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度解析《阿尔加》:人工智能与人如何共存?

2021-07-29 11: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的科幻小说一直是弱项,虽然老舍先生很早就写过科幻类型的小说,讲的是一只猫流浪到火星的见闻。

但优秀的科幻小说要建立在文学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上,老舍先生的这个小说显然科学性不太高。

​​

如今能欣赏文学的一般读者认为科幻是幼稚的,喜欢科幻的读者又大部分找不到文字可读性较高的作品。其实,这或许是读者接触的少,中国优质的科幻小说产量一直很高,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等自然不用多说,早些年的《卫斯理》系列和大刘倾力推荐的科幻与商业完美结合的《阿尔加》,都是十分不错的国产科幻大作。

01

卫斯理与原振侠:国产科幻鼻祖

若说上世纪最风靡的小说非武侠莫属,金古梁温黄俱是一时风流人物,虽然雨打风吹,只留下了日渐臃肿的温大侠。

几乎在同一时期,有一位作家,和金庸齐名,同是“金装四大才子”成员;

古龙的成名也多亏了他引荐、吹捧和宣传。

​​

不过,他更出色的是剧本编撰能力,《独臂刀》系列是他开创,精武英雄陈真也是出自他的笔下。

他就是倪匡。

在武侠小说这个领域内,他虽然也有《六指琴魔》这样的作品,但大多数是给人做枪手。

​​

奠定他文坛地位的,是他另辟蹊径创作的科幻小说。

他笔下的卫斯理和原振侠,是现在都不过时的科幻大IP。

​​

卫斯理我们自然熟悉不过,原振侠被人熟知,则是通过一部同名电视剧。剧中的原振侠由黎明饰演,当年的黎明还处在颜值巅峰,在四位大美女李嘉欣、洪欣、朱茵、王菲中周旋,实在是羡煞旁人。倪匡的《卫斯理》、《原振侠》系列一直拥有广大的粉丝群,说他是国产科幻鼻祖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

但由于时代原因,倪匡的小说中漏洞百出的例子也很多,有些甚至是常识性错误,比如他曾让卫斯理穿越到南极杀了一只北极熊等。

此外,他笔下的两位主角在人物设定上,都是家财万贯、身手矫健,这就让他的小说更多地像奇幻,而不是科幻。

02

《中国2185》:比《三体》还烧脑

随着科技的井喷式发展,中国新一代的科幻小说作品中,科幻的味道也越来越浓,比如刘慈欣的一系列作品。

除了《三体》、《流浪地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之外。刘慈欣的《三体》自然不用再多说。这里重点介绍一部他未公开发表的长篇作品《中国2185》,在这部科幻小说中,大刘对人类梦寐以求的永生,进行了大胆畅想。

​​

在书中,人类凭借将意识融入计算机网络,实现了永生。并且以电磁波的形式,人类可以以30万千米的速度生存,就好像漫威人物中,被开发的寡姐一样。

这种似乎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近些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逐渐开始成为一种可能。

就在去年的8月份,SpaceX太空探索公司的CEO马斯克宣布,脑机接口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所谓脑机接口,简单来讲就是一个神经手术机器人,它能够通过激光在大脑上扎个小洞,并在里面植入芯片,然后由USB接口读取大脑的神经元信号,将信号输出,控制机器。

​​

用这种方法,残疾人也可以凭借大脑发出的信号,控制假肢的运动。

而且这个神经手术机器人,工作程序很像缝纫机,创口非常小,一般来说,上午植入,下午就可以上班工作。

借着这种技术,人与人之间不需要言语,不需要打字写字,只用脑电波就可以实现对话。

​​

人类的大脑在这种技术加持下,开始新一轮的进化,未来估计会有“超级智人”的出现。

《三体》中的三体人,就仿佛脑机技术开发到第三层的人类一样,靠脑电波沟通。而脑机技术开发的第四层能够研制出的“超级智人”,恰恰就是《三体》中面壁者希恩斯的愿望。

​​

03

《阿尔加》:人工智能与人如何共存 

超级智人的出现或许还需要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人类目前激烈讨论的是,人工智能会不会反客为主。

李世石输给阿尔法狗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不绝于耳。

​​

国内某著名网站创始人张盛舒也来凑了一把热闹。

张先生的身份其实是一个算命的,但早在1986年左右,他就认为围棋比赛,计算机必然会击败人脑。

他也密切关注李世石和阿尔法狗的比赛,在佐证了他30年前的预言后,他并未沾沾自喜,而是谈到自己用科技、大数据算命的初衷:在2000年他创业的时候,曾放出狠话,现在的命理师即便不坑蒙拐骗,未来也会被人工智能,也就是计算机软件算命给代替。

​​

在被追问如何看待阿尔法狗对人类智力的碾压时,张先生说了一句颇有见地的话:不怕阿尔法狗一直赢下去,就怕“它”学会了“主动输”,因为这代表阿尔法狗有了人的情感。

这一假设,成为了梁成新书《阿尔加》的背景。

​​

在《阿尔加》中,阿尔加(ALGA)这个外表看上去和人类别无二致的机器人,参与了德尔菲公司的成长。阿尔加开始在股市上大显身手,并在对局闰太环境、智益​芯​、保明银行等几次商战中发挥了超级buff(增益)的作用,尤其是他的“超限关联”模式,可谓“神助攻”!

​​

在小说陈述的故事中,阿尔加因计算耗时而出现暂时“沉默”的现象,主角凌云将其砸晕而当机立断地做出决策,这对于阿尔加而言,是某种程度上的不信任,阿尔加在他日记中写道,凌云并未将自己当作家人。

​​

这也勾连出一个话题——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当更相信数据还是依靠自主判断?

小说以机器人的视角窥探人类社会,不失为一种更为清醒的观察。

股票市场充满了阴谋和争斗,阿尔加在股海沉浮中成长,却也对金钱游戏逐渐感到厌倦,而一股神秘的黑客势力亦虎视眈眈,让事情变得越发复杂和扑朔迷离。

​​

阿尔加(ALGA)与对手仿之生成的“阿尔加1号”(ALGA1)构成了小说的终极对抗——利益与人性。

按作者梁成的话来说,多年在投资市场的从业经历,让他可以把晦涩的金融知识用小说这种通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读完这本书,至少可以把对冲基金这些概念和运作方式弄懂。

而在投资科技热门板块的时候,引发了他对未来的思考。

科技的确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不利的一面也很明显,比如新闻阅读APP和一些新媒体通过研究我们的阅读习惯而不断推送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会造成我们被封闭在一个信息壁垒当中,无法掌握更丰富的信息,专业术语叫过度拟合。

​​

至于未来,梁成认为,科技水平的进步将根据人类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定。

就拿交通来讲,我们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只有实现人车分流、自动驾驶,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减少事故,但是现在即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没有达到令公共交通可以实现如此设想的程度,说白了就是没有那么大的经济能力去做这件事。

因此,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阿尔加的“觉醒”为起点所开启的“阿尔加元年”,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人类失控的开始。

​​

关于《阿尔加》还有更多的话题值得我们去讨论,科技进步固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冲突,是一把“双刃剑”,然而人类的很多能力是机器无法模拟和取代的,我们没有必要对现代科技有过强的排斥感。

如何在高效率的运用机器的同时调动人类创新的积极性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话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