市场早已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从时间线来看,2018年,7分甜门店突破100家;2019年,7分甜门店突破300家并举办了第一届“品牌日”;2020年,7分甜完成了由雷军的顺为资本领投的1.5亿A轮融资;今年年初,7分甜的门店数突破了1000+。

而这背后的一切,它的起源基本要从一杯杨枝甘露说起。

1)、7分甜首创甜品茶饮化的先知先觉

我们可以来看从奶茶到新茶饮的一个逻辑迁移历程。

奶茶时代又被称为粉末时代,它是各种廉价产品做成的饮品。到了新茶饮时代,我们就可见奶茶一词变身为新茶饮,在新茶饮的逻辑下,它就变成了水果、奶、茶底、小料等优质食材的多种组合。

但如果仅仅是加入了水果,再简单将食材的品质提高,它的创新产品库一定会走到尽头,比如用完草莓用榴莲、用完红茶用白茶,市场总有腻味的一天。

在奶茶时代,餐饮行业还有第二个热门产品:甜品。甜品向来属于高品质产品,它的甜并不只是糖的甜,更多体现的是食材的鲜甜。如果将甜品和新茶饮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发现两者在消费需求和消费体验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它们重合的属性为甜、鲜、冰、爽口以及消费的即时性。

同时,在奶茶时代,奶茶更偏向于饮,它到了新茶饮时代才具备餐饮功能,但甜品早就有了餐饮的功能,也就是说,茶饮和甜品总有一天会重合到一起,只不过这个口子需要有人去打开,而7分甜就成了茶饮和甜品融合的开门人。

在筷玩思维看来,所谓的先知先觉,它并不是因果的先知先觉,而是趋势的先知先觉,比如甜品行业的连锁化率并不高、季节性明显,所以,它必然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来实现第二曲线增长。

甜品饮品化的思维实则是将甜品从坐着吃变成带着喝,它必然提高了门店的营收效率,更促进了顾客堂食效率的提高与解放,消费者终于从刷手机吃甜品变成逛街喝甜品。此时甜品才终于实现了零售社交的功能,7分甜实际是将甜品从堂食的场景下解放了出来。

2)、为什么是杨枝甘露?

甜品饮品化已成必然,但问题是,7分甜为什么是从杨枝甘露这一产品切入的?

杨枝甘露是一种新现代甜品,由利苑酒家名厨所创造,它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好喝、新潮、好看以及工艺简单、易于标准化,但芒果、西柚、西米露、椰汁组成的杨枝甘露与其说它是甜品,不如说它是被放在碗中的饮品。

作为一款由名厨创立的新时代产品,它天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感,同时,芒果、西米、椰汁等食材基本是跨地域的流通产品。这意味着,从杨枝甘露切入更贴合新茶饮和新生代的消费需求。

如果说利苑酒家赋予了杨枝甘露诞生的种子,那么也可以说是7分甜开启了杨枝甘露的新时代繁华。

直到今日,几乎每个茶饮店都必备杨枝甘露这款茶饮,而首创者“7分甜”一年卖出的杨枝甘露早已超过3000万杯。

✔从7分甜发展历程看新茶饮发展的本质

从产品结构来看,7分甜的产品涵盖了杨枝甘露家族、芒果系列、水果奶茶系列、经典奶茶系列和鲜果茶系列。

2021年,7分甜聚焦“好喝战略”、提出“7分甜更好喝”的品牌主张。其一是提出7分的甜度更好喝,从顾客消费体验的角度深化产品价值;其二是提出7分甜的出品更好喝,从品牌的角度树立产品战略价值。

基于此,7分甜陆续推出了芒果白桃乌龙奶茶、芝士多肉葡萄、绿野爆柠茶、西瓜甘露冰冰茶、南翔小笼包冰淇淋杨枝甘露等一系列新产品。我们可以看出,从传统奶茶时代发展到当下的7分甜也完全体现了它的新茶饮价值。

在筷玩思维看来,新茶饮的价值并非仅仅体现在产品层面,它实际是全方位竞争力的体现。

1)、新茶饮、城会玩,万物皆可杨枝甘露

自从开创了第1杯杨枝甘露之后,杨枝甘露这四个字已经成了7分甜的代名词,但一个好的品牌需要实时去看到市场的新动向。

7分甜指出,杨枝甘露在当下早已成为多数新茶饮品牌的标配。任何一个产品一旦陷入同质化,这可能不是一个好事儿,但也可能潜藏着某些新机遇。7分甜非常有洞见地认为,杨枝甘露需要重做一遍,“我们需要为杯装(杨枝甘露)来一次进化”。

