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糖尿病患者常问的7大困惑,形象简单的解答来了

2021-07-26 19: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医学界报道组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这样给患者解读,秒懂!

临床上,常有患者有这样的疑问:

1型糖尿病与2型有什么区别?得了糖尿病都要用胰岛素吗?打了胰岛素会成瘾吗?……

面对这些简单又专业的问题,作为临床医生和临床护士该怎样回答,才能让患者一听就明白?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医生李舍予副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内科护士长袁丽教授对患者常问的7大困惑以形象的比拟把复杂的医学知识简单化。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呢?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疾病,临床上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胰岛素缺乏的方式不一样——胰岛素是我们全身唯一可以调节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缺乏时,血糖自然会有相应的升高。

而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相对不足。(这么绕,难道是传说中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吗……)

图源网络

举个例子:

旧社会时有些人吃不饱,有上顿没下顿,经常挨饿,这是因为他没有食物的来源,是食物的绝对缺乏。类似的,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就是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正常,但分泌确实太少了,不够用——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缺乏就是这样的状态。

相比如今新中国物质条件富足,还是有人饭量特别大,吃了很多还是觉得饿,这并不完全是缺乏食物,而是食欲过于旺盛,和其他人同样的食物相比,更多的食物摄取量都无法满足,这是食物的相对缺乏。类似的,胰岛素的相对缺乏就是胰岛素的分泌量还可以甚至比正常人更多,但需求过大,而分泌赶不上需求,还是不够用——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缺乏就是这样的状态。

看完这个形象的例子,是不是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

高血糖一定要管控吗?

长期高血糖会对机体产生损害,一方面导致机体渗透压升高引起脱水;另一方面可能造成葡萄糖利用障碍和蛋白功能障碍等。

渗透压增高引起的脱水?这是道物理题吗?!

拿蜜饯来举个例子:

新鲜水果放在高浓度的糖里进行浸泡、腌制,水分被糖“抽出来”了,也就是脱水,之后就成了我们熟知的蜜饯。长期高血糖,等于将人体各个器官组织泡在“糖水”里,长此以往就出现脱水现象,甚至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等。

另外,长期高血糖,还会让机体内蛋白质、细胞器、各个脏器组织的功能和结构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就像蜜饯放回清水也不会再恢复到新鲜水果的形态。

恢复胰岛素功能要怎么做?

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主要是找“直接外援”(注射胰岛素),通过外源性胰岛素帮助血中葡萄糖被器官、组织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降糖目的、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

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主要根据胰岛功能决定:

如果胰岛功能较好,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是“间接外援”,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物来减少葡萄糖的来路,增加葡萄糖的去路、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降糖、改善葡萄糖代谢的目的。

如果病程较久,血糖长期控制欠佳,胰岛功能较差,机体已经无法自己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利用率极低的情况下,在给葡萄糖找去路的同时,还要像1型糖尿病患者一样额外寻找“直接外援”帮忙。

打了胰岛素会成瘾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物成瘾的定义,李舍予副教授提出,药物成瘾行为一定是用药在先,长期需要在后。

注:药物成瘾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主要表现为一种强迫性、连续性、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感受药物带来的精神效应[1]。

相反,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是因为体内已经严重缺乏胰岛素这种必需的物质,是长期需要在先,用药在后。就像人从生到死都需要吃饭,是先有长期需要食物给身体提供的营养,才有进食的需要。所以正常人吃饭不能叫成瘾,注射胰岛素也是一样的道理。

吃多了“糖”,多打点胰岛素行不行?

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

当陷入“多吃‘糖’→多打胰岛素”这样一个循环,过多的葡萄糖没有被消耗,只能被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大量堆积,形成囊囊膪(chuai)(也叫肥肉),脂肪囤积就是常说的“变胖了”,而肥胖进一步带来的就是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进展、合并症出现。

胰岛素注射到底是什么?

胰岛素注射模拟的是胰岛素的生理分泌,大概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基础胰岛素

指的是机体内持续性分泌的胰岛素。这个胰岛素的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空腹血糖来进行评估,如果空腹血糖偏高,提示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性大,通常采用中长效胰岛素进行补充。

二是餐时胰岛素

指的是伴随进餐分泌的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和持续时间,然后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主要通过餐后血糖进行评估。如果餐后血糖高,通常建议餐前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来控制餐后血糖。

这也是我们在检测血糖时要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原因。

另外,预混胰岛素是把短速效胰岛素和中长效胰岛素进行混合,同时替代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

打胰岛素最应该注意什么?

胰岛素注射中最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低血糖问题,糖尿病患者血糖<4mmol/L时尤其要注意,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直接致命,而抵消长期努力控糖带来的益处。

轻型低血糖:出冷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等;

严重低血糖:晕倒、昏迷、惊厥等,甚至诱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所以,临床需要合理使用胰岛素,患者要监测血糖变化、按期复诊,临床医生也要及时与患者沟通,科学用药才能平稳控糖。

如果出现了低血糖,怎么办?记住“双十五”原则:

含15g糖的食物——如2~3块方糖,一大勺(约20~30ml)蜂蜜,或半杯(约200ml)橙汁等;

15分钟测血糖——吃完后15分钟再测血糖,如果血糖仍未恢复,再反复进行一次,此时若不达标,应及时就医。

总结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患者除了遵循医嘱进行生活干预和用药,理解和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也是一份重要的“功课”,而如何将复杂的医学知识更简单、形象的让患者听懂、理解,也是临床医生和护士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佐宁. 药物成瘾[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责任编辑丨曹前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End-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