7分甜表示,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去打造一杯新奇的、个性化的杨枝甘露,我们可以多维度打造网红潮流的杨枝甘露饮品,长线持续与消费者沟通、占住品类领导者的市场心智。

万物皆可杨枝甘露,它指的是根据不同城市、不同的民俗风味的地方爆品,让之与杨枝甘露产生叠加满足的创新型输出。

以上海市场为例,7分甜创新性地提炼了南翔小笼包这个产品,将之用冰淇淋来呈现,最终推出“南翔小笼包冰淇淋杨枝甘露”。在产品推出的次日,单单在微博就拿下了1.3亿的曝光。

在万物皆可杨枝甘露的维度上,必然还有无数多的亿级曝光产品可供挖掘。

2)、为什么将品牌主调设计为黄色?

我们从玩法回到品牌的维度,为什么7分甜的主色调设置为黄色呢?

7分甜的招牌产品是杨枝甘露、招牌水果是芒果、品牌色调是亮黄色,但选择黄色可不仅仅是因为它投射着年轻色和芒果色。

从科学的角度,黄色是电磁波可见光部分中的中频部分,它可以给人愉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黄色更是日光的颜色,地球上的生物基本都是驱光生物,这就导致人们(无论年龄、无论性别、无论国籍)基本都对黄色这款颜色有好感。

选择一个有美学意义并贴合核心产品的品牌色,这实际是所有品牌应该做的事儿。

3)、高配低的价格定位策略与全球供应链赋能

常见价格策略有三种:其一是平的,核心产品和补充产品都位于同一个价格带;其二是低配高,招牌产品承担着引流产品的责任,同时给出部分高价产品;其三是高配低,核心产品既是招牌产品更是优质产品,再辅以常规的其它产品。

平价策略会导致核心产品缺乏流量和关注度,这部分我们不过多表述;低配高在行业也很常见,如蜜雪冰城等,此举的优势在于低价可以实现引流,再用高价实现利润,但弊端在于顾客的心理预期被低价锁定,它并不利于利润产品的销售;高配低难度最高,它必须靠品质、口味、口碑取胜,通常只有高竞争优势的品牌才能用这个策略。

7分甜热销产品的价格在19-26元之间,其余搭配产品的价格为13-19元,这是典型的高配低价格定位策略。销量代表了一切,即使有低价产品存在,但顾客在7分甜更爱点高价的招牌产品,7分甜的杨枝甘露一杯要用一个芒果,每年的芒果基本要用掉3000吨。

在品质背后,7分甜有全球供应链作为支撑,如印尼的椰浆、越南的芒果、泰国的西米、南非的西柚等。

4)、从最难的江浙沪起家,目前已发展1000+门店、入驻城市51+

江浙沪是餐饮品牌的登陆港口,市场充斥着更多的竞争压力,但也能筛选出更优质的品牌。

7分甜从第一家门店诞生开始就专注于创新鲜果茶,提出“用7分的理念和10分的品质赋予一杯饮料的幸福感”,它从发展至今已在江浙沪开出900+门店,全国门店早已突破1000+,在突破了五十城千店的规模后,7分甜正式开启了全国发展计划。

✔“77品牌日”召开,7分甜正式官宣开放全国加盟

2021年,7分甜重新聚焦“好喝战略”、提出“7分甜更好喝”的品牌主张,7月7日,7分甜召开了“全国久等了——第三届品牌日暨全国战略发布大会”并官宣全面开放加盟。

关于加盟的信息,7分甜官方指出,其单店加盟投入预估在30-40万之间,其中包含6.8万元的加盟费以及其它设备费用、装修费、设计费用、培训费用等,以目前投入市场的门店来看,7分甜的投资回本周期在6-15个月之间。

此外,7分甜的加盟扶持涵盖了选址指导与评估、人事管理培训、运营管理、质量管理、推广支持等。

在“品牌日”现场,7分甜的创始人及招商负责人等均对7分甜的全国加盟战略做了分析和解读。具体关于“品牌日”信息如下:

原标题:《首创第1杯杨枝甘露,2021年推出亿级曝光新品,7分甜做了什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